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戴雷 《健康世界》2010,(6):90-91
前不久,章女士刚满1岁的儿子突然出现腹泻,每天拉稀6~7次,还伴有呕吐。前日当她抱着儿子到医院就诊时,意外碰到了同小区的赵婆婆,两人一交流才知道,赵婆婆9个月大的孙子也拉肚子了。进入炎热的夏季,又到小儿腹泻易发时。历年资料表明,夏秋季节小儿腹泻的发病数从六月中下旬开始攀升,七、八、九月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晚上睡不着.要注意区别失眠和失眠症的不同:偶尔出现不能自然入睡.经过自我调节,第二天恢复正常睡眠,这类情况称失眠。如果失眠持续时间2周以上,且因失眠出现疲乏、心慌、精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称失眠症。偶尔失眠,不要紧张.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而忙碌,很多人都患上了“都市病”.如焦虑、烦躁以及失眠等.其中失眠的发生几率非常高。有报道显示,目前我国都市成年人中有80%出现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失眠和体育锻炼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488名医学大学生失眠和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失眠率为18.06%,睡眠不佳率为67.77%,失眠者较不失眠者更易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厌食等。每日学习时间都在9小时以上,51.03%的学生经常不参加体育活动,在199名经常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失眠率为31.67%,191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失眠率为3.5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49.31,P<0.01)。  相似文献   

5.
易衰人群神经衰弱多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多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甚至神经衰弱。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竟高达5亿人。在失眠人群中有73%的患者从未看过专科医生或进行治疗.神经衰弱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疾病.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围绝经期失眠女性的一般资料及有无焦虑或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影响因素,并为失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0-60岁失眠女性为实验组,其他年龄失眠女性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及阿森斯失眠量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问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失眠量表评分(14.21±4.78)分,失眠评分18分以下者占83.6%,失眠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对照组失眠评分(13.37±4.47)分。实验组体重指数大于对照组。结论焦虑、抑郁、体重指数是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干预这些影响因素对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警惕0AB     
孙清廉 《长寿》2012,(2):23
60多岁的赵婆婆平时最爱打麻将,但最近一段时间却很少上麻将桌,原来她最近遇到了令人烦心的事,即刚坐下没打一二局,就出现明显的尿意,总想往厕所跑,如果稍慢些,就可能尿湿裤子。先是自己以为患了尿道炎,吃了不少抗生素之类药物,症状依然如故。到医院进行检查,也没查出明确原因。她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怪疾病。  相似文献   

8.
资讯链接     
《家庭健康》2011,(7):58-59
都市女白领“更年期提前”多为焦虑情绪 潮热、失眠、神经质、歇斯底里……在一些30~40岁的白领女性中.也会出现疑似“更年期的症状”.总是觉得浑身哪里都不舒服。还伴有焦虑、抑郁、失眠、遇事爱钻牛角尖等症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领女性自述更年期症状提前?  相似文献   

9.
中国约有4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约占人口的30.82%,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失眠率高达50%~78%。失眠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老年人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失眠越治越重,最后导致各类突发急症。  相似文献   

10.
失眠患者与三高疾病共枕 中国睡眠医学学会调查中显示,2009年慢性失眠症盛行率为21.8%,和2006年11.5%的盛行率相较,我国慢性失眠症患者倍增.显示国人深受失眠之苦。调查中发现.失眠症状除了入睡困难.早醒的情形也有显著增高的趋势。该调查也显示.三高疾病与失眠共存情形严重,不仅每4个慢性失眠症患者中,就有一个人伴有三高的疾病。台湾署立双和医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谦更进一步指出.有三高慢’性失眠患者之失眠盛行率,  相似文献   

11.
在不良的生活事件刺激下.人会出现精神失常,轻则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茫然发呆、失眠、全身不适;重则出现兴奋冲动、胡言乱语,甚至产生幻觉、伤人毁物等……所以.很多人会有这种认识——精神刺激直接导致了精神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浦 《东方药膳》2014,(11):69-69
失眠的原因很多,但在服药期间失眠或失眠加重,应当虑及药物性失眠。某些药物会引起失眠。 镇静药如安定片,本是镇静药,可使失眠者安然地入睡。如果用量失当,可引起相反作用——失眠。可出现白天镇静,活动减少;而夜间却烦躁不安,通宵不能入睡。  相似文献   

13.
施明 《大众医学》2012,(3):34-34
失眠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失眠的表现也多种多样。我们在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间断性失眠患者.他们白天工作较紧张,经常加班加点.每周总有几天晚上睡不好。有的通宵似睡非睡.梦扰不断.早晨醒来感到特别疲劳;  相似文献   

14.
徐志鹏 《家庭健康》2012,(10):50-50
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失眠,其中药物对睡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中老年人,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失眠或失眠加重,应首先考虑药物性失眠。平喘药如氨茶碱、麻黄素等,由于其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如在夜晚服用常会导致失眠。使用时若能配合小量镇静剂,就可有效防止失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失眠是人们的常见病、多发病。持续的失眠会出现如头晕、疲乏等身体不适症状,甚至出现抑郁、烦躁等精神症状,严重危害健康。而良好的睡眠能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也是击退新冠病毒最有力的武器。我们“不觅仙方觅睡方”,特为长期失眠的人群提供以下中医辅助食疗方,失眠人群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崔方圆 《大众健康》2009,(1):108-108
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主要是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称为“心主神”。所以有”心神不安”之说。如果心主神的功能紊乱.则会精神不振,或意识不清.或失眠健忘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安神治疗。安神药是以镇定精神、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有补心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失眠、惊痫、狂妄等。有些安神药有平肝潜阳、明目、收敛固涩的作用。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安神药一般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失眠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高校大学生失眠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Zung’s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失眠组与正常对照纽各119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有入睡困难、早醒、再入睡困难任何1项症状者共119例,占调查总数的19.4%。失眠组EPQ中神经质(N)得分为(13.59±4.47),对照组为(10.13±8.32);失眠组内外向(E)得分为(8.27±3.68),对照组为(11.34±4.15)。失眠组有焦虑症状者45例,占37.820;对照组为19例,占15.97%;失眠组有抑郁者54例,占45.38%;对照组为27例,占22.69%;失眠组近1年内遭遇不同应激性生活事件者81例,占68.07%;对照组为57例,占47.0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声〈O.01)。结论普通高校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且与人格类型、生活事件和情绪障碍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咨询和疏导,调整性格行为,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姜蕾  常怡勇  小君 《健康》2012,(11):16-17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失眠症状。不少失眠患者喜欢盲目吃药,睡不着就找两片安眠药吃。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使人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一旦停药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对于失眠者,首先要分析失眠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其实,应对失眠有很多方法,并非都需要服药。  相似文献   

19.
失眠是一种人人都可能出现的症状。数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中,出现失眠症状的几率几乎达到100%。而当失眠成为一种疾病,失眠症的患病人群也已经达到5%。失眠症不仅是一种疾病,长期的失眠,还可能带来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焦虑、内分泌失调等。  相似文献   

20.
<正>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失眠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日间精神萎靡不振,影响日间工作质量,进一步增加工作压力,进而导致恶性循环发生。长期失眠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大幅降低,对于多种致病菌的入侵无法实时抵抗,易出现多种疾病。若失眠症状长期无法改善,也会出现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也会出现眩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