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筱武 《长寿》2010,(3):22-22
春节过后,许多独居的老人要为子女重新离家而恋恋不已。因此,要小心这种情绪对心脑血管的侵害。专家提醒,春节以后有各种情绪的老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注意保健——  相似文献   

2.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送旧迎新.户户忙着大扫除、办年货.人人忙得不亦乐乎。但过节的同时.中老年朋友更要提防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据各地医院急诊资料统计,每年春节期间急诊室收治的病人中,以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加重复发的病例为最,其中病例中又以中老年人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在春节期间,许多潜在的诱发因素会扑面而来,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出现了一个发病高潮。  相似文献   

4.
张树才 《家庭医学》2005,(23):35-35
晨炼最佳 老年人早晨体温高,血压高.肾上腺素分泌高,血糖低.称“魔鬼时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问题。在上午10时和下午4—5时,是老人锻炼黄金期.此时锻炼最佳。  相似文献   

5.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动脉硬化、"三高"、肥胖等基础病,同时吸烟、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缺少运动的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预防发病,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清晨是心脑血管意外发病的高峰,起床后3个小时内,即早晨6~9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即便晨练,动作也要柔和一些。对于平时服药的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药效一定要覆盖清晨这段时间。另外,老人早晨起床时一定不能过猛,最好先在床上活动一下,然后慢慢起身,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阅     
《中老年保健》2014,(4):29-29
美国学者对6000多人进行了10年的调查.最终有419名被调查者出现中风研究表明,卒中危险与焦虑状态有关。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要会调整情绪,保护好心脑血管。  相似文献   

7.
“春节期间老年人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生率比平时高三成,占到医院急诊的60%以上。因此,老年朋友尤其是要警惕节日心脏病。”——心内科医生曲担忧  相似文献   

8.
郑焱 《自我保健》2012,(2):74-74
年前年后,冰雪未消,春寒料峭,心脑血管疾病仍处于高发期,所以无论怎么小心、怎么预防都不过分。 数日乏力应警惕 气温过低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天寒地冻要特别提防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病 春节放假,儿女归家,全家团聚.做为老人见到久未谋面的儿女过于激动,或整日操持饭菜劳累过度,或与家人玩得过度,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老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轻则精神萎靡,重则旧病复发.新病缠身。尤其是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节日期间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10.
赵芳 《医药与保健》2013,(12):15-15
忌着凉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对策: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忌睡醒就起老人冬季早上醒来之后,如果立即就起床,常常会导致心绞痛发作。对策:老人睡眠醒来必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忌外出过早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最低时间段,外出易引起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  相似文献   

11.
身患高血压的李先生便秘长达十年,吃不香排不畅,腹部饱胀……谁知一次排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溢血,幸亏抢救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老人便秘不治会夺命,并非危言耸听,便秘的老人排便时因为用力,血压就会迅速升高,严重者可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12.
<正>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老年患者来说,稍微不留心就会引起旧病复发,甚至大病一场。那么,慢性病老人如何才能平安度过这个酷热的夏季呢?  相似文献   

13.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长期受便秘之苦,整天腹胀不适,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不仅如此,便秘对患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吴彬 《长寿》2011,(12):43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我国每年大约有26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6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为56%。春节防心脑急症,睡眠是"良药"春节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习惯将发生很大变化,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和探讨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WS量表,应用OBrien 的非参数综合法研究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从总体而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差于未患病者,其中躯体自觉症状和心理行为得分较对照人群高(P<0.05),而社会适应能力未受(影响(P>0.05),结论:在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防治时,一方面要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要针对患者异常心理行为进行合理的疏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乾 《大众健康》2008,(3):42-45
家有老人,子女们也许只知道叮嘱他们按时吃药,可遇到疾病就手忙脚乱了,特别是在节日里,老人由于过度忙碌或兴奋,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或跌倒,在送到医院之前,我们该如何救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60例,老年前期心脑血管疾病患5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48例,老年前期健康50例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患组血清总胆红素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老年患病组低于老年前期患病组(P<0.05),老年健康组低于老年前期健康组(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社区医学杂志》2007,5(2X):29-30
北方的冬季总是天寒地冻,而且气候干燥,对于已步入晚年的老人来说,冬天对他们的健康是一个考验,呼吸道疾病以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可能危害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8232名机关干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机关干部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行为、需求。方法以单位或社区组织讲座及入户调查的形式对8232名各级机关干部开展有关心脑血管预防保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30%的人不知道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正常值,超过40%的人不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超过40%的人吸烟,超过50%的人饮食不均衡,超过70%的人不经常体育锻炼;超过40%的人不认为或不知道高血压、高血脂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有超过97%的人希望通过医生咨询、讲座和小册子等形式获得预防保健知识。结论有关部门要重视各级机关干部,尤其是在职机关干部的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心脑血管预防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20.
凌瑞琴 《长寿》2011,(1):44
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全家团聚,其乐融融。但在春节期间,却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扑面而来,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呈现高发态势,往往令我们猝不及防所以,千万别让春节的欢聚遭遇悲伤!警惕!春节心脑血管病高发历年来每到春节,各大医院的急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