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39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心包剥脱术,其中3例为部分心包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死亡发生,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4例.其中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 心包剥脱术是目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浇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的心包剥脱范围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276例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男605例,女671例;年龄6天~3岁,平均13.6个月;体重2.2~18.0 kg,平均8.8 kg。1193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纠正术,83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620例术中采用超滤技术。术后死亡17例(1.3%),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综合征10例、肺动脉高压危象4例和肺部感染3例。结论:提高手术和体外循环技巧以及术后预防和治疗低心排血综合征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能力,是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1月~2007年8月实施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216例的外科治疗情况。年龄6天~3岁,平均13.6个月;体重2.2~18.0kg,平均8.8kg。1193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纠正术,83例采用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620例术中采用超滤技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7例,占1.3%;死亡原因:低心排血综合征10例、肺动脉高压危象4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提高手术和体外循环水平,术后预防和治疗低心排血综合征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0年5月至1992年12月,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42例,手术死亡率2.4%。死亡原因为急性心力衰竭,低心排量综合征。40例进行长期随访,其中33例心功能恢复I级。本文对影响远期疗效的一些因素如手术经路,心包切除范围进行了讨论,并强调了房室环疤痕环带解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0例作为心包炎组,心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心脏肿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包新月征比例,并观察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影像表现。结果心包炎组患者CT出现心包新月征37例,占61.67%;心脏肿瘤组患者出现心包新月征2例,占3.33%;心包炎组患者的心包新月征比例显著高于心脏肿瘤组(P <0.05)。缩窄性心包炎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下腔静脉扩张、胸腔积液、新月征,分别占91.67%、 78.33%、 61.67%。结论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作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 1998~ 2 0 0 3年收治的 85例结核性心包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最常见症状有发热、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 ,大部分患者有心界扩大、心音遥远、窦性心动过速、双下肢浮肿等表现 ,血性心包积液占 80 % (8/ 10 ) ,大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胸腔积液或多浆膜腔积液 ,2 3 5 % (2 0 / 85 )在治疗 4 5天内 ,心包积液可完全消失 ,4 7% (4/ 85 )左右病例因心包积液反复或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中青年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 ,结合其心包积液的性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的检查结果及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等情况 ,可帮助诊断。特别要强调的应尽早联合、彻底抗痨治疗 ,短时间内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或心功能不全持续加重的是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4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4.1%,2例死于术中左室后壁破裂,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手术并发症最常见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存活者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合理的综合治疗,注重术前心功能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可能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心脏直视手术3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315例心脏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总结315例心脏直视手术,分析各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探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措施.结果:术后出现各种心律失常95例,呼吸系统感染41例,泌尿系统感染11例,胸腔积液8例,心包积液4例,低心排综合症6例,关胸后心跳骤停又紧急开胸按压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脑栓塞2例,灌注肺1例,死亡6例.结论:心律失常和呼吸系统感染是心脏最常见的并发症:重视术前心肺功能的调整;术中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压,注重心肌及各器官功能的保护;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经验,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为2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术后采用ICU监护病房常规有创、无创监测,人工机械通气及各种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并发症83例(31%),死亡6例(2.61%),其中低心排血综合征8例(死亡3例),左心室破裂1例(死亡),严重心律失常40例(死亡1例),肾功能衰竭5例(死亡1例),肝功能衰竭1例(死亡),呼吸功能衰竭8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16例,心包积液5例。[结论]加强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后的监护与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失败的原因 ,探讨再次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二次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及心包切除术标准等。结果 本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11例再次手术均获成功 ,随访 1年以上 ,疗效满意。结论 准确把握心包切除标准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再次手术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24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3例,补片修补21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25%,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肺炎2例,术后复查心脏超声,除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其余患者心功能均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 室间隔缺损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经临床确诊的20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表现,结果为50%病例M型超声示前间壁和左室后壁运动异常;二维显示心房增大(75%),心外形改变(47%),心包增厚(100%),心包积液(80%),下腔静脉增宽且内径不随呼吸改变(100%),以及室间隔运动呈抖动状和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峰幅度吸气时降低大于25%.均为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手术技巧,总结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患者在中低温以下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观察手术及出院后早期呼吸循环状态,精神饮食,活动,并发症和随访半年情况。结果全组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4.6%。严重并发症5例,1例术后4d出现残余分流继发右心衰竭,经二次手术修补残余分流后治愈出院,1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3例低心排,经积极治疗治愈。随访半年,患者活动耐量明显增加,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近。无远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提高手术技术,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围术期处理,可以适当拓宽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手术指证。  相似文献   

14.
杨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2):239-240
目的总结15例右室双出口患者矫治术后护理情况。方法术后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变化,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积极防治肺高压危象;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肺部并发症。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除2例死亡外,其余13例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经过精心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心脏黏液瘤患者215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心脏黏液瘤摘除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因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最终多脏器衰竭死亡.余213例均治愈出院.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5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心律失常30例(其中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及室性期前收缩10例),无重要器官栓塞.随访200例,随访率为93.9%(200/213),随访时间1~8年.200例中,1例死于肺癌;1例复发,经再次行心脏黏液瘤摘除术后治愈;余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有其特殊性,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心脏黏液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为133例15公斤以下的低体重婴幼儿(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5~12个月32例(24.1%),13~24个月46例(34.59%),25~36个月55例(41.35%);体重6~15公斤,其中6~10公斤48例,11~15公斤85例。全组非体外循环动脉导管结扎术29例;体外循环手术104例,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4例,常温心脏不停跳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常温心脏不停跳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分离术7例,部分行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2例,部分行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3例,法乐氏四联症一期矫治术5例,房间隔缺损并右室流出道梗阻4例,其它复合畸形一期矫治术3例。结果全组术后住院死亡6例,死亡率4.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出血等。死亡原因包括重度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等。结论心外科、心儿科、麻醉、体外循环和术后监护等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小儿心脏外科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心内外科镶嵌治疗成为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95例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利用近三年95例TOF根治术后监护资料,分析低心排发生的因素、术前和术后处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TOF根治术患儿平均年龄4.64岁,术后发生低心排27例,发生率占28.42%,近一年来低心排发生率明显降低为12.5%;27例低心排病人中23例完全治愈,治愈率85.19%。揭示TOF病人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矫形满意、体外循环时间缩短、超滤的采用及术后严密监测和积极治疗可大大减少低心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31例患者手术采用含钾机血灌注下行瓣膜置换术。AVR4例,MVR21例,DVR6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9.7%。并发症:低心排14例,持续室性心律失常4例,癫痫大发作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术前正规强心利尿、营养支持治疗和审慎评估,术中良好心肌保护及细致的术后管理对降低重症瓣膜病的手术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2002年4月~2005年3月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例,年龄31 ̄5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 ̄5 h。在ICU内完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心、肺、肾功能保护,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结果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心跳骤停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例,肺部感染2例,多脏器功能不全3例。治愈7例,住院时间21 ̄57d。7例均获随访,时间2 ̄52个月。1例因霉菌性败血症造成冠状动脉吻合口破裂,术后57d死亡。其余6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Ⅰ、Ⅱ各3例。结论积极妥善的围术期处理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199例全肺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的病因及并发症。方法分析199例全肺切除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结果199例全肺切除手术中,支气管残端均采用纵隔胸膜包埋;其中因肺肿瘤而实施全肺切除的189例,占95%;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全肺切除者27例,占13.5%;术后30 d内发生各类并发症35例,占17.6%;其中心率失常20例,占20%,支气管胸膜瘘2例,占1%,死亡2例,死亡率1%。结论全肺切除的主要病因为肺部肿瘤;心包内全肺切除可提高病肺的手术切除率;支气管残端纵隔胸膜化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术后严格限制晶体补液量,滴注白蛋白等胶体液,利尿,减轻肺水肿,是防止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