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的认知功能依赖于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输入,在听觉系统中,外周听器损伤可以立即导致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的听觉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言语识别能力,本文所讨论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Late-onset anditory deprivation)与听力损失程度无关。例如,对称性听力损失患者如果单耳佩戴助听器,一段时间以后,助听耳的言语识别能力将得以改善,但这种改善并非在佩戴助听器后立即发生,因此不能简单归因于听觉放大本身,相反,非助听耳的言语识别能力却发生与听力损失无关的进一步下降,这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源于外周信号输入改变后听觉中枢功能的改变,是使用依赖性认知功能重塑的结果,但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不会发生在双耳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本文对多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的认识发展过程,可逆性以及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并对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对助听器佩戴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气导听觉剥夺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Corti器基底膜发育的影响。方法 SD仔鼠共60只,随机分为听觉剥夺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听觉剥夺组行双外耳道填塞后饲养于密闭隔声室,对照组在正常声音环境饲养,两组动物分别于出生后21、28、35、42及56天时行ABR检测,42及56天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Corti器基底膜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ABR反应阈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6天时为24.17 dB SPL,基本达到正常成年大鼠水平,听觉剥夺组大鼠随饲养时间延长ABR反应阈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5天时增高至39.47 dB SPL,去除双外耳道填塞物后ABR反应阈无明显恢复。扫描电镜可见对照组Corti器基底膜外毛细胞纤毛排列整齐,听觉剥夺组基底膜外毛细胞表面形成大量细小囊泡,纤毛末端膨大、融合。结论出生后早期气导听觉剥夺可造成大鼠Corti器基底膜发育异常以及听觉障碍,表明气导听觉传入在听觉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侧听觉剥夺对听觉发育关键期小鼠内耳的影响。方法 将22只出生后12天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听觉剥夺组。对听觉剥夺组进行单侧听觉剥夺,2周后解除剥夺。对正常对照组小鼠和听觉剥夺组小鼠双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评估听功能,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毛细胞、带状突触、螺旋神经节进行形态学观察。统计学分析听觉剥夺组小鼠的剥夺耳、未剥夺耳和正常对照小鼠在听功能和耳蜗形态学方面的差异。结果 1)听觉剥夺2周后,听觉剥夺组的剥夺耳ABR高频阈值升高,Ⅰ波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听觉剥夺组的未剥夺耳与正常对照组间ABR阈值和Ⅰ波潜伏期差异无明显差异;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示听觉剥夺耳和未剥夺耳的毛细胞形态和数量未见异常;4)和对照组相比,听觉剥夺组的剥夺耳出现了带状突触数量减少,未剥夺耳与对照组之间的带状突触数量未见统计学差异,没有出现代偿性增加。结论 单侧听觉剥夺可导致听觉发育关键期小鼠剥夺耳的听功能及带状突触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听觉中枢功能状态对老年感音神经性听障患者听力语言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诊治的老年感音神经性听障患者109例,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助听听阈测试、皮层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及言语识别测试。以55 dB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下皮层听觉诱发电位P1是否全部引出波形分为A组(引出波形,n=47)和B组(未引出波形,n=62);比较两组患者纯音测听、助听听阈结果和言语识别率,分析助听听阈与听觉诱发电位P1波潜伏期、幅值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纯音听阈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在低频、中频、高频的助听听阈值均显著低于B组(P<0.05)。配戴助听器后两组患者的言语识别率均增加,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P1波幅值随着刺激强度增强逐渐降低,助听听阈随着引出P1的刺激强度增强逐渐提高。助听听阈与幅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1波潜伏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皮层听觉诱发电位与助听听阈测试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单侧听觉剥夺后,听力正常耳主导听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双耳信息输入的不对称,造成听觉中枢发育不对称(偏侧性改变),涉及听觉皮层及脑干听觉核团的不同区域,引起对应听觉通路发生一系列改变,包括结构、神经递质及受体等的改变,进而改变了两侧通路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损害了两耳信号的整合处理,导致声源定位能力及言语识别率降低,甚至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这种偏侧化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听觉康复,因此,明确单侧听觉剥夺之后听觉中枢重塑的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就单侧听觉剥夺后听觉中枢的重塑研究进展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6.
听力正常儿童的听觉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重点介绍听力正常儿童的听觉发育和获得性经验性在发育中的作用以及听觉感受和听觉语言感受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睡眠剥夺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表明睡眠剥夺引起听力下降,而且与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有密切关系,但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中将对睡眠剥夺对听力相关的研究做一综述,为研究睡眠剥夺对听力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报告对慢性肾炎的正常期、氮质血症期及尿毒症期分别进行纯音与语言测听检查,结果表明肾功能障碍可引起听觉减退。  相似文献   

9.
报告比较29例(58耳)聋儿的BSR和40HzAERP测试结果,BSR诱出率为74.14%,40HzAERP诱出率为65.52%,两者的总诱出率为91.28%。认为用这两种测听法在评价聋儿的残余听力方面有互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系统研究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不同类型听力损失的病因学、组织病理学、心理物理学和听力学的表现及其对听觉感知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听力损失的机制及听力耳聋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听障成人的听力康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现代康复理念下,成人听力康复在康复评估内容、康复效果评价、康复课程设置等方面较之前有了明显变化。我国成人听力康复在面临困难和挑战中,取得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植入人工耳蜗为听力障碍儿童感知声音、重建听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要使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获得听觉言语康复必须经过长期的听觉培建,语言学习和语音异常矫治。  相似文献   

13.
听力损失严重影响社交能力。对听障人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康复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已经不断完善,对听障儿童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对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儿的早期治疗即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却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地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疗效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就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听觉言语康复方法、康复疗效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目前存在问题和展望作出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听力障碍和耳蜗电刺激模型,探讨听力障碍及耳蜗电刺激对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SD幼鼠随机分成4组:①听觉剥夺组(auditory deprivation,AD);②听觉剥夺+早期耳蜗电刺激组(early intracochle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ICES1);③听觉剥夺+晚期耳蜗电刺激组(late intracochlearelectrical stimulation,ICES2);④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AD组、ICES1组、ICES2组在出生后第7天开始用阿米卡星500 mg/kg.d皮下注射,直到出生后第16天.对听觉剥夺的幼鼠分别于生后3周龄(早期干预组,ICES1)和生后7周龄(晚期干预组,ICES2)进行电刺激,持续3小时/天,共1周.然后对各组进行行为学检测,并与同龄对照组比较.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①定位航行试验:早期耳蜗电刺激组(ICES1组)逃避潜伏期于训练后第3天及第4天逐渐达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明显短于听觉剥夺组(P值均<0.05);晚期耳蜗电刺激组(ICES2)每日逃避潜伏期虽较听觉剥夺组稍有缩短,但与正常组比较,仍明显延长(均为P<0.05).②空间探索实验:早期电刺激组幼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听觉剥夺组,穿越平台的次数较听觉剥夺组明显增多(P<0.05),达同龄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晚期电刺激组幼鼠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穿越平台的次数与听觉剥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丧失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早期耳蜗电刺激可以改善听力障碍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在听觉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实现听力障碍者康复的有效工具有助听器、人工耳蜗和调频传声系统等设备,我们应用这些设备的目的是让听障者既能敏锐感觉声音又能听得舒适。那么,怎样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其中的机理,做到科学、灵活地开展工作,并取得创新性成果呢?这就需要掌握必要的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知识。在听觉康复之前和康复过程中,需要对听障者进行听力测试、诊断和评估,要用到听力计、声级计、声场、滤波器等设备设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镉对白鼠听觉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镉是一种有肾毒性的物质 ,由于内耳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相似 ,两种细胞均含丰富的碳酸酐酶 ,当这种锌依赖的酶的功能受到抑制时 ,尿中碳酸氢盐的排出量增加 ,内外淋巴液中氯化物的含量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听觉损害。因此 ,镉对听觉系统和肾功能的损害是相关的。将 4 8只雄性白鼠平均分为 3组 ,第一组为对照组 ,饮用自来水 ,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饮用含5 ppm和 15 ppm氯化镉 (Cd Cl2 )水 ,共 30天。每组中取6只白鼠测肾功能。将所有白鼠于 2 9天时放入代谢室中 ,记录每日尿量、水和食物摄入…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听力康复论坛于2007年6月9日至12日在济南召开。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赵鸣之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张林秘书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新钢副院长、陈瑛教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59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家长和康复教师进行调查随访。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患者的听觉能力和言语能力进行分级评估。用组内单因素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P和SIR分级结果与性别、惯用手、内耳发育、颅脑影像学情况、术前助听器使用、术前语训、植入耳侧、植入电极类型、植入年龄、植入后时间、术后语言环境、术后康复模式、家庭经济状况等13个因素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术前助听器使用情况、术前语训、植入后时间、家庭经济状况组间CAP分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不同的植入耳侧、植入后时间、家庭经济状况组间SIR分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入后时间、家庭经济状况与CAP、SIR分级结果均有显著相关。结论植入后时间、家庭经济状况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宗旨为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使读者及时了解听力语言康复科学领域内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康复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与进展。设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家笔谈、康复论坛、康复教育、言语矫治、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编读往来、信息等有特色的栏目。  相似文献   

20.
贵州聋儿听力语言康复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笔者自1982年起对贵州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初步探求。10年后,112名聋儿经过康复进入普通中小学。20年后随访了入学儿童150名,对有回应的81名康复者的现状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