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房明 《中外医疗》2010,29(8):106-10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胃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泵内应用芬太尼1mg+生理盐水共100mL;观察组术前15min、关腹时分别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泵内应用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共100mL;观察术后24h内(2、4、8、24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的用量。结果术后2、4、8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对胃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且有一定超前镇痛作用。可明显减少PCIA期间芬太尼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鼻内窥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珐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芬酯200mg+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5.0mg+生理盐水至100mL;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mg+氟哌利多5.0mg+生理盐水至100mL。两组均采用持续输注2.0mL/h,单项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48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3.
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庆荣  张世清 《安徽医学》2009,30(8):939-94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经腹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术毕接内含氟比洛芬酯100mg的镇痛泵;B组:术毕接内含氟比洛芬酯50mg的镇痛泵;C组:术毕接内含生理盐水100ml的镇痛泵。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2、4、8、12、24h的疼痛程度,并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明显低于B、C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C组低。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能有效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昊  李春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2-13,1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5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5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记录术后24h内镇痛评分(VAS)、Ramsay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于麻醉前10min、术毕2h,术后24h、术后48h采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ACTH的浓度,观察组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两组间应激反应发生的差别。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应激反应程度低,对照组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文东  潘楚雄 《北京医学》2009,31(10):594-59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PCIA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10μ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5μ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至100ml。PCIA泵的设置均为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24、48h的镇痛、镇静、舒适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4、48h镇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24h镇静评分为3.59±0.48,B组为2.12±0.33,有显著性差异。B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9例)。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中的疗效。方法将选择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60例患者分成芬太尼组和氟芬组各30例,芬太尼组术后镇痛为芬太尼1.5mg+托烷司琼10mg;氟芬组关腹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为芬太尼0.75mg+氟比洛芬酯200mg+托烷司琼10mg。观察两组术后12、24、48h的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并于镇痛治疗前后采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评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镇痛治疗后凝血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好,且减少50%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凝血与血小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雪梅 《中外医疗》2012,31(3):128-12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术毕前30min给药对术后芬太尼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随机分为2组。A组术毕前3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泵加芬太尼1mg。B组无用药,镇痛泵加芬太尼1mg。记录患者术后2、5、10、20h的VAS评分及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各时点VAS和24h内PCA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氟比洛芬酯术毕前30min给药增强了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磊  杨梅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2):817-819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分别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e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术后行PCIA,分为3组。布托啡诺组(A组,n=25):布托啡诺10 mg+阿扎司琼50 mg;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B组,n=30):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5 mg+阿扎司琼50 mg;舒芬太尼组(C组,n=35):舒芬太尼200μg+阿扎司琼50 mg,3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手术结束前20 min开启镇痛泵,镇痛泵设置采用连续输注给药方式。术后48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CIA按压次数、是否额外注射镇痛药补救、Ramsay镇静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4分;4~24 h VAS评分,C组低于A、B组(P〈0.05,P〈0.01)。PCIA 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3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所有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最高不超过3分,A组术后12 h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好,但是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布托啡诺组镇静效果弱于舒芬太尼组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 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观察组,于手术关胸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术后镇痛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 芬太尼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25 ml。Ⅱ组对照组,单纯用术后镇痛予芬太尼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25 ml。两组均于术毕即刻静脉连接自控镇痛泵,开始术后疼痛治疗。负荷剂量2.5 ml,背景剂量0.2 ml/h,冲击量0.8 ml,锁定时间10 min,记录术后1、2、4、8、12、16、20、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 esay镇静评分和病人对PC IA综合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同时点VAS、Ram esay镇静评分及PC IA病人综合满意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而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Ⅰ组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术后PC 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芬太尼相似,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最佳方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期分别行颈胸部、脊柱、上腹部、下腹部和四肢等四个部位手术患者400例实施术后静脉镇痛,每部位患者100例。每部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镇痛泵配制方案Ⅰ组:芬太尼20μg/kg;Ⅱ组: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0.8-1mg/kg;Ⅲ组:芬太尼10ng/kg+氟比洛芬酯1.6~2mg/kg;Ⅳ组: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0.8~1mg/kg,并于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0.8~1mg/kg。各组镇痛泵均以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镇痛期间观察患者48小时内镇痛效果(VAS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四个手术部位患者各组在术后镇痛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各手术部位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第Ⅲ、Ⅳ组均明显优于第Ⅰ、Ⅱ组(P〈0.01),且下腹部和四肢部位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第Ⅳ组明显优于第Ⅲ组(P〈0.05);各手术部位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第Ⅱ、Ⅲ、Ⅳ组均明显低于第1组(P〈0.05)。结论:①氟比洛芬酯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可明显增加镇痛效果,降低芬太尼用量,减少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②氟比洛芬酯剂量增加可明显增加各部位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⑧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明显增强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等)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胃肠手术后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使用4种药物配伍镇痛。A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0.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D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观察4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6h、12h、24h、48h)C组与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与B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P均〈0.05),AB组之间、CD组之间VAS评分无差异(P均〉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1),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和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配伍应用于PCIA,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以及其他浓度瑞芬太尼组,是胃肠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2.
梁娜  王白云  罗红菱  王永东 《吉林医学》2011,(10):1935-193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60例,随机分成K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和F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K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 mg,F组静脉推注0.9 NaCl溶液4 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6、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两组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更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超前镇痛用于颌面外科围术期镇痛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颖  刘西娟  杨菊花  王智  张淼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469-147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例ASA~级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对照组)、全麻诱导前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 mg/kg(观察1组)、全麻诱导前及术后6 h分别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 mg/kg(观察2组)三组,每组20例。三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术毕三组开启同样配方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分别记录术后1、4、6、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IA泵的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VAS评分在术后6h以内观察1、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12 h观察2组显著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术后PCIA泵按压次数观察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2组显著低于观察1组。镇痛结束后,观察1、2组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诱导前及术后6 h追加氟比洛芬酯用于颌面外科围术期镇痛,能减少术后的芬太尼用量,并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颈胸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ecia)中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施行颈胸部手术患者70例,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于术毕出室前静脉连接镇痛泵开始镇痛治疗.记录术后1、3、6、12、24、48小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PCIA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间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PCIA有效按压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明显增强,可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8例,麻醉方式以局麻为主,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氟比洛芬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切皮前3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静脉注射。通过下列指标评价临床效果:(1)VAS评分;(2)局麻药和芬太尼的用量;(3)患者对术中镇痛效果总体印象评分;(4)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组术中VAS评分较低,局麻药和芬太尼用量及加药次数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P〈0.05或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5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 mg、氟哌利多5 mg,100 ml·48 h-1;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 mg 芬太尼0.5 mg 氟哌利多5 mg,100 ml·48h-1。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术后PCIA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2.5mg;B组,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50mg、氟哌利多2.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的镇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Ramesay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中的镇痛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镇痛药物为芬太尼10μg/mL,对照组根据患者要求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记录比较镇痛效果、副反应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芬太尼组可获得有效的镇痛效果,VAS评分F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副反应较多,恶心发生率最高(8例)。结论: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有确切的镇痛效果,镇痛安全确切,而且副反应较少,能够在术后镇痛方面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围术期静注恩再适对腰椎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100例,术后采用芬太尼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恩再适组(A组),术前晚、麻醉前、术毕各经静脉注射恩再适7.2U,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共100ml镇痛;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共100ml镇痛。术后24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及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F组术后2h时的VAS评分显著高于A(P〈0.05),而4h后的VAS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内的PCA按压次数F组显著多于A组(P〈0.05)。A、F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术期静注恩再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椎手术后静脉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三种配伍方法用于上肢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行上肢骨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芬太尼0.015 mg/kg;B组芬太尼0.015 mg/kg加氯氨酮2.0 mg/kg;C组芬太尼0.015 mg/kg加氟比洛芬酯100 mg.各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持续输注量2 ml/h.记录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6、12、24,48 h时B、C组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术后6、12、24、48 h时A组SS略高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A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加入少量氯氨酮或者加入少量氟比洛芬酯用于上肢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较好,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