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为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最短1∶1房室传导时最大PR间期(PRmax)与RR间期比值(PRmax/RR)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分析比较了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有房室结前传跳跃现象者12例、无跳跃现象者8例)和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AVNRT组消融前、后心房快速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为1.12±0.12和0.42±0.07,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VRT组为0.52±0.16和0.51±0.1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前,AVNRT组PRmax/RR与AVRT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12±0.12vs0.52±0.16,P<0.01)。PRmax/RR>1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91%。提示PRmax/RR>1在消融前可用来鉴别AVNRT与AVRT;对无房室结前传跳跃的AVNRT,消融后PRmax/RR<1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室房传导的电生理作用。 方法  39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和 6 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右心室起搏 (频率 140次 / m in)时 ,经股静脉快速注射 ATP 2 0 mg,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 ,观察室房传导变化。 结果 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组 33例 (84.6 % )在注射 ATP后出现室房阻滞 ,其余 6例无变化。6 7例房室旁路患者在消融前 ,6 1例 (91% )室房传导无变化 ,另 6例出现室房阻滞 ,其中 2例具递减性传导 ;而在消融后 2 4例右心室起搏频率超过 16 0次 / m in,仍为 1∶ 1逆传 ,注射 ATP后 2 3例出现室房阻滞 ,仅 1例不受影响。 结论  ATP对房室结及旁路的电生理作用不同 ,注射 ATP后出现室房阻滞对鉴别经房室结或旁路逆传有一定价值 ,是旁路消融成功的一个判别指标 ,但并不一定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一例非常独特的复发性宽QRS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PR间期及QRS形态正常,快速心房起搏时出现左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的预激图形。电生理检查证实其副束具有前向传导延缓及渐减性传导的特性,其心动过速符合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诱发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QRS形态正常,其后则为与快速心房起搏形态相同的宽QRS。在心动过速中心室期前刺激能夺获心室及心房而不造成心动过速的中断或节律重整。此例心动过速的机理最可能是房室结内折返伴有前向传导延缓的旁观者房室副束,并讨论了与结室副束所致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问题。就作者所知,本例是文献上具有此种独特机理的心律失常的首例报告。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慢旁束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消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例隐匿性慢旁束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依据:1、心房和心室电刺激易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2、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呈窄QRS波,递行P波及PR〈PR;3、心动过速与右心室起搏均呈同样的偏心性心房激动顺序;4、心动过速时于希司速不应期刺激心室可提前夺获心房;5、经旁速室房传导呈递减性,未发现旁束有前传能力;6、射频消融心动过速的逆传支后表现为室房分离。射频消融需在心运过速或心起搏时仔细标测三尖瓣环,寻找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存在房室结双径路特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点。方法:102例AVNRT患分为3组:A组15例,存在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心房递增起搏时无AH间期跳跃(≥5ms)延长;B组21例,存在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心房递增起搏时有AH间期跳跃(≥50ms)延长;C组64例,存在不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比较3组患射频消融前后心房递增起搏时最大AH间期[AHmax(WCL)]、心房期前刺激时最大AH间期[AHmax(ERP)]、房室结前向和逆向传导有效不应期(ERP)、保持房室1:1传导的心房/心室起搏周长和心动过速周长。结果:3组患消融后AHmax(WCL)和AHmax(ERP)均明显短于消融前(P<0.01)。B组和C组的消融后房室结前向ERP明显增加,而组无明显变化。A组消融前AHmax和房室结逆向ERP、消融后AHmax下降程度以及心动过速周长均小于B组和C组患。结论:伴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的AVNRT患,心房刺激可表现或不表现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后心房刺激时AHmax明显缩短提示已成功根治了AVNR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保持 1∶1房室传导的最快心房刺激时 ,刺激信号至QRS波起始 (SR)与RR间期的比值 (SR/RR) ,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前传慢径路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 12 7例患者分为两组 :①AVNRT组 79例〔按心房期前刺激时房室结前传曲线的特点又分为房室结前传曲线中断 (AH间期的跳跃值大于 5 0ms)者 5 6例和房室结前传曲线连续 (无AH间期的跳跃 )者 2 3例〕 ;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组 (AVRT组 ) 48例。测量快速心房刺激时 (高位右心房 )的SR及RR间期 ,计算SR/RR比值。结果 :消融前 ,AVNRT组与AVRT组相比 ,其SR/RR比值相差较大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消融后 ,AVNRT组的SR/RR比值变化较消融前为明显 (P≤ 0 0 1) ,而AVRT组较消融前则并无明显改变 ,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SR/RR比值大于 1时 ,诊断慢径前传的特异性可达 91% ,敏感性为 81% ,阳性预测值为 90 % ,阴性预测值为 93%。结论 :快速心房起搏时能稳定保持 1∶1房室传导的最大SR/RR比值是显露房室结慢径前传的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可靠方法 ,对房室结前传曲线连续的典型AVNRT患者尤其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左心室刺激在射频消融左侧房室旁路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室房传导的不完全阻断可能会导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鉴于心脏的解剖关系和电生理特点,推测左心室内刺激对于判定经左侧旁路的室房传导是否被彻底阻断要优于传统的右心室刺激.方法213例左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性125例),平均年龄(38±19)岁.在射频消融前、后均进行右心室心尖部S1S2程序刺激及S1S1分级递增刺激;射频消融后,在右心室刺激显示经旁路的室房逆传完全被阻断后,经大头消融电极在左心室游离壁进行S1S1和S1S2刺激.结果在常规右心室刺激显示经旁路的室房传导被阻断之后,共有6例患者在经大头电极以相同的条件在左心室刺激时显示经旁路的室房传导仍然存在.其中1例术前有心室预激,消融后预激已消失而室房传导仍存在,有2例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另l例既往接受消融后复发的病例在此次消融前即见到此现象.7例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直至右心室心尖部和左心室刺激均无经旁路的室房传导.平均随访(18±9)个月,均无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在对左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时,左心室刺激可以作为判定经左侧旁路的室房传导是否被完全阻断的电生理检查手段,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左侧旁路射频消融之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9.
1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参数 1.1心脏起搏术语(1)S波:为刺激仪发放的电脉冲形成,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波。(2)起搏P波:有效起搏后的心房激动波,与S波密切相关,如S波后无P波表示该次电脉冲起搏无效(心房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例外)。(3)起搏QRS波群:心房起搏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或房室旁道顺传形成的心室激动波,形态应与窦性激动一致。形态异常时,要根据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注意房室传导关系和QRS形态。(4)S1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1、R1,S2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2、R2。余分别以此类推。(5)S-P间期:从S波起始到P波起始,代表电脉冲经食管至心房开始激动时的时距。(6)S-R间期:从S波起始到QRS波群起始,在S波有效起搏心房,但其后P波不清楚时代表房室传导时间。(7) P1-R1(S1-R1)间期:代表基础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8)P2-R2(S2-R2)间期:代表S2期前刺激时的房室传导时间。(9)逆行P波: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发生逆传时形成的P波,以P-波表示。(10)逆行心房激动顺序:①中心性激动:心律失常时激动沿房室结或间隔部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造成间隔部心房肌先激动,然后分别向两侧心房传导,这种左、右心房几乎同时开始激动的顺序称为中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与食管导联的P-波几乎同时出现;②右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右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右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向左心房传播,这种逆传心房激动顺序称为右侧偏心性激动,心电图表现出V1的P-波早于食管导联出现;③左侧偏心性激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激动沿左侧壁房室旁道逆传至左心房,然后通过房间隔?  相似文献   

10.
评价快速心房起搏时最快 1∶1房室传导的SV间期 (SV间期 )与 1∶1房室传导的最短S1S1间期 (SS间期 )的比值 (SV/SS)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消融中的应用 ,将AVNRT分为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组 (Ⅰ组 ,10例 )及房室结功能曲线不连续组 (Ⅱ组 ,17例 )测量心房分级递增刺激时的SS间期与SV间期及SV/SS ,并进行消融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 ,两组消融后SV间期较消融前明显缩短 (Ⅰ组 :2 2 1.0± 2 2 .3vs 35 7.0± 43.7ms;Ⅱ组 :2 0 2 .1± 30 .6vs 379.4± 44 .2ms,P均 <0 .0 5 ) ;消融前后SS间期无明显变化 (Ⅰ组 :310 .0± 40 .6vs 30 8.0± 36 .8ms;Ⅱ组 :332 .9± 48.1vs 336 .5± 6 2 .3ms) ;两组中所有患者消融前SV/SS比值均 >1,而消融后SV/SS比值均 <1。结论 :SV/SS可作为慢径消融成功终点的辅助观察指标之一 ,尤其对于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者 ,使用此方法可简便地观察消融终点 ,增加消融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鉴别有时较困难,尤其是不典型AVNRT与间隔旁道参与的AVRT鉴别,不典型AVNRT在心动过速发生时最早心房激动位于后间隔区域,与后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相似。通常检测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方法仅能鉴别63%的不典型AVNRT。该文介绍了两者的主要电生理鉴别方法,包括希氏束旁起搏、在希氏束不应期给予心室期前程序刺激、心室或希氏束旁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长之差(PPI-TCL)和刺激信号至心房波减去室房(SA-VA)间期的区别、校正的心室PPI-TCL和VA间期、心动过速时VA分离现象及TCL行心室起搏时的VA间期与心动过速时的VA间期之差等9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心室异位搏动或起搏时,激动沿正常房室通道或旁道从心室传到心房时所表现的心电现象称为室房传导现象[1]。室房传导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心电现象的电生理基础,也是引发起搏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1-2]。当心脏传导系及各腔室处于静息状态时,心房激动可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并激动心室,同样,心室激动也可通过房室通道逆传心房。在有房室旁道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心  相似文献   

13.
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室双旁道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1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的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房室双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为:(1)心房起搏时显示两种不同的预激图形和/或特殊类型室性融合波群,经食管心房起搏有利于显现左侧旁道。(2)诱发出两种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两条旁道形成折返环路。(3)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两种不同的R-P^-间期和P^-波或房性融合波。(4)排除房室结双径路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频率快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预激旁道的部位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提示的部位不同。(6)双旁道隐匿性传导是造成其中一条旁道丧失传导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4例未能表现出上述电生理特征,其中右侧隐性旁道合并左侧隐匿性旁道1例,右侧隐匿性双旁道1例,左侧隐匿性双旁道2例。结论: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确诊大部分的房室双旁道,采用多导联同步记录及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仔细分析电生理表现有助于揭示房室双旁道。  相似文献   

14.
完全性房室(室房)传导阻滞者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实属罕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主要在房室结和/或周围组织,心房、心室并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因此,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偶尔可发现室房2:1传导,甚至房室2:1传导,这也证明了心房、心室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本例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折返时经His束下传到心室,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室结-心房阻滞,所以才伴房室(室房)分离,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鉴于该患者既有心动过缓又有心动过速,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在植入起搏器之前,先行房室结改良术,然后再植入双腔起搏器。  相似文献   

15.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并行收缩、室性逸搏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时,心室或房室交接区激动均可沿室房传导途径逆传心房,进而诱发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及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侧旁道逆传,并均诱发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停止注射后,左侧旁道逆传功能消失,亦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起搏下用逆行法于二尖瓣环心室侧消融,4例均获成功;术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再行右心室起搏,未见旁道逆传现象。结论:部分隐匿性旁道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依赖异丙肾上腺素,射频导管消融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右心室起搏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房一分支旁路的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分析4例心房一分支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及射频消融方法。结果 4例患者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3例消融成功。心房一分支旁路的特性包括,心动过速和快速心房刺激时心电图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旁路无逆传功能.前向传导呈现递减性传导并可被ATP阻断;在三尖瓣环可记录到心房一分支旁路电位,在此处成功消融并出现交界性心律失常。结论标测到心房一分支旁路电位是成功地完成消融治疗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名词解释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tachycardia ,PMT)为由起搏器诱发和维持的心动过速,多发生于双心腔起搏器患者。最常见的是折返性或循环性心动过速,折返环的一部分是由起搏器组成的。常由室性早搏逆传入心房所诱发,亦可由房早所致,或由心房过度感知引起。发生该形式的PMT尚需存在室房逆传,同时室房逆传时间超过心室起搏后心房不应期。心电图特点是起搏的QRS波后有逆行P波,P R间期等于所程控的房室延迟,心动过速频率等于或接近起搏器最大跟随频率(曹静 杨俊娟)折返  折返(reentry)指心脏的一次激动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影响,对27例突发突止的心悸患者作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有9例患者具有房室结加速传导,S-R间期仅轻度延长.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与无房室结加速传导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刺激方式.认为当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频率≥200次/min;房室仍是1:1传导,应采取连续期前收缩刺激或Burst刺激,以促发心动过速,防止遗漏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4例(949%)表现为慢-快型折返,3例为快-慢型折返,1例为慢-慢型折返;68例(872%)诱发房室传导不连续曲线,10例(128%)未诱发出不连续曲线;慢-快型AVNRT平均VA间期为(19±31)ms,6例(81%)合并2∶1房室阻滞。提示AVNRT多为慢-快型折返,短VA间期和2∶1房室阻滞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