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黎堃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40-40
目的分析切除肝的左外叶对于治疗肝胆管的结石疾病的疗效和应用。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5月接收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30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患者全部有腹痛史,部分有黄疸。术前确诊,31例左肝胆管有结石;21例左右肝脏胆管都有结石;伴随症状主要有13例左肝管狭窄,4例为右肝管的狭窄,9例为肝门狭窄,患者都有肝脏外胆管结石。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切除了肝左外叶,没有发生死亡的病例,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肝衰竭或者休克以及败血症等。结论切除肝的左外叶手术治疗肝脏内胆管的结石是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狭窄及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择我院6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患者行肝叶切除的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无发生败血症、无膈下脓肿等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痊愈者有57例,愈合率为95%,另外有2例偶发胆管炎,1例因反复发作胆道感染。结论: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狭窄及结石的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愈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肝胆管狭窄及结石首选、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择期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肝胆管结石择期手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再手术原因有未处理肝内病灶、肝内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式执行不当;再手术方式为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肝内狭窄矫形、修正原执行不当的胆肠吻合术;引流方式为T管引流、肝胆管空肠吻合。结论:术前详尽的影像检查,术中全方位的探查及胆道镜检查,有效地清除肝内病灶、解除胆管狭窄,合理选择并正确执行引流方式是降低再手术率及保证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应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0年10月经肝切除治疗的5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B超、CT诊断,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肝胆管结石位于左外叶21例(41.2%),左半肝15例(29.4%),右肝后叶3例(5.9%),左右肝12例(23.5%);尾状叶2例(3.9%)。合并肝胆管狭窄41例(80.4%),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78.4%)、胆囊结石8例(15.7%);合并胆管细胞癌2例。右肝残余结石11例(21.6%),胆总管结石复发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4%(16/51),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共随访43例,随访率84.3%(43/51),其中疗效优81.4%(35/43),疗效良16.3%(7/43),疗效差2.3%(1/43)。Ⅲ级以上右肝胆管的残留结石11例,随访疗效优良率90.9%。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能清除结石,解决胆管狭窄,既可去除胆管病灶,还可消除胆管可能癌变的后患。对于肝叶萎缩,症状明显的病人,只要其整体情况可耐受手术及余肝之功能可代偿,积极给予肝切除手术治疗是明智的。对Ⅲ级以上右肝胆管的残留结石,先采取临床观察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36例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手术方法。方法:36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中,行肝叶、肝段切除术11例,同行胆总管探查T管和U管引流分别为6例和5例;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14例(Roux-en-Y吻合的胆支空肠袢为40~45cm);两种方法联合使用14例,同时行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5例。术中配合使用胆道镜取石9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均保守治愈,无手术和术后死亡。术后残余结石4例,经用胆道镜取石、体外震波碎石,结合冲洗及中药治疗,全部排净。按黄氏评价标准,优良率94.5%。结论:肝段(叶)切除联合其他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报告1989年3月-2003年9月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7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肝切除以左肝叶(段)切除为主148例(82.7%),右肝叶(段)切除18例(10.1%),多段切除4例(2.2%),肝方叶切除作为附加术式9例(5.0%);手术并发症35例(19.6%),包括暂时性胆瘘、肝断面及膈下感染、胆道出血等;死亡3例(1.7%)。156例(87.2%)获3月-17年的随访,优良率91.7%。结论 肝叶段切除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及相应疗效.方法:通过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6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患者疗效情况,并总结各种外科治疗方式的临床适应证.结果:肝切除术式中,50例(29.76%)患者采用左外叶切除,39例(23.21%)患者采用左半肝切除,12例(7.14%)患者采用肝方叶切除,5例(2.98%)患者采用右前叶切除,20例(11.91%)患者采用右后叶切除.5例(2.98%)患者采用右半肝切除,37例(22.02%)患者采用双侧多区段肝切除.其中,78例(46.43%)患者附加胆肠内引流术,4例(2.38%)患者经肝实质切开取石.结论:正确选择肝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临床上通常依据所探查的胆管狭窄位置、范围、结石状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强  高学林  张世文  唐一丁 《西部医学》2007,19(6):1056-1057
目的探讨复发及残余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术后复发性及残余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部位、病理情况、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结石分布部位及胆管狭窄程度采取肝叶切除56例(57.1%),肝段切除12例(11.9%),胆肠吻合18例(18.3%),Ⅰ~Ⅲ级肝管切开引流加胆管探查10例(10.2%)。结论对于复发性及残余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结石部位、狭窄程度等采取肝叶、肝段切除或胆肠吻合等相应的再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附285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总结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月采取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285例。结果:285例中,3l.2%经历过l-3次胆道手术。肝切除术式:左外叶切除175例(61.4%),左半肝切除17例(6.0%),右肝(叶)段切除49例(17.2%),同时作胆肠内引流术88例(30.9%)。出现手术并发症55例(19.3%),包括胆瘘,膈下感染等;手术死亡2例;术后残余结石28例(10.6%),其中25例经胆道镜取净结石。243例(85.3%)获随访0.5-10年,优良率达93.4%。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强调必须依据结石分布和肝、胆管系统的病理状况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鲍克志 《河北医学》2003,9(9):790-791
目的:探讨孤立性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归纳八年来2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左肝叶、肝段及左半肝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结石局限于左肝外叶,行左肝外叶切除 胆管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Y吻合术,10例结石局限于左半肝且伴左半肝胆管严重狭窄、肝脓肿行左半肝切除 胆管T管引流术。随访1~7年,左外肝叶切除18例,术后4例结石复发,行胆道镜1~3次取石;而行左半肝切除者无一例复发。整组病例无死亡。结论:行左肝叶、肝段、左半肝切除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式,且安全可靠,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手术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滨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36-137,139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普外科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及狭窄的疾病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随机将我院普外科2010~2011年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手术方式为肝叶或肝段切除,B组手术方式选择非肝叶或肝段的切除。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及术后随访复发方面的差异。结果①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的术后残石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③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很重要,肝叶或肝段切除的方式相对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积极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邓予  黄华容  罗云藩 《河北医学》2011,17(8):1071-1073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肝切除并联合术中及术后电子胆道镜治疗的186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186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段)切除和术中胆道镜取石,59例(31.7%)术后有残留结石,术后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8.1%(52/59),1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 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 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手术与内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内镜取石术与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然后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是结石残留的高危因素;结石残留、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是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是结石残留的高危因素;结石残留、肝内胆管狭窄、治疗方法及结石分布是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最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研究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术时间较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石完全清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精准肝切除技术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巾出血量,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且患者体内结石完全清除效果较为满意,因此,精准肝切除是应用于临床肝胆管结石病治疗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患者4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80±12min,术中出血量60-100mL,平均86±14mL,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术后无出血、严重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10-14d,平均12±2.2d,T管引流量每天300—1100mL,平均750±101.3mL。术后2周行T管造影,术后3周行胆道镜检查,122例结石残留,带管出院,术后6周再行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取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随访6—12个月,行肝功能、B超或CT检查,无黄疸,未见胆管残留结石和胆管狭窄。结论-开腹胆总管探查术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取石具有操作较为简单,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本研究为胆道镜配合取石网篮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基层医院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2012年5月12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左肝外叶切除50例,左半肝切除52例,胆道探查取石+胆肠内引流12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包括切口脂肪液化4例、胆瘘5例、腹内出血1例、肠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膈下脓肿、胆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残石率为8.3%(10/120)。结论左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诊断:结石部位、狭窄、变异及并发症;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方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对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谢岗 《中国医学创新》2013,(25):107-108
目的: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微创进行分析,实现对胆结石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的24例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进行胆结石的切除,患者在切除的过程中均无任何不适现象,患者的切除手术均成功完成。结果:24例患者整体上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中没有出现任何出血现象,患者没有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宫腔镜下对患者肝内胆结石进行切除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86例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肝切除术后有残余结石27例,结石残余率为31.40%(27/86);术中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1.48%(22/27)。86例患者胆道镜取石后3例出现发热,无其他并发症。本组中80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其中优56例(70.00%),良23例(28.75%),差1例(1.25%),优良率达98.7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确切,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可以发现术中遗留的肝内胆管结石,联合取石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结石残余率。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结石伴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我科自 1996 2 0 0 2年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 14 8例病人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右肝结石多分布在右后叶并多伴有右后叶萎缩 ,右肝管开口狭窄 ;左肝结石多分布在左外叶 ,常伴有左肝管开口部狭窄 ;两侧肝胆管结石病例数最多。手术方法分为 4类 ,以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 胆道探查术和 /或胆肠吻合术为主。结论 根据结石部位、肝脏病变程度及病理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