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易误诊.本文对13例结节性筋膜炎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就其病因,病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筋膜炎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何凡桂 《吉林医学》2014,(12):2505-2507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以往文献资料对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结节性筋膜炎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上肢前臂,临床表现:肿块小、生长迅速、质硬或韧、边界不清。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为纤维母细胞形成"S"形漩涡,核分裂相易见,无病理性核分裂相;小裂隙形成;红细胞外渗、有少量的炎细胞及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黏液样基质。结论:诊断结节性筋膜炎应抓住其临床特点、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掌握其鉴别诊断,防止误诊为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妇,发病部位广泛,最常发生在皮下软组织[2].原发于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非常罕见,迄今国外文献报道22例[3~6],国内报道4例[7,8],由于病变生长快,大小不一,临床医生多诊断为恶性肿瘤,镜检病变内富有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因此极易误诊.我们遇到的2例发生于腮腺的结节性筋膜炎,现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克川 《吉林医学》1994,15(6):359-359
<正>结节性筋膜炎亦称假肉瘤性筋膜炎,临床并非少见,1960年Culbertson与Euter-line首先报道3例,近几年国内也相继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10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 5例结节性筋膜炎3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44.5岁。临床肿块生长迅速,病灶处有疼痛,境界不清,无包膜。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具有多种不同病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郭以宝  周张雷  倪代华 《吉林医学》2011,(10):1913-1914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2例结节性筋膜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结节性筋膜炎病程83.3%(10/12)不超过3个月;年龄75%(9/12)发生于20~40岁;发生部位75%(9/12)为上肢;病变直径83.3%(10/12)在1~3 cm之间。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为纤维母细胞形成"S"形的漩涡,核分裂象常见;纤维母细胞之间形成裂隙和小囊;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水肿和粘液变性的间质。结论:诊断结节性筋膜炎应抓住其临床特点、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掌握其鉴别诊断,防止误诊为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假肉瘤性筋膜炎。本病主要发生于四肢及躯干,发生于颌面部的实属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下颌结节性筋膜炎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1岁。以左下颌磨牙区牙龈肿物于1985年9月入院,行肿物连同部分骨膜、牙槽骨切除术。病理诊断:下颌骨粘液纤维瘤。术后创口愈合不良。出院后不久即发现  相似文献   

8.
潘登  何向蕾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318-1318,1320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镜下细胞形态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寻求FNAC诊断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和临床依据。方法总结18例结节性筋膜炎临床表现,光镜下进行FNAC细胞学改变观察。结果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患者年龄30岁左右,肿块表浅小于3cm,病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FNAC细胞形态特点:黏液样背景,主要增生细胞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单个弥散状无方向性分布,细胞核染色质细腻、均匀淡染,核膜光整,无异型性。结论FNAC对结节性筋膜炎从细胞学角度有其鲜明的形态学特征和独特的诊断价值,可与相关疾病作鉴别,结合临床表现,可以被视为首选的诊断手段,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恶性软组织肉瘤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二例结节性筋膜炎从临床表现、巨检及镜下基本成分来鉴别。结果: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恶性,只有通过病理检查方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结论:只有通过光镜下鉴别诊断,结节性筋膜炎与恶性软组织肉瘤才能做到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归纳总结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及超声病理特征。结果:23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为单发梭形、椭圆形结节,或有分叶状;病灶最大径约0.7~3.6 cm,平均(1.0~2.8)cm。14例为低回声,部分夹杂中高回声结构;5例为中等回声;2例为高回声,中央见不规则无回声;2例为低-无回声;边界清楚或欠清楚,无明显包膜,18例可见肿块两端筋膜汇合成线样延伸,即呈"筋膜尾征";23例结节后方回声均无衰减,19例结节后方回声增强;与皮肤无粘连,对邻近组织无明显影响;CDFI检查:17例结节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6例结节内部或周边可测及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为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超声提示皮下结节15例(65%,15/23),超声误诊8例(35%,8/23,脂肪瘤3例,积液2例,囊肿1例,转移瘤1例,血管瘤1例)。结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被误诊为肉瘤的原因.方法观察74例被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其中对62例采用ABC、LSAB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74例病人临床表现均为良性经过,但镜下组织学极似肉瘤形态,68例获随访,结果均存活,复发率不足1%;62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MSA、SMA和KP1部分病例阳性,Keratin、S-100、Desimin均为阴性.结论结节性筋膜炎本质是炎症而非肿瘤,注意临床资料,并结合镜下无巨大怪异细胞、无坏死等特点是避免误诊为肉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结节性筋膜炎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38岁.肿块生长迅速,直径1 ~~2 cm,8例发生于四肢,1例发生于躯干.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漩涡状排列,核分裂活跃,细胞间形成裂隙和小囊,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间质水肿、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Actin(+)、Desmin(-)、S-100(-).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筋膜征"在结节性筋膜炎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中8例有"筋膜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筋膜征"CT表现为3例沿浅筋膜向皮下脂肪层、2例沿浅筋膜向深部脂肪层、2例沿深筋膜向皮下脂肪层、1例沿深筋膜向骨骼肌群扩展,呈扁平状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与周围肌肉密度相比较呈等密度。7例与周围脂肪层及邻近肌肉分界清晰,1例颈部肿块侵及颌下腺及周围颈部肌群;肿块两端筋膜呈线样延伸;肿块与筋膜面平直,不超过筋膜面向反侧侵犯。1例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处筋膜有轻度强化。2例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例误诊脂肪肉瘤。结节性筋膜炎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1.7%、62.5%、70%。结论:CT上"筋膜征"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是一种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属良性病变.因肿块生长快,病程短,镜下形态又酷似软组织肉瘤,因此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学诊断及预后等生物学特性及组织起源.方法 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2例结节性筋膜炎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 组织形态主要为:增生活跃的梭形细胞,细胞核肥胖淡染,核仁明显,可以见到核分裂;偶见多核巨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伴有水肿和黏液变;有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增生的梭形细胞有异质性,多数细胞Vimentin, actin, SMA表达阳性,部分细胞S-100,CD34表达阳性.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有相似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是否是来源于软组织的多潜能间叶细胞的同一类肿瘤,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假肉瘤性筋膜炎,1955年由Konwaler等首次报告;以后有关本病的临床、病理、超微结构及组织化学等方面的报告陆续见于国内外文献.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故不易作出正确诊断.复习我院33例,临床诊断为本病又经组织学检查证实者只有一例,其余32例临床多诊断为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及粉瘤等,还有部分病例,临床以皮下结节待诊送检.我们对这33例(活检人次为34人次)进行复查,发现原先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筋膜炎者也有误,其中就有5例为其他纤维组织增生性病误诊为本病,故实际病例为28例.文献报告本病虽属良性,但有复发的可能,鉴于门诊正确诊断率很低,所以初诊时能正确诊断恰当处理实属重要.现就我院13年中经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7—2007年收治的5例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5例结节性筋膜炎均为病程短、生长快的肿瘤,中年女性多见,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肿块呈结节彤,直径为1.5-3cm。组织学特点为纤维母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SMA(+)、Des(-)。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本质是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属良性病变,切除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正> 假肉瘤性筋膜炎(PseudosareomatousFas(?)itis)或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为发生于软组织的一种原因不甚明确的瘤样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常易误诊为软组织的肉瘤。我科自1974年至今共有30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复查该期间诊断为假肉瘤性筋膜炎的全部病理切片,剔除3例原诊断为假肉瘤性筋膜炎而实属真皮纤维组织细胞瘤。对符合诊断的30例病史进行复查,并对部分病例重新切片作VG、网收纤维、AB/PAS染色。  相似文献   

19.
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被误诊为肉瘤的原因,方法观察74例被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其中对62例采用ABC、LSAB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74例病人临床表现均为良性经过,但镜下组织学极似肉瘤形态,68例获随访,结果均存活,复发率不足1%,62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MSA,SMA和KP1部分病例阳性,Keratin、S-100、Desimin均为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筋膜炎(Intravascular fasciitis)是Patchesky和Enzinger于1981年首先报导的一种罕见的病变。在Enzinger所著的《软组织肿瘤》一书内已列为结节性筋膜炎的一个单独的亚型。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其特征是血管内纤维母细胞的结节状增生,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