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3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流行的原因和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乙脑暴发流行共发生病例50例,发病率为0.86/10万,死亡3例,病死率为6.0%。流行高峰在6月上、中旬,共发病40例,占80.0%,10岁以下儿童占88.0%,患者中无明确乙脑疫苗接种史者44例,占88.0%。结论 免疫空白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本次乙脑暴发流行的原因,应急接种提高乙脑疫苗的免疫覆盖率和防蚊灭蚊是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4~2003年湛江市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4~2003年共发病22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1/10万,死亡173例,病死率为7.7%;无免疫史1232例,占总病例数的55.2%,免疫史不详者384例,占17.2%,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72.4%。1~6岁儿童发病1887例,占总病例数的84、5%;廉江和雷州两市病例为13-41例,占病例总数的60.1%:每年的6月为高发季节(占68.3%)。结论 湛江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突击接种疫苗不能彻底控制乙脑疫情,应改为常年免疫门诊接种,进而提高接种率,彻底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3.
1996~2005年贵港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贵港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贵港市1996~2005年乙脑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5年共报告265例,死亡16例,发病率在0.09/10万~1.31/10万,发病率最高是2003年,最低是2004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均为10岁(含10岁)以下散居儿童,以0~6岁儿童为主,占84.91%,男女性别比为1.60:1。对2002~2005年的109例乙脑病例分析,有乙脑接种史的占28.44%,无接种史的占67.89%,接种史不详的占3.67%。结论贵港市乙脑发病呈高度散发,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乙脑疫苗覆盖率低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建议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原因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邓州市2010年28例乙脑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邓州市20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8例,1~5岁儿童发病27例,占96.43%,发病集中于8~9月,高峰为8月,有严格的季节性,有免疫史的9例,占32.14%,无免疫史的19例,占67.86%。结论乙脑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在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乙脑疫苗的规范化接种工作,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免疫接种管理。  相似文献   

5.
潮州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潮州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潮州市200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潮州市共发生麻疹病例99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3.95/10万。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85例,占总数的85.86%;病例以低年龄为主,10岁以下病例76例,占76.77%。暴发疫情发生的病例占35.35%。病例中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75例。结论无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是潮州市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博白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及发病因素,为制定乙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1999-2005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5年博白县报告乙脑病人140例,其中1999年84例、2004年38例,发病率分别为6.03/10万、2.54/10万,其余年份呈低水平散发;病例均于5-7月发病;2-7岁发病123例,占87.86%;有乙脑疫苗免疫史的40例,占28.57%。2000-2005年的56例中,30例既往接种过乙脑疫苗但当年未接种。[结论]博白县乙脑流行季节较早,在预测可能流行年份提前对低年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普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农村地区235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脑在重庆市农村地区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结果2003年6月22日至10月6日,临床诊断农村地区的乙脑病例235例,死亡19例,病死率为8.09%.男性占62.13%(146/235),女性占37.87%(89/235).0~16岁均有发病,其中1~4岁发病最高,为54.47%(128/235),3~8岁和16岁组有病例死亡.有乙脑接种史的仅占7.66%(18/235).家庭中蚊子密度高的占63.83%(150/235),有防蚊措施的仅占46.38%(109/235).乙脑IgM抗体测定阳性率为84.11%(90/107).结论提高农村地区的乙脑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加强农村地区的卫生宣传,采取有效的防蚊灭蚊措施,是控制乙脑在农村地区发生和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钦州市儿童少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以便为有效防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钦州市1994~2003年儿童少年乙脑疫情资料及爆发流行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a来,钦州市儿童少年乙脑共发病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4/10万。1999年发生爆发流行,发病265例,发病率为24.09/10万,其余年份呈散发状态;男性病例多于女性,集中在农村的学龄前散居儿童,流行年和散发年均以每年6月为高峰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将接种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是降低乙脑发病的一项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句容市麻疹流行规律,评价麻疹疫苗接种效果,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句容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麻疹疑似与确诊病例257例,年均发病率为8.32/10万,其中2005年最高,为16.83/10万,2010年最低,为0.16/10万,疫情呈波动下降。报告发病集中于2—6月,占总病例的81.71%,其中4月发病最多。病例覆盖2月龄~64岁人群,以20岁以上成人最多,占46.69%。免疫史不详占总病例的76.26%。结论免疫接种空白与免疫力下降是影响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采取应急强化免疫措施,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7—2013年泰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泰安市2007—2013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泰安市共报告乙脑病例75例,呈散发状态,年均发病率为0.19/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33%。整体疫情趋势平稳,2013年度乙脑发病有大幅提高;8—9月份为高发季节,占全部病例的88.00%;发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55例,占73.33%),小于15岁发病者共计13例,占全部发病的17.33%。患者以农民(46例,61.33%)为主。患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的有28例,占调查病例的37.33%。结论泰安市乙脑疫情仍处于散发状态,2013年受乙脑自然流行周期影响,发病有大幅增加,农村是防治的重点地区。加强乙脑病例监测,落实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乙脑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庆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8年庆阳市报告的乙脑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8年庆阳市共报告乙脑病例11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37/10万(0~3.06/10万);死亡11例,病死率11.46%。发病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南部县区发病率(5.53/10万)较北部县区(0.63/10万)高。病例集中在7-9月份,8月份最多(63.87%);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4~84岁),45岁以上年龄人群发病数最多,占74.7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24%;98.32%的病例无明确的疫苗免疫史。结论 庆阳市乙脑发病率南部县区高于北部县区,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村居住的中老年人,绝大多数病例无免疫史。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高成人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收集茂名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实验室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近十年乙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乙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LISA对2010—2019年茂名市乙脑监测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确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茂名市共报告乙脑监测病例42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69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11/10万,病死率5.80%。男女比例为1.76∶1;流行时间以5—6月份为主;地区分布呈高发区域环形分布特点;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病例集中在2~12岁年龄儿童,无成人病例。病例人群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为主,占89.86%。病例临床分型以中重型为主,临床症状明显。结论 茂名市近十年乙脑的流行呈明显下降趋势,病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特异性和周边县区多发的地域特点,发病以低龄免疫空白的散居儿童为主。需加强乙脑疫苗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和防蚊灭蚊的控制措施,并持续开展乙脑病例和媒介的监测,以防止乙脑的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13.
吴登科  吴戈 《职业与健康》2010,26(4):421-423
目的了解湖南省湘西州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湘西州1950—2008年间的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脑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湖南省湘西州1950—2008年发病率为0~30.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6.0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68/10万,平均病死率为11.21%。散居儿童发病1290例,占78.13%;5岁儿童发病占68.32%,5~9岁儿童占26.53%;7—8月发病占全年病占全年病例数的84.82%。2005年以来,78.05%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发病人数以散居儿童为主,以乙脑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降低了乙脑的发病率,预防控制乙脑要重点抓好农村边远山区散居儿童的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工作,落实防蚊灭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常豫红  陈航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08-1610,1613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1993~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年共报告乙脑1563例,死亡5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1.85/10万、3.58%,各年度均为散发。2000年以前,年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上升,2000年以后,发病率从4.08/10万(2000年)波动下降至0.32/10万(2008年);病死率从7.94%(1998年)下降为0(2008~2010年)。从流行特征看:7~9月高发(占92.39%),8月为最高峰;10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93.09%);古蔺、叙永、江阳区为历年高发地区(占68.20%),年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2007~2010年个案资料显示,有免疫史者重型和极重型发生率较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要低。结论近10年泸州市乙脑防控成效显著。在流行季节前开展适龄儿童乙脑疫苗接种为有效防控措施,贫困县和边远农村仍为重点防控地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共报告乙脑病例1 611例,发病率由2006年的0.72/10万降低到2015年的0.12/10万,发病率年均降低17.67%,年均发病率为0.49/10万;死亡31例,年均死亡率为0.009/10万,年均病死率为1.62%。男性发病率(0.57/10万)显著高于女性(0.40/10万)(P<0.05)。39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呈散发,主要分布在大足区(129例,8.00%)、丰都县(123例,7.64%)、开县(114例,7.08%)、垫江县(97例,6.02%)。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发病病例和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7-8月(1 530例,94.97%);发病年龄以1~7岁为主,占73.43%,死亡以1~3岁为主,死亡中位年龄为2岁;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62%。临床诊断病例698例(43.33%),实验室确诊病例913例(56.67%);病例以发热(89.63%),嗜睡(72.32%)等症状为主。病例中有疫苗接种史占18.37%,无疫苗接种史占26.88%,免疫史不详的占54.75%。 结论 重庆市乙脑发病逐年降低,今后应加强流行季节病例监测,在持续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免疫重点应针对发病率相对较高地区的1~5岁散居儿童,同时提高个案调查质量和实验室诊断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福建省乙脑监测及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福建省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福建省2005-2009年共报告174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0.0980/10万。历年发病率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74例病例发生在除厦门市外的8个地市、57个县。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64.94%,其次为6月和8月。83.33%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在131例有调查资料的病例中,50.38%无免疫史。结论福建省自2004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脑发病率处于低发水平,控制效果较为显著。在乙脑高发地区必须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时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同时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52年以来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自然流行期(1952-1978年)、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79-1986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87-1990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1991-2007年)四期分析乙脑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乙脑疫苗接种率、病例免疫史、病例及媒介监测等资料,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不同时期中以乙脑自然流行期年均发病率最高为7.12/10万,死亡率0.89/10万;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年均发病率最低为0.11/10万,死亡率0.01/10万.海南省于2002年开始建立乙脑监测系统以来,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标本采集率达到92.8%,确诊病例发病率波动在0.05/10万~0.2/10万之间,确诊病例中86%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2004-2007年乙脑疫苗年均保护率为95.69%.海南省媒介密度高,宿主动物中猪乙脑感染率从4月持续到10月呈上升趋势,个别监测点感染率高达99.3%,媒介密度和宿主动物感染呈反向曲线分布.结论 海南省应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保护易感儿童,降低乙脑发病率.控制流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5-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8年保山市共报告乙脑病例224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70/10万、2.68/10万、2.46/10万和2.35/10万,各年皆呈高度散发状态。流行高峰为7-8月,占总发病数的63.84%。主要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6.79%。死亡3例,病死率为1.34%。结论保山市乙脑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但仍应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2005—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乙肝)发病和分布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2005—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乙肝的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0.14/10万~39.71/10万,年均发病率为27.48/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20~50岁青壮年,发病数占全部病例数的79.43%。男性多于女性。各个县、区均有病例发生。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53.85%),其次为工人(13.36%)。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肝发病的主要措施,在青壮年、成人中开展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是控制乙肝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江县乙脑疫情动态及发病趋势,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乙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取早期血进行IgM检测,5月取9岁以下儿童血和6~7月各旬分别取猪血进行Ig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结果全年发病8例,发病率为1.41/10万,病例呈高度散发点状分布。8月发病占87.50%,男多于女,2~7岁占87.50%。有乙脑疫苗接种史者为25%,后遗症发生率为25%,临床上轻型和普通型占62.50%。2~9岁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为20%。猪乙脑抗体阳性率高峰在7月上旬。临床病例血清学确诊率为75%。结论加强农村地区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7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做好防蚊灭蚊,是开江县控制乙脑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