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共计63例展开研究,根据术式将患者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治疗,对照组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 06%(33/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 76%(24/29),组间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P <0. 05);实验组手术后症状积分(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晕头痛)均低于对照组,四项指标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晓艳 《现代保健》2012,(17):111-112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例(79.8%),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腔填塞和鼻中隔缝合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进行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100名患者,将之分为两个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利用膨胀海绵填塞,再用等离子消融系统对肥大的下鼻甲进行多点消融;B组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B组采用和A组同样的方式消融肥大的下鼻甲。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鼻部疼痛、头疼、流泪、吞咽困难、睡眠困难、出血以及在抽取鼻腔填塞物(进行鼻中隔缝合的患者则考察清理鼻腔)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评分,治疗后门诊随访统计患者有无再次出现出血、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粘连、局部感染等情况。结果:在术后鼻部疼痛、头疼、吞咽困难、睡眠困难、出血这5个方面,A组的VAS评分均值均大于B组(P<0.01),在流泪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A组抽取填塞物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的评分远远大于B组清理鼻腔时的评分(P<0.01),A组出现1例鼻中隔血肿,而B组治疗后的门诊随访中未发现不良症状。结论:鼻中隔缝合使得患者术后出血量更少,痛苦更小,避免了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的出现,治疗效果显著强于鼻腔填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探讨对各种不规则的较复杂的鼻中隔偏曲畸形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鼻中隔高位,偏曲鼻中隔一侧有凹陷折叠等情况的较为复杂的鼻中隔矫正术采取相应的改进,选择不同的切口位置和切口大小,不同的注射麻醉剂的方法。结果:68例患者全部一次手术成功,随访半年无异常情况出现。结论: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可以减少鼻中隔穿孔的机会,并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丁鑫淼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36-6236
目的:分析讨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的104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32.69%、61.53%,总有效率分别为为80.77%、94.22%,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因素的关系。方法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60例无鼻病症状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及水平位扫描,比较不同类型鼻中隔偏曲的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有3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占53.3%,其中高位偏曲占21例,非高位偏曲11例;60例无鼻病症状者10例并鼻中隔偏曲,占16.7%,其中高位偏曲占3例,非高位偏曲7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P<0.005)。结论鼻中隔偏曲在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高位偏曲。临床处理鼻窦炎性疾病的同时应矫正鼻中隔的偏曲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接受治疗的患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共126例,其中患有过敏性鼻炎患者84例,患有鼻窦炎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进行鼻中隔偏曲治疗.结果?8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经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治愈51例,好转30例,复发3例,治疗有效率为96.42%,治疗效果十分满意;42例鼻窦炎患者经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治愈24例,好转15例,复发3例,治疗有效率为92.85%,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通过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康复率高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令人满意的填塞材料。方法 取X光片,剪成长5cm,宽2cm的矩形长条,鼻中隔矫正理想后,缝合于中隔两侧面。结果 30例手术病人,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病人痛苦小,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结论 X光片为鼻中隔矫正术后令人满意的鼻腔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鼻内镜下偏曲矫正术治疗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配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从各项指标中用以对比鼻内镜下偏曲矫正术的疗效。结果特殊组在出血量指标上结果优于普通组,而在疼痛度和复发率指标中也显示出特殊组的优势,在黏骨膜完整和偏曲矫正度中患者也对采用鼻内镜下偏曲矫正方式有更高的满意。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正矫正术治疗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治疗安全,使患者对治疗增加了信心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冯淑仙  李莉  张智风 《现代保健》2011,(24):133-134
目的比较鼻中隔三线减张法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对经鼻内窥镜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鼻内窥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min,传统组平均55min;鼻内窥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ml,传统组平均37ml;鼻内窥镜组术中疼痛占23%,传统组占32%;鼻内窥镜组后位及高位复杂偏曲矫正满意度为88%,传统组为53%;鼻内窥镜组黏骨膜完整占92%,传统组占70%。结论两组总体手术效果均满意,在处理复杂偏曲及伴行其它鼻腔、鼻窦手术时经鼻内窥镜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但在手术技术、设备要求上也明显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使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手术的疗效;结果:120例手术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是在头灯或额镜下完成 ,由于受光源照明不足的影响 ,使得一些高位、后段、低位的鼻中隔偏曲无法完全矫正。寻找一种传统手术后疗效欠佳的补救方法十分必要 ,我们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此类偏曲获得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均在头灯或额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偏曲患者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2 3~ 4 6岁 ,平均 2 6岁 ,其中 10例合并鼻窦炎或鼻息肉 ,4例偏曲突出侧与中甲有粘连。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行术前全身器官检查 ,常规行冠状位CT扫描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对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鹿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25例)和联合组(25例),均于鼻内镜下在鼻腔鼻窦内操作,单一组患者行鼻窦开放术治疗,联合组患者行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炎症因子水平,术前和术后7 d临床症状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联合组均更低于单一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鼻塞、嗅觉异常、流涕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更低于单一组(均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单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抑制患者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且减少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 将100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入院时段随机选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60例为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海极翼聚焦超声刀治疗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另40例患者为对照组,单独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年.试验组中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 (54/60);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30/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下鼻甲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变应性鼻炎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近期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老年性鼻出血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54例老年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再出血,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仅有1例患者发生鼻腔后段出血,经微波凝固止血后未再复发。结论对于老年性鼻出血患者,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论述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8.
孙胜兰  张劲  李超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1-2232
目的探讨鼻中隔前缘偏曲对鼻气道阻力(NAR)的影响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内孔区和下鼻甲前端相对应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鼻中隔前缘切口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经术后半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鼻腔通气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应用鼻中隔前缘切口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能较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前缘偏曲,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陈秋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55-2956
目的 比较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和鼻腔填塞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4月--2013年2月于我科施行鼻中隔矫正术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缝合组与填塞组,缝合组术后施行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填塞组术后给予鼻腔填塞,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鼻中隔血肿、脓肿及穿孔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疼痛轻度、睡眠情况明显优于填塞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能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可作为鼻腔填塞的新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单纯处理鼻中隔偏曲采用局部麻醉与同期联合处理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采用局部麻醉的疗效,指导临床鼻内镜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手术麻醉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科鼻内镜下行单纯鼻中隔偏曲10例,同期联合处理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局部麻醉的病例43例,所以病例来自同一手术治疗组,采用相同的手术设备及相同的术前准备,所有手术均在鼻内镜监视系统下实施.所有病例根据病情采取鼻中隔粘膜下偏曲矫正术、鼻窦功能性手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结果 单纯鼻中隔偏曲10例、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43例均能顺利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Ⅲ型)的病例未纳入本次统计,该类病例需行气管插管全麻下鼻腔鼻窦手术,一期未能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结论 在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可以处理单纯鼻中隔偏曲,以及同期联合处理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鼻窦炎(Ⅱ型)以下的病变.但严重鼻腔鼻窦病变只能采取全身麻醉,况且同期处理鼻中隔偏曲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