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表现,所有病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利用多平面重组法(MPR)、曲面重组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T)进行血管成像。结果:21例患者均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和主动脉壁钙化,观察主动脉弓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能准确、全面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全程CTA扫描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程CTA检查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Vitrea 2工作站进行MPR、MIP、SSD、VR重建。结景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18例,Ⅱ型6例,Ⅲ型39例。重要分支血管受累9例。结论全程CTA扫描方法可以明确主动脉夹层分型:详细评估主动脉及重要分支血管情况,器官受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影像学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全程、双期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64排螺旋CT扫描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全部能辨别真假腔,按De-BaKey分型属于Ⅰ型17例,Ⅱ型1例,Ⅲ型22例。25例显示破口,主动脉弓3大分支或部分分支受累13例,累及腹腔干6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5例,累及右肾动脉7例,累及左肾动脉12例,累及髂动脉19例。并发心包积液7例,胸腔积液13例,肺动脉栓塞1例。结论 64排螺旋CT全程、双期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够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阳永康  夏欣  龙廉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95-96,F000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CTA扫描,采用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能准确显示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位置、夹层的范围、主动脉及分支的受累情况。结论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显著诊断价值,能快速、准确、无创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的64排螺旋CT特征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予以超声心电图、64排螺旋CT平扫及64排螺旋CT主动脉造影诊断,并对3种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4排螺旋CT主动脉造影诊断准确率为100.00%,64排螺旋CT平扫准确率为73.33%,超声心电图准确率为23.33%,3组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DebakeyI型的16例,DebakeyⅡ型4例,DebakeyⅢ型10例,真假腔30例,内膜片29例,内膜破口29例.结论:64排螺旋CT主动脉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准确率高,且可快速、清晰的将血管腔及血管分支受累情况及邻近组织清晰呈现,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真腔显影早于假腔,假腔直径均大于真腔,真腔受压呈新月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30例(83.3%),显示钙化的剥离内膜片19例(52.7%)。多平面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28例(77.7%)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受累,6例(16.6%)髂总动脉受累。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4例,Ⅱ型2例,Ⅲ 型30例。结论 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能对夹层动脉瘤明确分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和MRI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2例,16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均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结合图像重建技术对比观察。结果:CT和MRI检查技术诊断AD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能不同程度地显示ADA的范围及其分型、真假腔、内膜片和内膜破口、附壁血栓和壁内血肿、主动脉的扩张和狭窄及其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CT和MRI检查能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 angiography,CTA)及各种图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为AD的32例患者,均行64排CTA检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三维容积成像(VR)后处理。结果:32例患者CTA均显示内膜片、内膜破口、真假腔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快速、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为AD患者的64排螺旋CTA检查资料,利用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快速容积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三维容积成像以及仿真内镜图像后处理。结果:52例AD中,StanfordA型12例,StanfordB型40例,全部显示真假腔、内膜片,76支分支动脉受累,显示破口及再破口位置98处。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结论:64排螺旋CTA对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迅速准确诊断AD,为外科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AD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血管造影,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不同重建方式从不同方面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范围、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分支受累情况以及支架置入情况,综合运用可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结构和特点。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是一种快速、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对主动脉夹层的术前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观察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排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平扫及血管成像对图像进行VR、MIP、MPR、CPR等图形处理,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64排螺旋CT的强大的图像处理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大小、形态、变化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等。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创、全面等优点,对于主动脉壁内血肿选择治疗方案或术后随访观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Ⅰ型8例(25%),Ⅱ型6例(18.8%),Ⅲ型18例(56.2%).32例AD患者都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不同密度的真假腔以及分隔真假腔的内膜瓣.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所有病例均显示真假腔之间各种形态的低密度内膜片及内膜破口的位置,纵行向下的真腔夹层延伸范围.结论 64排螺旋CT是一种安全、快捷、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术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优势。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MSCTA检查,采用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DeBakeyⅠ型8例(34.8%),Ⅱ型3例(13.0%),Ⅲ型12例(52.2%),壁内血肿3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5例(21.7%),均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MPR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能直观、立体显示真、假腔的形态、大小、破口位置及其与大分支血管的关系,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三维重建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包括典型主动脉夹层17例,不典型夹层,即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行主动脉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应包括颈部至股动脉水平,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RP)、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容积再现(VR),使得破口以最好的重建方式显示。结果20例患者行主动脉CT戍像检查,均确诊主动脉夹层,其中典型主动脉夹层17例: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10例(Ⅲa型3例,ⅢЕιb型7例),不典型夹层(主动脉壁内血肿)3倒,1例壁内血肿合并穿通性溃疡。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戍像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病变显示中的应用。方法 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4例为腔内支架隔绝术后)进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内窥视镜方式进行血管重建和观察。所有病例均有血管造影对照。结果 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最为可靠;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内窥视镜在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及病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不同的重建方式所得图像有不同的显示特点;采用不同的重建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可全面、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范围、真假腔、内膜片、内膜破口、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和假腔内血栓。并可对介入治疗后血管内支架及周围情况进行观察。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病变的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及多种血管重建方法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10例经手术、数字血管造影、超声诊断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均行腹部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后处理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主要表现为门脉主干和(或)分支的阻塞,门脉走行区正常结构消失,出现大量向肝性及离肝性侧枝静脉。通过VR、MIP、MPR等血管成像技术能很好的显示门静脉栓塞、侧枝血管的重建与开放情况。结论 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技术对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侧枝血管的显示有较大优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秀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668+168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lightspeedTM16层及BrightspeedTM8层CT机进行扫描,再将得到的数据传输进工作站,在工作站采用曲面重建、多层面重建、表面阴影重建等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三维重建。结果:在12例观察者中,有5例为DeBakeyⅠ型,3例为DeBakeyⅡ型,剩下的4例为DeBakeyⅢ型。有2例合并马方综合征的三维重建图像中有特征表现,1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所有病例均能清楚显示出主动脉的全程和分支,真假腔内膜病变以及夹层动脉瘤位置和范围、管壁钙化情况,附壁血栓与病变的空间位置关系亦可以满意显示。仿真内镜能表现出内膜片和血管的关系及夹层动脉瘤内膜破口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准确、迅速地诊断出夹层动脉瘤和其分型,协助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准的解剖信息,对于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明确有无血管内膜增生及有无支架变形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64排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在64排CT CTA下的表现及64排CT CTA 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证实的主动脉夹层CTA表现及其与DSA的比较。结果:85例患者中阳性58例,阴性27例。与DSA比较造影剂用量明显减少,肾毒性减小;检查时间缩短,患者接受辐射量减少;显示病变范围扩大等。结论:多排螺旋CTA具有几种技术特点,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成像后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血管的形态走向。区分动脉管壁的硬化性钙斑及管腔内造影剂,从各方位、多角度直观观察评判受检血管,对临床医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庆乐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49-50,F0003
目的提高对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胸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据病变类型及范围决定扫描范围。结果全部患者均有胸痛,病程1h~5年。伴胸闷、气急者3例,1例有心悸,2例有背痛,1例有上腹痛,1例伴有声嘶、呼吸困难(考虑增粗主动脉压迫食管神经所致)。影像学多表现为主动脉增粗,可见真假二腔,假腔可有或无造影剂充填,可见内膜破口及剥离的内膜。结论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确诊,而且还可以判断夹层的范围、程度及分型,图像直观,直接显示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部位,能区分真假腔及腹腔干、双侧肾动脉、髂动脉等腹部血管是由真腔或假腔供血,图像盲观易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