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Ⅲ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入院的孕妇6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Ⅲ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及Ⅱ级、Ⅰ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结果629例孕妇最终确诊为怀有畸形胎儿33例,其中Ⅲ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为阳性占比93.94%(31例);Ⅱ级、Ⅰ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之和检出为阳性占比75.76%(25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高,阳性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唇腭裂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机对孕18~36周6 086例孕妇产前常规检查及畸形筛查,对筛出唇腭裂畸形儿进行产后追踪。结果:筛查出胎儿唇腭裂26例,Ⅲ度13例,占50.00%;合并其它系统畸形7例,占26.92%;其中Ⅲ度唇腭裂合并其它畸形5例。占19.23%。结论:系统超声检查对妊娠中晚期胎儿唇腭裂畸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是产前诊断方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正确的产前诊断与预后评估,对指导临床选择妊娠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彩超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岚 《吉林医学》2009,30(19):2272-2273
目的:初步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2例胎儿畸形筛选超声的结果。结果:302例超声筛查发现双胎6例(2.0%),各类异常25例(8.3%)。结论:通过彩超检查,可达到评测胎儿大小、器官发育状况,对胎儿结构异常进行诊断的目的,是产前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丽卿  杨璞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791+793+831
目的探讨Ⅱ级、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及诊断中应用价值,为降低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2010年行Ⅱ级产前超声检查孕妇34 379例及行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孕妇5042例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2010年中山市34 379例孕妇进行了Ⅱ级产前超声检查(产前超声筛查),发现胎儿异常1799例,缺陷率为5.26%。5042例孕妇进行了Ⅲ级产前超声检查(产前超声诊断),确诊异常例数1901例,其中重大出生缺陷249例,均行终止妊娠证实,无一例重大出生缺陷漏诊。非致死性畸形整个孕期经超声多次监控,并对胎儿预后进行科学评估,为出生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论Ⅱ级、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胎儿患有严重出生缺陷,是产前筛查及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对降低中山市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控制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科产前检查的Ⅲ级产前超声检查产妇2 331例以及仅接受Ⅰ级、Ⅱ级产前超声检查的产妇3 442例.评价Ⅲ级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对产妇的超声筛查结果,及不同孕周条件下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有效性.结果 本次研究接受检查的试验组产妇胎儿畸形阳性243例,超声检出率为10.42%;对照组胎儿畸形268例,超声检出率为7.78%.分析试验组各孕周产妇超声检查结果,其中孕期在20周~30周的产妇筛查出阳性结果的例数最多,远多于其他孕周的产妇.结论 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具有很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Ⅰ级、Ⅱ级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区2007年(统计时间为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分娩的畸形儿与超声检查对比。结果2007年我区共分娩畸形儿39例,产前超声共筛查胎儿畸形14例,且出生后证实。结论超声可以应用于每位孕妇,是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区2007年(统计时间为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分娩的畸形儿与超声检查对比。结果2007年我区共分娩畸形儿39例,产前超声共筛查胎儿畸形14例,且出生后证实。结论超声可以应用于每位孕妇,是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显性畸形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对16938例到中心检查的中晚期孕妇进行系统彩超筛查,与产后诊断相结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的101例胎儿畸形全部经引产后证实,占全部筛查人数的5.96‰。结论产前超声系统胎儿筛查对显性胎儿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展胎儿系统超声产前筛查的重要性。方法应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VOLUOSENE 8、E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20~26周1825例孕妇进行系统超声产前筛查。结果胎儿发育异常38例,畸形发生率占2%(38/1825)。产前超声诊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胎儿畸形病例共在我院住院引产29例,外院追踪符合病例9例,漏诊1例(晚孕时发现手指缺陷),诊断符合率为98%(38/39)。结论超声产前系统筛查有效降低了畸形儿的出生率,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头部畸形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头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 000例孕11~42周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筛查的胎儿进行头部基本切面的扫查。结果:头、颜面部产前超声诊断畸形165例,部分经引产病理及染色体检验证实。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诊断胎儿颅内异常较直观、可靠、方便、安全、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在诊断产前胎儿畸形方面的有效性。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进行超声检测的产妇中随机选取2590例产妇进行分组观察。所有产妇中有1068例接受Ⅲ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将该组产妇作为实验组,另1522例产妇接受Ⅰ、Ⅱ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该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阳性检测结果,并确认胎儿畸形情况。结果实验组中有120例产妇确诊为阳性,其中超声阳性检出114例,其比例高达该组确诊阳性产妇的95.00%,而对照组有169例产妇确诊为阳性,超声阳性检出132例,其比例占该组确诊产妇的78.11%,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且从实验组的检查结果来看,该组产妇在怀孕第20~30周时的阳性检出率最高,此阶段的筛查结果要明显好于其他孕周时的筛查结果。结论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在胎儿畸形诊断方面较超声Ⅰ、Ⅱ级系统具有更好的优势;在产妇妊娠20~30周时进行超声筛查检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与胎儿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行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发现永久性右脐静脉并在我院出生或引产的病例,并对出生后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产前发现永久性右脐静脉病例中,29例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合并其他部位严重畸形;1例合并单脐动脉;1例合并羊水过多;9例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时,应对胎儿进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以排除是否合并其他部位异常,胎儿孤立性永久性右脐静脉往往预后较好。是否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应根据每个病例具体情况,并联合母亲血清学因素及母亲年龄等多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梁晓 《医学文选》2001,20(3):292-29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80例孕妇中63例畸形儿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正常胎儿9717例,畸形儿63例,畸形儿发生率6.4‰;超声诊断53例,超声总检出率84.1%,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最多,检出率最高,为100.0%(32/32);唇(腭)裂畸形检出率较低,为22.2%(2/9),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的8 56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胎儿结构畸形、超声软指标异常情况,分析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及结构畸形、超声软指标异常对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价值。结果 以最终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8 563例孕妇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结构畸形89例,检出率为10.39‰,漏诊12例,漏诊率为1.40‰;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中,心血管系统畸形最多(28.09%),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19.10%)、颜面部(17.98%);共634例胎儿接受遗传学检查,其中38例(5.99%)存在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3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8例;207例超声结构及软指标异常胎儿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5例,超声异常筛查染色体异常的符合度为12.08%,单发结构畸形、多发结构畸形、单发超声软指标异常、多发软指标异常诊断染色体异常的符合度分别为8.89%、22.73%、5.88%、18.18%。结论 产前系统性超声检查对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率较高,胎儿结构畸形、超声软指标异常可用于筛查染色体异常胎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Ⅱ级筛查中疑有胎儿脊柱畸形或产前筛查提示NTD高风险的孕妇360例,应用PACS系统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进行Ⅲ级产前超声系统检查,观察组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成像技术观察胎儿脊柱,对照组仅采用二维超声检查胎儿脊柱;分析2组胎儿脊柱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引产后或生后证实有36例胎儿存在脊柱畸形,经三维成像检测出35例,诊断准确率97.22%。对照组孕妇引产后或生后证实有33例胎儿存在脊柱畸形,二维超声检测出26例,诊断准确率78.79%。结论三维成像技术在提高胎儿脊柱畸形的诊断率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B型超声诊断胎儿畸形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畸形儿的产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62例畸形儿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43例,总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很敏感,20例均检出,检出率100.0%(20,20),对唇裂等软组织系统检出率低,15例检出1例,检出率为6.7%(1/15)。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对2303例孕18~40周的孕妇采用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2303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116例,超声产前检出112例,漏诊4例,漏诊病例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和缺陷。结论:系统超声检查是显示胎儿形态结构及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通过产前系统超声诊断可发现80%的畸形,如神经系统畸形、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等,但该检查对不伴有胎儿结构异常的畸形,如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则无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选取接受规范产前超声检查的18 267例孕妇,并随访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8 267例胎儿中,检出胎儿畸形601例(3.3%),附属器物异常141例(0.8%).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发育异常者敏感性较高,阳性率86.35%,假阴性率13.65%,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心脏系统畸形发病率较高、骨骼畸形和面部畸形误诊率较高,分别为32.69%、28.95%.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是降低畸形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胎儿畸形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产前早发现、早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意义重大。而超声技术一直为胎儿畸形筛查的主要方法,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好等优点,可观察各个孕期胎儿形态及结构改变,可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对临床有重要价值。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3260例孕妇行产前超声检查,共筛出53例畸形儿。为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现将我们筛查出的53例畸形儿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胎儿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5~2006年来本院检查的2 622例孕妇进行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并对明确诊断的53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胎儿畸形中发生畸形比例由大到小的依次为脑积水、唇腭裂、前腹壁缺陷、无脑儿等.结论 产前超声筛查可以较早、较准确地发现胎儿发育异常,为临床是否终止妊娠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