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1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进修期间用空气灌肠成功地诊疗小儿肠套叠10例,均全愈出院。现就其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2例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结果:322例在空气灌肠中见软组织阴影,20例肠道未见软组织阴影,316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结论:空气灌肠可以明确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在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探讨气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规范化诊疗模式之下的诊疗效果,用来提高肠套叠诊断的治愈机率,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及医惠纠纷.方法 对100例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患儿的空气灌肠点片及复住影像作分析.结果 空气灌肠后所有病例中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或杯口状充盈缺损,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气压灌肠使93例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3%.无一例发生意外及医患纠纷.结论 应遵循规范诊疗方法,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对肠套叠的诊断,极具较高的准确性.而且透视下空气灌肠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安全、较快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价康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小儿外科中小儿肠套叠是一类常见的急腹症,婴幼儿肠套叠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下,5~9个月乳儿的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逐渐减少,多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秋季节,此季节上呼吸道和淋巴结的病毒感染较多,可能致肠蠕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或形成痉挛,此外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都可能成为肠套叠的促发因素;回盲型肠套叠发病率最高,占小儿肠套叠的90%以上。本文对本院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92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空气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灌肠期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96例患儿中整复成功的为94例,成功率为97.91%,对照组96例患儿中整复成功的为86例,成功率为89.58%,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整复效果可以通过围灌肠期护理的方式得到提升,精心的围灌肠期护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性因素,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小儿乙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5%。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要点与规范化方案。方法 分析总结台州市立医院2016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469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规范化治疗效果,及DSA下行空气灌肠整复操作经验,建立完善标准化诊疗流程。结果 按照规范化方案治疗该组病例成功率99.15%(465/469),复发率3.01%(14/465),未见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无医疗纠纷、投诉;确立了相应的儿童急性肠套叠规范治疗流程。结论 儿童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术规范化方案的确立有利于该诊疗技术高效、安全进行,为标准化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1987年以来,对96例小儿肠套迭采用空气灌肠,有88例均能明确诊断和复位,疗效达到91%。现将诊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而引起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的一种急症.其发病率占婴幼儿肠梗阻的首位,以2岁以下特别是4~10个月的肥胖婴儿最多见,男孩比女孩多2倍左右.空气灌肠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及时加压整复治疗.自1998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空气灌肠对157例婴幼儿肠套叠进行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初诊CT检查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观察患儿行空气灌肠术病例的确诊与治疗情况,统计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分析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空气灌肠的必要性以及临床价值和意义。结果:本组患儿经灌肠术后56例作出肠套叠确诊,56例患儿均行空气灌肠术,经过治疗,治愈40例,复位失败患者行手术复位16例,经空气灌肠或碘剂灌肠术后确诊4例、排除2例。结论: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效果明显,诊断率高,安全性高,有治疗作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肠套叠系肠管的一部分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的肠腔内,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系婴幼儿急腹症之一。2003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肠套叠38例,非手术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数字X线机监视下行空气整复的128例小儿肠套叠病例,对其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时间、原始套头位置及形态等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经空气整复成功112例(87.5%),原始套头在盲升结肠、肝曲及横结肠、脾曲及降结肠以远的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6.1%(49/51)、89.1%(57/64)、46.2%(6/13),原始套头在脾曲及降结肠以远的整复成功率显著低于盲升结肠(P<0.05);套叠时间<25 h的整复成功率为96.7%(59/61),25~48 h为87.8%(43/49),>48 h为55.6%(10/18),套叠时间>48 h的整复成功率显著低于≤48 h者(P<0.05).结论 新型数字X线机监视下空气灌肠技术是小儿肠套叠最重要的X线诊断方法,也是最佳治疗方式.其成功与否与套叠时间、原始套头位置和形态以及整复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比较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与X射线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2011年我院行X射线下空气灌肠治疗的肠套叠患儿230例及2012-2013年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的肠套叠患儿352例,比较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穿孔率。结果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成功复位347例,失败5例,成功率98.6%;X射线下空气灌肠成功复位225例,失败5例,成功率97.8%。结论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时间短,无辐射,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成功复位的有163例,失败的有19例。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首选的非外科治疗的方法,整复率接近90%,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手法整复操作技巧。方法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配制浓度为70-80w/v的硫酸钡泥悬剂100~150毫升不等。采用稀钡、气体双对比灌肠结合手法整复操作。结果 本组54例患儿,显示整复成功直接征象(钡、气进入小肠)48例,占88.9%;6例表现回盲瓣区充盈缺损;3例激发性肠套叠患儿复套,行手术治疗。整复总成功率100%。结论 肠套叠的整复成功与否,取决于整复操作技巧,适当的钡剂配制浓度及钡浆量,是肠套叠整复成功的关键。掌握其适应症及整复成功后的临床护理对防止复套很重要。稀钡、气体双对比灌肠法的肠套叠整复图像直观、显而易见。对反复肠套叠患儿,要考虑到小肠重复畸形、小肠憩室或息肉等疾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