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栓前体蛋白对糖尿病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变化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患者,栓塞未形成前进行血栓前体蛋白测定,≥6μg/ml时随机分观察组30例不予治疗,治疗组30例立即用低分子肝素1250U与尿激酶治疗,6个月后随访以上各指标。结果 治疗组未形成下肢栓塞27例(90%),对照组未形成下肢栓塞9例(30%)。结论 血中血栓前体蛋白含量是糖尿病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取栓与溶栓治疗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64例右下肢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直接溶栓39例,手术取栓25例。随访6~30个月。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血管通畅情况(彩超或静脉造影)、下肢肿胀好转情况。结果溶栓组符合治愈标准15例,占38.8%;手术组符合治愈标准18例,占71.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1,P〈0.05)。结论手术取栓治疗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3.
体外血栓检测与三种抗栓药物作用比较陈晓蓉任录维1王惠珠(安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1附属医院急诊科,合肥230032)中国图书分类号R446.11;R973体外血栓检测的原理是模拟体内血液在流体效应作用下形成血栓,可以反映体内血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妇科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间4例盆腔手术后严重肺栓塞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肺栓塞是国内外重要的常见病,发病率、误诊率、病死率高,治疗这一疾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该4例病例中,2例经及时诊断并行早期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某些基本实验室检查去怀疑肺栓塞,并做出初步诊断。正确诊断肺栓塞对肺栓塞患者治疗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心脏内血栓或血栓样赘生物与动脉栓塞的关系,对我院722例死亡病人尸检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心脏发现血栓或血栓样赘生物49例中,23例(46.9%)并发动脉栓塞,包括脑、肺、肾、脾、肠系膜和肢体动脉。栓子形成的可能原因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心肌梗死以及感染或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结论:对这些具有栓塞高危因素的病人要加强心脏超声检查,积极防治心脏血栓形成及各种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医源性损伤发生率的上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发生率逐渐增加,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因为种种因素,更易发生血栓形成,如不能及时诊断与治疗,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恢复,多数患者可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合并肺动脉栓塞者常可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1997年12月—2003年12月经治的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再次急性脑梗死的不同时间窗rt-PA溶栓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rt-PA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患者根据再发脑梗死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A组28例为1~3h,B组23例为3~6h。两组均给予颈静脉内rt—PA溶栓辅予相同的常规治疗。结果A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92.9%;B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87.0%。A组出血6例,发生率21.4%;B组出血6例,发生率26.1%。结论颈静脉内rt-PA溶栓治疗对再次急性脑梗死患者仍有较好疗效,溶栓越早疗效越好,但再次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发生出血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静脉血栓栓塞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0.1%。在年轻人中发病率为0.01%,发病率随年龄逐渐增加,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高达1%。一半以上的血栓栓塞事件都和深静脉血栓相关。为减少出现致命,性肺栓塞的几率,对病人进行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就十分重要。长期治疗出现并发症有血栓后综合征和复发,性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肺栓塞临床诊断治疗的正确率。方法 对我院1988年~2004年确诊的资料完整的26例肺栓塞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4例存活,2例死亡。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其中6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病情稳定;6例未行滤器置入术者2例死亡,2例口服华法令期间反复出现大咯血,2例抗凝治疗病情稳定。14例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经溶栓 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或单纯抗凝治疗后病情缓解稳定。结论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的病人,X线胸片、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可作为筛选检查,结合肺通气灌注显像、胸部CT、MR、下肢深静脉及肺动脉造影可确诊。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有下肢深静脉巨大或可漂移血栓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短期内可有效预防新的肺栓塞。  相似文献   

10.
血栓性疾病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文献[1,2]报道,在恶性肿瘤人群中,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0%~15%,大约1%~15%的血栓形成先于肿瘤的发现。恶性肿瘤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门静脉血栓(PVT)和动脉血栓栓塞(AT)、游走性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等,其中下肢DVT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部分心肌持续严重缺血坏死,冠状动脉闭塞的原因多数是动脉粥样硬化,宫腔狭窄,血流缓慢,加之管壁粗糙,形成血栓,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心血管疾病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但30岁以上也有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常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糖尿病等基础上发病,半数以上有心绞痛发作病史,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心绞痛史,突然出现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然发病急聚,病情危重,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进行正确有效治疗和护理,积极进行抢救,90%的患者都能转危为安。我院从1993~2013十年间收治202例,其中60岁以上122例,35~55岁以上77例,56~78岁45例。女性80例。通过学习和治疗,在护理方面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使抢救治疗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动脉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确诊的37例患者无溶栓禁忌症即给予经股动脉以Seldinger技术顺行置管于患侧股动脉,先从鞘中或导管中注入尿激酶20万U,继之恒速泵入尿激酶1~2万U/h,持续3~7d,同时结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6例,全部获效。穿刺部位2例出现血肿,2例出现瘀宽,无其它出血并发症。结论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效果确切,创伤小,用药量小,并发症少,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开环  吕莉  韩国柱 《医药导报》2005,24(6):505-507
综述近年来较为常用的血栓模型制备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用途,旨在为抗血栓药理学的研究提供适用的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患者较一般人群易发血栓形成;巨大血栓形成后在低凝状态下短期内自溶病例罕见,此类高出血风险患者在内科治疗有效的情况下行溶栓治疗应慎重,如出现梗阻性休克征象介入治疗为首选。该文回顾SS患者肺主动脉干巨大血栓短期自溶病例1例。患者入院急诊心脏超声提示主肺动脉内可见范围为5.4 cm×3.0 cm低回声影漂浮影,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入院8 h后完善胸部CT血管造影:肺主动脉内巨大血栓自溶;仅可见两肺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远端小动脉肺栓塞。该文总结患者病例的特点并进行相关分析,为临床医生在相关诊疗活动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产后静脉窦血栓(PCVST)是产妇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多发于产后2~3周,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20%~50%,早期诊断困难,部分患者常遗留肢体活动或智能障碍。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科对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分娩后并发脑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抗凝、溶栓、脱水降颅压治疗疗效显著。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俊峰 《河北医药》2009,31(2):198-199
我科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将480例食管上段癌分为2组,观察患者术后胸液并统计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将年龄在50岁以上,术前无各种血栓性疾病,术前评价认为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480例按患者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治疗组男151例,女89岁;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9岁;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据早年Framingham随访22年的调查,AF在成年人群的发生率,男性为2.2%,女性为1.7%,且随年龄而增加〔1〕。近年认为7%的成年人群最终会发生AF〔2〕。AF最大危险之一是并发以缺血性中风(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的可定量的大鼠血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新的可定量的大鼠血栓模型陈家树,梁陆光(中山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广州510089)中国图书分类号R543;R364;R965.2;R973动物实验性血栓模型有许多[1,2],实验的动物有狗、兔和大鼠等。血栓模型有体内的、半体外和体外的模型,形成...  相似文献   

19.
fondaparinux是一个化学合成的全新戊聚糖化合物,能够有效地预防大型的下肢骨科手术后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本文就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应用及其现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甘露醇引起静脉血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无力3h并摔倒,于2005年10月29日11:00入院,未伤及头部,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头颅CT检查显示:脑室出血(既往有脑血栓史2年)。初步诊断:脑出血、高血压一级。给予甘露醇注射液(250mL:50g,赤峰荣济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7010501)250mL,8h一次快速静滴,甘油果糖250mL静滴,qd;0.9%氯化钠250mL,脑苷肌肽4mL,静滴,qd。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2.5g,维生素B.0.2g,10%氯化钾15mL静滴,qd。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地纳克)0.2g静滴,qd;18种氨基酸注射液250mL,静滴qdt辛伐他汀10mg,口服,qd。11月4日停用5%葡萄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