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对消极成分和抑郁间关系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人际琐事和成就琐事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大学生应激源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454名大学生分两次进行集体施测,测试间隔7周.用SPSS19.0和Lisrel8.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琐事间的关系,人际琐事和成就琐事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高标准直接预测了成就琐事,而没有直接预测人际琐事.结论:高标准与成就琐事相互作用从而预测抑郁,虽然差异与抑郁存在相关,但并未发现支持其作为特殊易感性因素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对消极成分与抑郁间关系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自尊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自尊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48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用SPSS 12.0和Lisrel 8.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自尊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在控制了高标准对差异和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自尊仍然部分中介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回避应对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应付方式问卷和Beck抑郁问卷对454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回避应对的关系,回避应对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在控制了高标准对差异和回避应对的调节效应后,回避应对仍然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无条件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无条件自我接纳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APS-R-CR),无条件自我接纳问卷(USAQ),Beck抑郁问卷(BDI)对67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完美主义高标准维度与抑郁情绪无显著相关;完美主义差异维度可正向预测抑郁情绪。②有条件自我接纳可部分中介完美主义差异维度与抑郁的关系。结论:有条件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培养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高水平无条件自我接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在依恋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成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修订版、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和Beck抑郁问卷对500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用SPSS12.0和Lisrel 8.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完美主义的消极维度部分中介了依恋焦虑和抑郁间的关系、完全中介了依恋回避和抑郁间的关系,完美主义的积极维度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抑郁都不相关。结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促进了完美主义消极维度的形成,进而加重个体的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冲动性与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问卷—自杀意念分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3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冲动性人格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既有中介作用,又有调节作用。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和抑郁情绪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冲动性与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问卷—自杀意念分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3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抑郁情绪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冲动性人格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既有中介作用,又有调节作用。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和抑郁情绪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激、倦怠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激、倦怠和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倦怠量表、生活事件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对27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倦怠与生活事件和抑郁的相关均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P〈0.01);生活琐事、倦怠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1),同时生活琐事通过倦怠对抑郁的作用显著。结论:倦怠是生活琐事和抑郁的中介变量,初步验证了“应激-倦怠-抑郁”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ewit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4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三个完美主义量表经过因素分析可以提取适应不良完美主义、适应性完美主义、秩序三个二阶因素;(2)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能部分中介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结论:应对方式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累积的生活事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神经质是否对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方法:共有7399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及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量表。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应激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结果:大学生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以及童年创伤事件对其抑郁程度都有显著的影响,而神经质会对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18),神经质水平高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水平。结论:应激性事件会显著增加个体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神经质调节了应激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性在应激-抑郁关系中是起中介效应还是调节效应.方法:1201名大学生完成了认知方式问卷、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应激量表等系列自评量表.使用层次回归法分析抑郁认知易感性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结果:认知易感性影响个体抑郁症状的出现,在应激-抑郁中,认知易感性是中介变量.抑郁认知易感者比非抑郁认知易感者感受到更高水平的应激,表现出更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结论:认知易感性在应激-抑郁中起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消极应对以及生活事件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而积极应对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到抑郁、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和积极应对到抑郁、生活事件通过神经质和消极应对到抑郁这三条中介路径均显著。结论:神经质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应激与抑郁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某综合性大学732名大学生,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测评。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自尊的中介效应。结果:自尊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2664,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7336,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3631。结论:自尊在应激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怜悯、完美主义和反刍思维,这三个同属于个体认知范畴的变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抑郁症状的不同作用。方法:通过自我报告量表,让267名被试完成了自我怜悯、反刍思维、完美主义和抑郁症状的测量,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自我怜悯和积极完美主义对抑郁有显著的负效应,消极完美主义对抑郁有显著的正效应,自我怜悯在消极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怜悯对反刍思维有负向影响,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对反刍思维有正向影响。结论:自我怜悯、完美主义和反刍思维对抑郁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需在临床应用中予以考量。  相似文献   

15.
7年级学生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7年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重点探寻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使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量表以及儿童抑郁量表间隔2个月前后测调查了312名7年级学生,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在对儿童抑郁实施干预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应激事件可能对儿童归因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尽力消除或减少应激事件发生的同时,采取措施引导儿童对应激事件做合理的归因,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理性的归因方式,降低个体抑郁发生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拖延: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成就动机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一般拖延量表(GP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3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与拖延成负相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呈负相关,与拖延成正相关;②完美主义和成就动机对拖延均有预测作用,其中成就动机在适应性完美主义和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拖延的影响中均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成就动机在完美主义对拖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对日常应激和抑郁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等自评量表对659名大学生每两个月测评一次,追踪调查一年,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与低神经质大学生相比,随着日常应激水平的升高,高神经质大学生的抑郁水平上升速度更快.结论:神经质在日常应激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生活事件、反刍思维与听力障碍大学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追踪设计,对324名听力障碍大学生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抑郁量表进行两次测试。结果:(1)T1生活事件与T1、T2两个时间段的反刍思维、抑郁均显著正相关;(2)在即时模型中,T1反刍思维在T1生活事件对T1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模型不存在性别差异;(3)在延时模型中,T2反刍思维在T1生活事件对T2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模型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在即时模型和延时模型中,生活事件均可以通过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但只有在延时模型中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自尊和抑郁的中介效应影响自杀意念;自尊可以通过抑郁的中介效应影响自杀意念。自尊在抑郁对自杀意念的作用中起调节效应,自尊水平越高,抑郁对自杀意念的效应越小。结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自杀意念的素质-易感理论提供了证据,即低自尊是自杀意念的易感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抑郁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对370名大学生施测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D-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复回归分析验证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抑郁间的作用。结果:社会支持×应激显著预测了抑郁的变化;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应激与抑郁的关系。结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抑郁间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社会支持是调节变量,自我效能感是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