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DVT形成因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41例骨科手术后出现下肢DVT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严密观察,早期预防、发现,积极治疗,疗效良好。结论骨科术后多种因素都可引发下肢DVT形成,临床应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积极控制可控因素,早发现,实施综合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霖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54-2955
目的 对骨科手术之后下肢出现静脉血栓进行防治方法的分析和探究.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对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溶栓、抗栓等一些比较积极的防治措施之后,患者临床的各项检查指标均已经正常,全部患者均已经健康出院,没有脑栓塞和下肢坏死的状况发生.结论 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比较常见.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加紧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能够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医院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宣讲,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术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术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并及时出院。结论通过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患者的现状评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骨科手术后整体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骨科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能够降低病患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40例骨科手术患者,在2014年05月--2017年06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发现,研究组低于常规组(10.00%VS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90.00%VS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及治疗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4个人为区组单位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DVT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1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有效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郭倩茹 《现代养生》2022,(15):1308-131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12月医院实施集束化护理骨科患者22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身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从2020年1-12月期间选取采用常规护理的骨科患者228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DVT理论知识、技能考核、风险评估、预防措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预防DVT相关知识、配合功能锻炼、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低DVT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护理办法.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46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法,二组为5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结果 :一组46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为26.09%,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为12.00%,二组护理效果明显由于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3.91%,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后,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压力.  相似文献   

9.
骨折手术后常并发深静脉血栓,尤其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折术后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造成下肢脉功能不全,影响下肢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部分患者由于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可引起猝死,本文总结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整体护理经验,并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郁静 《现代保健》2008,(35):72-74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2006年2月至2007年4月间骨科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7例,预防护理措施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加强观察、早期活动、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否采用彩色超声、血气分析、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预防护理组的深静脉栓塞发生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 骨科手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及防治效果。方法以分组随机法来探讨观察组与对照组,运用循证护理来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从观察组及对照组来看,两组护理效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下对于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来说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循证护理更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 1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并提供了预防措施 ,作者认为国内发生率不高可能与某些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 ,临床观察不细致 ,诊断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有关 ,但由此告诫我们重视DVT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骨科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导致患肢肿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肢功能。随着病程延长,多数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严重者出现小腿部溃疡等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TS)改变;如栓子脱落可导致致命的肺栓塞(PE)。但由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临床中往往对骨科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缺少必要的防治措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文章通过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发生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骨科患者479例,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1例,发生率为10.64%.本组51例患者中,经过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治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31%.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围手术期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与体位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加强出院指导.结论:做好对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苑 《现代医院》2010,10(2):92-94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2009年收治的169例骨科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以此指导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69例患者术后发生DVT80例(47.34%),年龄、BMI、抗凝药使用情况及术后双下肢功能锻炼是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科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4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查的1204例骨科手术后患者中,并发深静脉衄栓占5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范围及阻塞程度,有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个体化全方位护理,统计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评价护理干预的临床预防价值.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低于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创伤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并处理不当,患者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本文对我站收治的2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报道。 一、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28岁。1993年8月18日主诉左下肢肿胀疼痛48小时求治。5天前在乡卫生院行输卵管结扎术。术中取管时间较长,术后  相似文献   

19.
王丹 《时尚育儿》2016,(3):216-217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100例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经验。结果: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及时评估普外科术后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防范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4例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产生的住院时长、伤口恢复时间以及伤口疼痛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且前者的伤口恢复时间以及伤口疼痛度都均少于后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