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结石2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手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采用肝叶切除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术前影像学资料,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无死亡,术后病人症状缓解,并发症少,随访2年无再发病例。结论:CT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有重要的价值,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结石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向力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42-42,45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对这80例患者均行肝段切除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患者11例(13.6%);另外全肝结石患者存在残留问题的患者6例(7.5%)。术后随访76例患者经CT或B超检查未发现结石,有效率为95%。结论为患者实施肝段切除手术不仅能够彻底去除肝胆结石,同时彻底清除了病根,有效的防止了病情的复发,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肝胆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肝胆结石1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海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28-1129
目的:总结肝胆结石的诊断、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124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胆囊结石55例(44.35%),胆总管结石13例(10.48%),肝内胆管结石30例(24.19%),2个以上器官多发结石26例(20.97%);B超结石检出率为89.52%,符合率为94.07%;本组124例中,死亡3例;手术后发生并发症22例(17.74%),均经对症治疗治愈。结论:肝胆结石临床表现多样,术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与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方法是肝胆结石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应用肝外胆管切开取石加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局限在肝内某叶或某段的肝内胆管结石狭窄患者37例,其中行肝左外叶切除25例:行第Ⅱ段肝切除3例;行第Ⅴ段肝亚段切除2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切肝并发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于肝胆管狭窄及结石患者治疗时采用切除肝叶措施,分析治疗疗效以及临床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40例肝胆管狭窄及结石患者的资料开展回顾性的总结。结果:40例肝胆管狭窄及结石患者经过接受肝叶切除手术治疗后,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更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没有发生一例肝衰竭以及休克或者是败血症等不良并发症。结论:切除肝叶手术对于治疗肝脏内胆管结石以及肝胆管狭窄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高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啊,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两组均给予肝切除配合取石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肝切除和纤维胆道镜联合应用于肝胆结石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几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马小庆 《河北医学》2002,8(10):891-892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1995年至2002年7月15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13例行肝部分切除进行总结。结果:在10例行肝左外叶切除,3例行肝左叶切除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肝脏手术中出血,简化手术,以免导致肝功能的恶化。减少了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切除病变肝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其中7例同时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1例行左肝半叶切除。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短;残石率0。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安全,联合胆道镜取石疗效更佳,护理更容易。  相似文献   

9.
严德辉  雷俊阳  蒋纯 《四川医学》2002,23(12):1236-1237
目的 探讨降低肝内胆结石术后高残石率的方法。方法 分析2年来采用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结石58例,其中左外叶切除29例,左半肝切除12例,右后叶或右前叶局部肝切除17例。结果 术后残余结石8例(13.8%),其中左内叶2例,右后叶3例,右前叶3例,切口感染4例,胆漏2例,肝创面附近积液3例,其中1例发生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 肝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是降低肝内胆结石术后残余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胆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研究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残余、胆瘘、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可较快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存在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经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进行ERCP+EST术,在先将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后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使得患者避免了传统手术导致的切口疼痛,多管引流导致的活动限制、术后禁食时间长,带T管时间长、易发生胆道感染的缺点,并且使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舒适度增加、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而成为胆道系统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邓予  黄华容  罗云藩 《河北医学》2011,17(8):1071-1073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肝切除并联合术中及术后电子胆道镜治疗的186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186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段)切除和术中胆道镜取石,59例(31.7%)术后有残留结石,术后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8.1%(52/59),18...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治疗多次胆道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的比较,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适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治疗多次胆道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病例57例,其中腹腔镜肝切除25例(LLR组),开腹肝切除32例(OLR组)。结果:LLR组手术时间长于OLR组(P=0.001);LLR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OLR组(P=0.025,P=0.045);LIR组住院总费用高于OLR组(P=0.002),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量、术后血浆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多次胆道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是可行的,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其具有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未采取任何超前镇痛。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采用超前镇痛。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血清IL-6水平及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血清IL-6水平及血清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伤害后疼痛,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保持机体内部炎性因子与抗炎性因子浓度的平衡,化解术后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朱弋良 《河北医学》2013,19(10):1518-15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2年我院2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1min,平均出血138mL,术后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56h,平均住院日7d,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Trocar及小切口处未见肿瘤种植转移,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创伤轻、痛苦少、康复快,能达到根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对该院2008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0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膈下感染2例,术后胆瘘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胆道出血2例,其余患者均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症状,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对患者体征的全身评估、细致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心理护理及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关注和加强管道护理,才能更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张东 《河北医学》2013,19(10):1501-150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可能病因学以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6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根治性手术组、姑息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并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根治性手术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49.8%,27.9%;姑息手术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5%,1.3%,0%;保守治疗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0%。三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单发或多发、门静脉、淋巴结、腹膜转移、手术方式等影响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肝内复发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学分化程度、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22例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60min,平均(70±16.24)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40±2.12)ml;肠功能恢复时间20~30小时,平均(26±2.68)小时;住院5~8天,平均(7±0.44)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电子肠镜联合手术完成结肠镜无法治疗的结肠息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腹阴道骶前固定术与经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阴道穹窿脱垂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对象为2010年2月~2012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经POP-Q分度为Ⅲ/Ⅳ度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行手术治疗的中老年女性患者24例,行经腹阴道骶前固定术13例(ASCP组),经腹腔镜阴道骶前固定术11例(LSCP组).术后6周、6个月及1年对两组患者随访.从而评价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SCP组术出血量少于ASCP组,平均住院天数比ASCP组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LSCP组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较ASCP组少见,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阴道穹窿脱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癌(ICC)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自2003年6月份以来人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分析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个人行为(饮酒、吸炯)患者肝脏相关病史(乙肝、丙肝、肝硬化、胆石症、血吸虫病、肝囊肿以及脂肪性肝炎等与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凼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影响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OR=1.769,95%CI:1.420—2.115)、酒精性肝硬化(OR=6.447,95%C1:1.826—22.769)、肝内胆管结石(OR=1.863,95%CI:1.709—2.051)、胆总管结石(OR:1.53995%CI:1.042—2.635)、HBsAg(OR=3.640,95%CI:2.169—6.193)等是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促进因素。结论针对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我们提出了对肝内胆管癌患者应注意抗肝硬化、肝胆结石以及乙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