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早产及自发性早产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48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8例自发性早产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均对孕妇和新生儿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病情进展的关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王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33-5435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70例正常足月产妇纳入研究归为对照组,将7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纳入研究归为观察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及产妇结局;对比观察组中28~33周者与34~37周者母婴结局;按干预方法不同将观察组中保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将保胎治疗联合早产儿抗感染处理的患者归为A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2.86%)、病死(10.00%)、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4.29%)、呼吸窘迫综合征(RDS)(12.86%)、宫内感染(15.71%)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剖宫产(30.00%)、产褥期感染(8.57%)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37周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窒息、病死、HIE、RDS、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28~33周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除剖宫产、产褥期感染率外,其余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早产合并胎膜增加了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②更短孕周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更高;③应实时结束妊娠,给予保胎治疗和早产儿抗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母婴预后。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11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34周前发生子痫前期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分娩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5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母婴预后。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和引产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母婴预后差。医师应加强产妇监护措施,严格病例选择短期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58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组(186例)和治疗性早产组(72例),对其各自相关的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早产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112例,占60.21%,PPROM是自发性早产的最主要高危因素,其次为早产史、孕期产检次数、孕期先兆流产史、多胎、胎位异常等;治疗性早产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缺氧、胆汁淤积症;治疗性早产组主要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高达90.28%,明显高于自发性早产组(P0.01);自发性早产组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性早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治愈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多种高危因素与早产发生有关,因此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早产潜在的高危因素,积极制定防治措施,减少早产的发生,同时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早产的高危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临床中因早产导致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1年9月到2012年12月间来我院分娩的孕妇共1563例,其中97例为早产孕妇,将97例28-34周分娩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97例足月单纯应用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抑制宫缩治疗。观察组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10%葡萄糖500ml,复合维生素0.5g,脂肪乳500ml。并对照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的1分钟比较。结论:胎膜早破是导致孕妇发生早产的最主要因素,占57.7%;早产的预测有重要的意义,对有自发性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在24周以后定期预测,有助于评估早产的风险,及时处理;对20周以后宫缩异常频繁有孕妇,通过预测可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宫缩抑制剂,可降低孕妇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470例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不同孕周、不同类型早产儿的结局。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2年5月31日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47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①早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为29.03%(470/1 619)。②早产发生孕周:平均分娩孕周33.5周,其中早期早产发生率为15.11%(71/470),中期早产发生率19.87%(94/470),晚期早产发生率64.89%(305/470)。③早产发生的原因: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医源性早产占首位,其次为PPROM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医源性早产中前5位原因分别是双胎及其相关并发症50例(18.58%),前置胎盘44例(16.35%),子痫前期39例(14.49%),子宫疤痕33例(12.26%),胎盘早剥9例(3.34%)。④不同孕周的早产儿结局比较: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与孕周相关,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肺部感染、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不同原因的早产儿结局比较:在医源性早产、PPROM及自发性早产中,围生儿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在上述原因的早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新生儿窒息及NRDS发生率在上述各种原因的早产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与孕周密切相关,<32周的早期早产儿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增高。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及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韩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5-1567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85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2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产妇产前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围产儿出生情况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疤痕子宫组产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出生率、胎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不良情况发生高于单纯性高血压产妇,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妇做好孕期监护,并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将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谭运雄 《智慧健康》2022,(22):74-77
目的探索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与早产儿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以韶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早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出现胎膜早破情况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40例产妇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观察组),40例产妇为早产产妇(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计算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47.50%、对照组27.50%,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12.50%、对照组2.50%,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22.50%、对照组7.5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焦虑抑郁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明显(P<0.05)。结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增大产后出血概率,威胁产妇与新生儿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需要加强重视力度。  相似文献   

9.
180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方式与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0例,将其分为两组,剖宫产组158例,阴道分娩组22例,比较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围产结局。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产妇主要并发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应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化治疗,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10年该院双胎早产和单胎早产高危因素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早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32 632例新生儿,其中早产病例2 879例,双胎早产339例(双胎早产组),单胎早产2 540例(单胎早产组),计算各组早产率,统计早产病例中胎膜早破、自发性早产、绒毛膜羊膜炎、子痫前期、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糖尿病、双胎妊娠、前置胎盘、合并内外科疾病、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的比例。结果早产发生率为8.82%;同期单胎分娩31 791例,双胎分娩841例,单胎早产率为7.99%,双胎早产率为40.31%,双胎早产率明显高于单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早产相关高危因素中,自然早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糖尿病、瘢痕子宫、合并内外科疾病、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绒毛膜羊膜炎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占比例依次位于前10位,分别为42.77%、37.17%、19.76%、19.17%、16.22%、16.22%、14.45%、10.32%、10.03%和6.78%。单胎早产相关高危因素中,自然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糖尿病、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合并内外科疾病和胎儿生长受限所占比例依次位于前10位,分别为27.32%、22.05%、16.89%、12.64%、11.57%、9.84%、8.98%、8.82%、5.91%和3.86%。双胎早产组中自然早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糖尿病、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胎早产组中相应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发生早产的风险明显高于单胎,与单胎早产相比,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高危因素与双胎早产的关系更加密切,应提高警惕,做好预防、监测及治疗等工作,尽量减少双胎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不同类型早产儿的临床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0例转入NICU接受治疗的母婴病历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的早产儿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根据分娩孕周分成3组:早期早产组(胎龄28~31^(+6)周)51例、中期早产组(胎龄32~33^(+6)周)47例和晚期早产组(胎龄34~36^(+6)周)82例。结果3组孕妇分娩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入住NICU时间、出生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入住NICU时间越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炎、败血症及贫血的发生率在3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及HELLP综合征可发生在3种类型早产组中,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周越小,发病率越高;HELLP综合征在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比较以及早期早产组与晚期早产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早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21.57%);胎盘早剥在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以及中期早产组与晚期早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在早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15.69%);母体超重或肥胖同样出现在3组早产组中,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中期早产组与晚期早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早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54.9%);未足月胎膜早破3组中均有发生,早期及中期早产组分别与晚期早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晚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13.41%);孕期糖尿病是3组早产的危险因素,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与母体合并症并发症直接相关,并发症出现越早,早产风险越高;胎龄越小,早产儿预后越差。应针对相关风险因素对高危孕妇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早产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早产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早产孕妇(单胎)为观察组,其中合并子痫前期者60例、未伴子痫前期者2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致早产孕妇80例(单胎)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生结局(分娩方式、产前地塞米松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及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两组早产儿围生结局。比较观察组合并子痫前期与未合并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产前使用抗菌药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产前地塞米松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早产儿平均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胎龄2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胎龄32~34周、胎龄≥34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早产儿使用呼吸机率、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7分率、肺炎、胃肠功能紊乱及高胆红素血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合并子痫前期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未伴子痫前期者,转诊新生儿科率明显低于未伴子痫前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早产儿发生窒息风险较高,因此要做好孕期血压监测和饮食控制等管理,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防止早产儿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早产孕妇的母婴围生结局。 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早产的87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其孕龄为28~36+6孕周。这87例孕妇中,合并子痫前期(PE)孕妇为73例,包括合并轻度PE(9例)、重度PE(60例)及慢性高血压并发PE者(4例);未合并PE者为14例,包括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10例)与慢性高血压者(4例)。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自发性早产及胎膜早破性早产的单胎妊娠孕妇12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及其分娩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Z评分值、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围生结局。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孕妇的入院时孕龄、分娩孕龄等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孕妇的年龄、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等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分娩)构成比,孕妇产前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等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 2组孕妇的年龄、入院时孕龄、分娩孕龄和产妇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孕妇孕前BMI为23.5 kg/m2(21.1~27.7 kg/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4 kg/m2(20.3~24.6 kg/m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80,P=0.001)。③2组孕妇分娩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30,P<0.001)。病例组孕妇产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3%(9/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29/120),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429,P=0.011)。④病例组孕妇分娩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其Z评分值分别为2 250.0 g(1 820.0~2 600.0 g)与-0.63(-1.27~0.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 650.0 g(2 212.5~2 980.0 g)与0.33(-3.38~0.8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66、-5.695,P<0.001)。病例组孕妇分娩早产儿中,胎龄为≥32~34周和胎龄为≥34~36+6周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其Z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分娩的同胎龄早产儿,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胎龄为≥32~34周早产儿:Z=4.706、-3.690, P<0.001;胎龄为≥34~36+6周早产儿:Z=-5.116、-5.555, P<0.001)。⑤病例组孕妇分娩早产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轻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2.6%(11/87)、12.6%(11/87)和9.2%(8/8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3%(4/120)、3.3%(4/120)和3.3%(4/12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04、9.017、7.514,P=0.011、0.003、0.025)。⑥病例组孕妇中,合并PE与未合并PE者的分娩方式构成比、其分娩早产儿的新生儿科转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 χ2=4.351, P=0.037)。 结论孕前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孕妇早产,可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应采取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积极干预措施,降低早产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晓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03-3804
目的观察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产妇62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44例,阴道产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心衰、肺水肿、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的围产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阴道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产妇,采取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其安全性较阴道分娩要高,尤其是针对孕周在34周以上的产妇,先通过期待治疗后,必要时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26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岁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2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胎儿情况及围生期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子痫发生率、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胎盘早剥、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围产期胎儿生长受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的危险性较适龄生育妇女显著要高,对此类孕妇应尽早宫内治疗,延长孕周,使新生儿生存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海倩  周红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5-2437
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平均年龄(26.10±1.80)岁,胎膜早破早产组平均年龄(23.20±2.30)岁,医源性早产组平均年龄(30.70±2.50)岁。医源性早产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52.82%),胎盘因素40例(28.17%),妊娠合并症19例(13.38%),宫内生长受限8例(5.63%),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及胎膜早破早产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人工流产率、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加强监护,是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sane》2014,(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疾病(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5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孕妇25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就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程度观察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256例观察组产妇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分别占49.61%、28.13%、22.27%。观察组产妇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13.20、88.44、6.07、8.15、9.31、33.12、4.03、12.60,均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出现窘迫、新生儿发生窒息、围产儿死亡及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经比较差并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03、49.37、13.63、55.06、20.89、66.25,7.25,19.52,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疾病对母婴健康有严重影响,而且程度越重,对妊娠结局影响越大。大力普及孕期保健知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控制病情,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方式、时间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5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剖宫产组154例,阴道分娩组5例。比较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新生儿的围产结局及胎龄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病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产妇的主要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新生儿并发症与胎龄关系密切。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应采取积极措施,规范治疗,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式受孕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及围生儿的临床资料,ART受孕双胎妊娠386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1 053例,其中AR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87例(ART组),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178例(自然受孕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RT受孕双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RT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ART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占比、初产妇占比、定期产前检查完成率、剖宫产率、早产、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受孕组,ART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低于自然受孕组,ART组新生儿分娩孕周低于自然受孕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双胎妊娠孕妇合并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转新生儿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ART受孕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孕妇,ART受孕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风险更高,但由于其更注重孕期产检及保健,且多选择剖宫产分娩,ART受孕双胎妊娠合并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与自然受孕双胎子痫前期孕妇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源性早产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并探讨掌握适时终止妊娠的时机,降低医源性早产发生。方法:对该院2005年1~12月分娩的早产病例分成医源性早产组、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05年全年分娩早产病例472例,其中医源性早产233例,占早产的49.36%,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分别为22.25%、28.39%。医源性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为20.17%,无围产儿死亡;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为49.52%和35.07%,围产儿死亡率为8.57%和6.72%。医源性早产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胎儿宫内窘迫、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膜早破,而<34周医源性早产原因依次为胎膜早破、子痫前期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医源性早产剖宫产率为100%,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分别为9.52%和11.94%。结论:医源性早产在早产中的比例为49.36%,医源性早产围产儿近期质量明显优于自发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重视医源性早产原因的预防及提高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降低医源性早产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