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全院护士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分为成人、小儿、成人及小儿混合静脉穿刺竞赛组。先监测、统计临床每名护士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情况,进行科内选拔;再参加院内竞赛,每名参赛人员现场直接对100例门诊输液病人进行静脉穿刺:通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合静脉穿刺操作流程评分及静脉穿刺疼痛指数评价评选静脉穿刺能手。[结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静脉穿刺能手;全院护士静脉穿刺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方面的护理投诉由每年3起下降为零;儿科护士平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由83%提升至92%,门诊输液区达到97.8%。[结论]竞赛活动提升了护理专业的技术价值,巩固了专业思想,增强了护理人才队伍的生机与内在活力。塑造了良好的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8例门诊输液患儿分为两组,一般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同时采用护理心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状况、患儿配合情况及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配合率及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率及护士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季艳  Ren Chunhua  杨晓芳  杨霞 《护理研究》2008,22(22):2018-2019
[目的] 以家兔耳缘静脉为模型,模拟练习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方法]组织52名急诊科、儿科护士进行家兔耳缘静脉穿刺训练,训练前共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2 765次,训练后共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3 506次,统计护士训练前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训练后急诊科、儿科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训练前的84.12%提高到90.02%,训练前后一针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83,P<0.01).[结论] 家兔耳缘静脉穿刺训练可提高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门诊输液室小儿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门诊输液室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的管理难点,有针对性开展护理管理工作.通过提高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技能,运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肢体约束被、彩色固定板先固定后穿刺、改良式修眉刀备皮等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配合度,建立小儿温馨服务机制,有效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整体穿刺水平和自信心;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配合度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科室患者满意度从90%上升到95%.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升静脉输液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提升科室静脉输液的安全和质量,提升护士专科操作能力。[方法]成立品质圈(QC)小组,通过QC活动方法,针对住院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现象,进行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寻找原因、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通过QC小组活动后,操作流程失败率由培训前43.10%降低为培训后25.40%,血管条件差穿刺失败率由培训前13.92%降低为培训后8.71%。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为95.82%。[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持续改进工具能有效提高静脉输液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并且提高圈员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积极性等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6.
侯银燕 《全科护理》2014,(18):1664-1665
[目的 ]探讨老年门诊输液病人应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门诊输液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根据病人血管粗细及暴露长度选用针头的输液器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顺行静脉穿刺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发生率、手指活动受影响、疼痛明显、护理投诉率,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液体渗漏发生率、手指活动受影响、疼痛明显与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可提高老年门诊输液病人穿刺成功率,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减少输液过程的不适以及由此引发的护理投诉,能够确保输液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7.
提高门诊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针对门诊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护士面对众多家长操作,心理压力大,小儿治疗的随意性大,婴幼儿血管细小隐匿不易穿刺,门诊护士的操作技术不佳等管理难题。采取护士院内进修,固定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连接输液器针头的硅胶管作为训练工具进行小儿静脉穿刺训练,建立静脉穿刺失败登记、分析本,不定期地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统计等管理对策。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由2005年1月70%~82%上升为2005年6月的90%~97%;护士解决疑难问题的人数由2人上升到11人;家属和小儿的满意度由60%上升到95%。认为门诊小儿静脉穿刺要满足患儿及家长一针见血的期望,设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形成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基础技能与护士心理密切相关的熟练操作,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李晓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5016-5016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水平,为抢救急危重患儿争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也是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根据急诊科工作人员的特点,分期分批选派急诊科护士到儿科轮转培训的模式,通过带教老师指导和自我训练相结合,培训效果与绩效工资、评优挂钩等措施。结果 25名参加培训的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静脉输液肿漏率由原来的40%下降至3.5%。结论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能够提高急诊科护士小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院前及院内急诊急救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的成人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穿刺技术满意度。方法自制小儿浅静脉评级表,在为患儿输液前根据浅静脉评级表对其血管进行评估和分级,根据评估分数,确定其穿刺难易级别,不同级别的血管选择相应层级护士进行穿刺。结果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及家长对护士穿刺技术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提高(P0.05)。结论采用小儿静脉血管评级法可提高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穿刺技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士的基本功,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小儿头皮静脉表浅易固定,体位舒适,且不影响其它治疗及护理工作,冬天便于保暖,最适用于0~3岁小儿输液,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现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