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婕  马丽群  祝之明 《重庆医学》2006,35(19):1773-1774
目的 对照比较咪哒普利、贝那普利、坎地沙坦、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1~3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283例1~3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咪哒普利组(咪哒普利5~10mg,1次/d,n=88);对照组分别为(B组)贝那普利组(10~20mg,1次/d,n=70)、(C组)坎地沙坦组(4~8mg,1次/d,n=58)和(D组)硝苯地平缓释剂组(10~30mg,1次/d,n=67),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4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咪哒普利组84.1%、贝那普利组70.0%、坎地沙坦组81.0%、硝苯地平缓释剂组80.9%,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压前后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咪哒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缓释剂组降压效果分别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咪哒普利组7.9%、贝那普利组15.7%、坎地沙坦组15.3%、硝苯地平缓释剂组26.9%,而咪哒普利咳嗽发生率仅为6.8%.结论 咪哒普利降压效果肯定,耐受性较好,特别是咳嗽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联用贝那普利或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初次诊断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6例,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组(A组,n=92例)、氨氯地平/12.5mg氢氯噻嗪组(B组,n=92例)与氨氯地平/25mg氢氯噻嗪组(C组,n=92例)。将三组所有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片5mg,1次/d,A组单用氨氯地平5mg两周血压不达标者加服贝那普利10mg;B组单用氨氯地平5mg两周血压不迭标者加服氢氯噻嗪12.5mg;C组单用氨氯地平5mg两周血压不达标者加服氢氯噻嗪25mg。观察12周,详细记录血压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单独服用氨氯地平片5mg,1次/d,血压达标的仅有98例(35.5%)。12周总有效率:A组有效87例(94.5%);B组有效82例(89.1%);C组有效88例(95.7%),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组6例(6.5%),不能耐受的咳嗽4例,踝部水肿2例;B组5例(5.4%),低钾血症4例,高尿酸血症1例;C组15例(16.3%),低钾血症10例,高尿酸血症5例。三组不良反应: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用贝那普利或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相似,但较大剂量氢氯噻嗪不良反应显著增加,故推荐降压中联用小剂量利尿剂。  相似文献   

3.
王庆红 《当代医学》2014,(29):140-14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医院就诊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辉瑞制药生产)10mg/次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由默克公司生产,批号:X1247)5mg/次进行治疗,1次/d,疗程为4周。统计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P〈0.05)。结论贝那普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上,要优于氯沙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贝那普利。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血压平均值为(126±13)/(81±7)mm 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血压平均值为(137±14)/(92±10)mm 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总有效率、血压平均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取得单用氨氯地平未能达到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比较少,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2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完全对照试验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氨氯地平10 mg/d,n=85)、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20 mg/d,n=85)、联合用药组(氨氯地平5 mg/d+贝那普利10mg/d,n=85)。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年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氨氯地平组85例给予氨氯地平10 mg/d,连续治疗3年后显效53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4.7%。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20 mg/d,连续治疗3年后显效56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9%。联合用药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贝那普利10 mg/d,治疗3年后显效7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结论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均有效,而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的降血压效果更好,耐受性好。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使用方便、经济,可推荐给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3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贝那普利10mg,1次/日;氯沙坦50mg,1次/日;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10mg,1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4.7%,单用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76.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刘薇  拓步雄 《西部医学》2010,22(3):528-529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与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替米坦80~160mg/d)56例,B组(赖诺普利10~20mg/d)59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血压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肾功能无明显变化;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赖诺普利单独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且替米沙坦较赖诺普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盐酸贝那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与盐酸贝那普利单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盐酸贝那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单用,治疗8w后作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3.8(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因原发性高血压入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盲试验,A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B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C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血糖、血脂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60.00%,52.00%,3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但A组患者下降幅度较B组、C组更明显(P<0.05);A组患者血糖、血脂下降情况明显优于B组、C组(P<0.05);3组患者轻度咳嗽、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A组不良反应人数少于B组、C组.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虎行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06-1507
目的:评价缬沙坦(valsartan)与贝那普利(benazeprit)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0例CHF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50):口服缬沙坦80mg/d,贝那普利(5~40)mg/d;B组(n=50):口服贝那普利(5-4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D、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ACEI)与缬沙坦(ARB)联合应用对原发高血压患者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30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测定基础血压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经贝那普利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然后加用缬沙坦治疗4周,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0.7±0.5g/L。贝那普利10mg/d治疗后平均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0.4g/L(与治疗前P〈0.01);联合应用缬沙坦80mg/d治疗4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0.3g/L与联合用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优于贝那普利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海敏 《大家健康》2016,(12):177-177
目的:探析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医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原发性高血压均分成2组。观察组施以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医治;对照组单独给予氨氯地平医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5.0%;不良反应率9.09%,低于对照组(27.27%,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作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显著,值得采纳与推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1 例随机分为A 组(贝那普利10mg+ 乐卡地平10mg) 和B 组(贝那普利10mg),服药4 周后坐位舒张压≥ 90mmHg(1mmHg=0.133kPa) 的患者贝那普利服用剂量加倍,共治疗8 周,评价治疗1、4、8 周末患者降压幅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8 周末,两组坐位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8 周末收缩压/ 舒张压A 组为(133.72±11.87)mmHg/(80.11±8.77)mmHg,B 组为(142.04±12.34)mmHg/(87.56±9.88)mmHg(P<0.05),降压总有效率A 组为89.1%,B 组为67.0%(P<0.05).2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用乐卡地平片可增加降压作用并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韦超料  江波  武志峰 《广西医学》2014,(3):388-389,40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3.3%,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盐酸贝那普利片和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片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影响。方法8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分别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mg每天1次(商品名:洛丁新),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2.5mg每天1次。服药4周后,观察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均明显,血压下降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尿微量蛋白在贝那普利组较氨氯地平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血压,但贝那普利在降压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尿微量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8例专科门诊和病房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应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Bvn,Scr治疗前后自身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用贝那普利更能显著的降低尿白蛋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白清中 《当代医学》2013,(22):133-134
目的以卡托普利作对照,对比观察咪达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80)口服卡托普利片25mgtid;B组(n=120)口服咪达普利片10mg,qd,共4周。记录两组用药前后1、2、3、4周的血压与心率,比较用药前后的血、尿常规与生化指标,复查眼底、心电图、彩超、胸透等,以了解靶器官受累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13.75%、82.50%、71.67%、14.17%和85.83%。A组治疗2周与B组治疗1周后各时点血压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服药4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21例(构成比为26.25%),B组11例(构成比为9.17%)。结论咪达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与7.5倍剂量的卡托普利的降压效果相近,不良反应更少,患者依从性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8例,口服缬沙坦80~320mg/d)和贝那普利组(36例,口服贝那普利5~20mg/d),疗程3个月。比较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1.8%(34/37)、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9.6%(26/29),2组治疗后心率、血压、LVD、心胸比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缬沙坦组1例因不能耐受退出试验,贝那普利组则有7例退出试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相似,但缬沙坦的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9.
高凌宇 《中原医刊》2005,32(15):17-18
目的观察ACEI药物贝那普利(Benaze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有关因素(血脂,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高血压患者用贝那普利5-10mg/d,连续8~12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服药后血压、心率、TC、LDL—C及内皮素均降低,血肌酐及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无反射性心率增快,对血脂、血糖无不良影响,并能降低肉皮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玲 《中外医疗》2011,30(13):123-123
目的对照研究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观察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周的有效率,并分组进行对照。结果 2组降压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白天、夜间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电解质等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那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