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冰皮针骨穿法与传统骨穿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8岁.因"头皮肿物进行性肿大伴骨痛2个月余,发热1周"于2008-05-22入院.患儿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头顶部一圆形肿物,直径约1 cm,质软,无红肿、破溃及压痛.  相似文献   

3.
儿科门诊对新生儿一直采用股静脉采血,临床观察发现患儿家长怕新生儿着凉,极不情愿打开包被配合护士采血;其次股静脉采血体位准备费时费力;另外新生儿股动脉波动大多数不明显,采血一次成功率较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新生儿头皮静脉采血法,并与股静脉采血法相比较,旨在探讨更方便患儿、成功率更高、实用性更强的采血途径。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2岁5个月,因发热,咳嗽,皮肤、巩膜黄染7d,全身皮疹1d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35次/min,呼吸36次/min,体质量11.5kg。急性重病容,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黄染,可见散在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呼吸浅促,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2.5cm,质软,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制动对幼龄与成年鼠骨组织的影响,探讨成长期骨组织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特点,为防治儿童废用性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腿-尾固定法对4周龄幼鼠和成年鼠进行2周和4周制动,采用股骨湿重、灰电、骨密度测量和生物力学等方法对比评价制动对不同年龄鼠负重骨骨量、骨结构和骨强度的影响。结果幼鼠在制动2周和4周后制动腿股骨湿重、灰重和股骨结构几何参数和力学参数均明湿低于同龄埘照组,股骨骨密度分别较同龄对照组下降31%和28%,胫骨骨密度分别下降约35%和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成年鼠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同制动条件下,成长期鼠骨较成熟鼠骨更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提示儿童可能较成人更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颅内压监测是急救中心的重要监测手段.目前,无创伤性颅内压监护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尚示见到头皮静脉压测定与颅内压监测的关系的报道,本文试图通过临床监测,以探讨其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与婴幼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处于骨塑造和骨再造的活跃时期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是成骨细胞的基因表型 ,因此 ,通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直接测定 ,对了解小儿骨代谢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对象和分组 :2 0 0 1年 7~ 8月在山西省泽州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4 0例新生儿为新生儿组 ,全部为足月顺产健康新生儿 ,其中男 12例 ,女 2 8例 ,5分钟Apgar评分均 >8分。其母均身体健康 ,营养状况良好 ,未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同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门诊查体或因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肺炎 )等原因住院的患儿为婴幼儿组共2 8例 ,年龄 6…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 05—2005 05在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患儿80例,符合单一左向右分流畸形ASD、VSD、PDA,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40例)和手术组(40例);比较2组在疗效、费用、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放免法测定2组ASD及VSD治疗前后的心钠素(ANP)水平。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介入组均未输血,手术组均输血治疗;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少于手术组(P<0.01);治疗费用介入组高于手术组(P<0.01);ANP水平,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 结论单一ASD、VSD、PDA的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相同;介入组不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短,但治疗费用较昂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脓胸的治疗价值。方法:将9年中43例小儿脓胸分为用传统方法(A组)和电视胸腔镜手术(B组)处理两组,对其术后各种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B组均短于A组[(2.8±1.7) d vs (5.7±2.1) d, (7.6±2.5) d vs (13.8±4.7) d, (3.8±1.6) d vs (5.8±2.4) d, (10.4±3.0) d vs (17.8±5.6) d](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处理小儿脓胸创伤小,疗效好,疗程短,但应尽早施行。  相似文献   

10.
浅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2岁以下患儿静脉输液通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头皮静脉穿刺不仅需要掌握穿刺技巧,而且在穿刺成功后给予有效的固定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触发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 7例因肺部疾病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 ,15例用间歇指令通气 (IMV) ,12例用SIMV。两组出生体重、入院日龄无差异 ,原发病相似。将两组患儿用机时的FiO2 、MAP、和用机后 1、2、6、12、2 4h作组内比较 ,并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中用镇静剂的次数。 结果  SIMV组用机后 1hFiO2 显著下降 (P <0 0 2 ) ;用机后 2hMAP也显著下降 (P <0 0 5 ) ,IMV组在用机后 12hFiO2 才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MAP至2 4h仍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用呼吸机 3d内SIMV组用镇静剂的次数比IMV组明显减少 (2 2± 1 4次 /人和 7 6± 4 7次 /人 ,P <0 0 5 )。 结论  因肺部疾病需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 ,SIMV方式较IMV方式能更快地降低FiO2 和MAP ,维持氧和 ,并能减少机械通气镇静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触发同步通气与传统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儿急救医学》2001,8(2):76-7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内翻+Salter截骨术与骨盆三联截骨两种手术方式对Perthes病严重病例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d,JL骨科收治的43例严重Perthe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股骨内翻+Salter截骨手术组(26例)及骨盆三联截骨手术组(17例),通过改良Stulberg分型评估预后,比较手术效果。将年龄分组(低年龄组6~8岁,高年龄组〉8岁),Catterall分期,外侧柱分级带入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3例患儿,男40例,女3例;发病年龄(8.16±1.79)岁;随访时间(52.58±14.45)个月。股骨内翻联合Salter截骨与骨盆三联截骨两组比较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Catterall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股骨内翻+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均可以用于治疗Perthes病严重病例。发病年龄及Catterall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年龄越大,骨骺受损越严重的病例,预后越差,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输液小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基础护理学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对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头皮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4~ 1999年收治头皮血管畸形 6 2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资料与方法  6 2例头皮血管畸形均经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男 37例 ,女 2 5例。年龄 2~ 14a ,头皮畸形血管团直径 (2~ 5 )cm 31例 ,(5~ 8)cm 2 8例 ,大于 8cm 3例。均因头皮肿块就诊。 10例有病变侧耳鸣 ,2例可听到血管性杂音 ,13例病灶处有出血史。 10例在发现头皮血管畸形前有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史距发现头皮肿块间隔时间为 8~ 6 0个月 ,平均 34个月。 10例曾在外院手术切除。 3例经栓塞治疗 ,其中 1例栓塞 4次无效。 4例曾行局部注入硬化剂治疗 ,均因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传统指令通气(CMV)对呼吸衰竭患儿通气参数和人机对抗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PICU2006年3~8月20例呼吸衰竭患儿先予CMV模式机械通气,45min后改ASV模式。记录两种模式下的通气参数、血气分析和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SV模式下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控制频率、浅快呼吸指数分别较CMV模式明显下降(P<0.01、P<0.05、P<0.01和P<0.05)。两种模式间的总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顺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亦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ASV较常规通气模式有利于减轻气压伤、减少人机对抗、实行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pic surgery,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在小儿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共收治61例需行肺叶切除的患儿,依照患儿病变情况及家属意愿分别采取了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和开胸手术(开胸组)。VATS组22例中,14例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8例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开胸组39例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比例、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引流量多于2 mL·kg~(-1)·d~(-1)的天数、术后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围手术期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两组年龄、体重、发病部位以及病理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元显著性差异(P0.05);与传统开胸组相比,VATS组切口长度(2.87±1.04 cm vs 8.25±2.32 cm,t=-2.741,P=0.003)、手术时间(85.67±23.95 minuts vs 110.48±32.71 minuts,£=-3.112,P=0.002)、术中出血量(80.00±45.40 mL vs 143.04±67.04 mL,t=-4.112,P=0.002)、输血比例(P=0.043)、引流量大于2 mL·kg~(-1)·d~(-1)的天数(3.66±1.74 d vs 6.26±3.59 d,t=-4.305,P=0.000)、术后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大于24 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大于12 h的例数均降低(P0.05);术后第1 d胸腔镜组中白细胞(5.68±1.59×10~9/L vs 13.99±1.74×10~9/L,t=-4.325,P=0.002)、CRP(16.68±2.55 mg/L vs 25.63±4.67 mg/L,t=-6.613,P=0.000)以及PCT(1.40±0.61 ng/mL vs 6.61±3.17 ng/mL,t=-7.372,P=0.002),均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组相比,VATS下行小儿肺叶切除术出血少,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短,应激性炎症反应弱,但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改良Soave术与传统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和传统Duhamel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2001年7月- 2003年5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巨结肠患儿21例和1998-2001年采用传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患儿32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用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改良Soave术式用血量为(20.2±3.5)mL、手术时间(90.1±6.7)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18 2±1.3)h,无术后并发症。传统巨结肠根治用血量为(120.5±12.4)mL、手术时间(156.4±16.8)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闻(46.6±2,5)h,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传统巨结肠根治4例术后出现肛门狭窄,3 例术后有污粪。结论改良Soave术式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延长骨的不同X线形态及其在延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推断出延长骨的骨痂类型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0例均为1990-2001年间在我院行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术患儿的X线片,根据骨痂的横径和低密度区或带的出现分类。结果:在延长结束期截骨部位影响骨痂的横径,在治疗结束前发现全部X线片均表现为不良骨痂形态的都是有干部位截骨,在术后5周和延长结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成角畸形,在治疗末期骨痂的横径和低密度带的出现与并发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在外固定解除前延长骨痂带有不完全的骨小梁结构和低密度区发生骨折的危险很高。骨痂带有轴向偏移、低密度区、不充分的横径在延长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延长骨良好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