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清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时期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特点,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102例流行性出血热眼动脉(OA),后睫状动脉(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并同正常人参数对照分析,评估CDFI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资料:检测102例门、急诊和住院患者均经抗出血热抗体阳性明确诊断。分两组:单纯出血热组41例(男性2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岁),合并肾病综合征组61例(男性38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2岁)。正常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38岁)。方法:使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7.5MHz,分别测OA、PCA及CRA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RI和PI。结论:正常对照组、单纯出血热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组,三组OA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PC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低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RA的Vmax、Vmean、Vmin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流行性出血热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在流行性出血热组出现明显改变;Vmax降低反映血管充盈度和血流供应强度下降,Vmin降低反映远侧组织供血严重不足,CDFI显示的上述变化,预示视网膜出血,为全身各主要  相似文献   

2.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但缺少大样本的研究,尤其缺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颅外段脑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与健康人进行差异比较.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9-01/2002-05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住院患者300例(脑梗死组),其中男242例,女58例.2000-02/2001-10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5例(健康组),男50例,女55例.主要观察指标血管内径及颈总动脉内壁(内膜与中膜之和);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血管阻力指数(RI)、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比值(VICA/VCCA).结果脑梗死患者梗死侧血管粥样硬化斑发生率(55.8%)明显高于非梗死侧(4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87,P<0.05),侧向符合率高;其血流参数的改变以Vmin,VICA/VCCA及RI最为明显,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梗死侧血管粥样硬化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梗死侧,侧向符合率高;血流参数的改变以MIN明显减慢、RI明显增高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评价超声影像在DAV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观察13例DAVF瘘口部位,测量其范围、血流频谱,检测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颅外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并与全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DAVF瘘口部位表现为异常不规则团状血流信号,呈多方向、不规则的湍流频谱,Vmax(105.6±32.9)cm/s,Vmin(72.0±22.9)cm/s,Vmean(87.0±26.0)cm/s,RI0.31±0.04;②DAVF瘘口部位的检出率为61.4%,横窦-乙状窦区DAVF检出率71.4%(5/7),海绵窦区DAVF全部检出;③供血动脉检出42支(72.4%),经横窦及眼上静脉的引流均检出,经上矢状窦及皮层静脉的引流均未能检出;④颈外动脉Vmin、Vmean增快,RI降低(P<0.05);枕动脉、颞浅动脉Vmax、Vmin、Vmean增快,RI降低(P<0.05)。结论CDFI可较好地显示横窦-乙状窦区及海绵窦区DAVF的瘘口部位,检出大部分颅内、颅外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通过对病变部位和颅外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分析,CDFI有助于DAVF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经颅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 (PDI)在脑动静脉畸形 (AVM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2 5例 ,分别采用经颅能量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进行探测 ,测量病变血管的Vmax、Vmin及RI ,并与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DFI诊断 2 3例脑AVM ,检出供血动脉 3 7支 ( 80 .4% ) ,主要供血动脉 2 8支 ( 90 .3 % ) ,引流静脉 6支 ( 3 0 .0 % ) ;PDI诊断 2 3例AVM ,检出供血动 42支 ( 91.3 % ) ,主要供血动脉 2 9支 ( 93 .5 % ) ,引流静脉 10支 ( 5 0 .0 % )。PDI和CDFI对AVM大小及位置的判断与脑血管造影结果基本一致 (P >0 .0 5 )。结论 经颅PDI对脑AVM诊断率与CDFI基本一致 ,但在显示非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方面优于CDFI ,可为临床诊断脑AVM提供更丰富的血流动力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能量图(CDE)技术,检测健康成人脑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年龄改变对其影响。方法122例被检者按年龄分三组,分别观察脑动脉颅外段(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和颅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并测量CCA的内中膜厚度(IMT)、所有脑动脉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一)脑动脉颅外段:①各年龄组成功显示率均100%。②CCA、ICA、VA内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宽其IMT随之增厚(p<0.05)。③各血管血流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随之增高(p<0.05)。(二)颅内动脉:①成功显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②各血管内径、流速随之变小(p<0.05),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p<0.05)。结论CDUS和CDE技术能实时检测年龄因素导致的脑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成为脑血管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监测烧伤犬早期左肾动脉(LRA)及左颈总动脉(LCCA)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CDUS测量人工致30%Ⅲ度烧伤前后实验犬LRA、LCCA内径、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有关参数.结果烧伤后5分钟内LCCA管径、Vmax、Vmin、Vmean减低、PI、RI增加,LRAVmax、Vmin、Vmean及血流速度积分(VTI)减低,PI、RI增加,与烧伤前比较存在差异(P<0.05,P<0.001).结论CDUS可无创监测烧伤犬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为烧伤抢救提供一种无创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邹艳秋  赵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7062-7063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但缺少大样本的研究,尤其缺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颅外段脑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与健康人进行差异比较。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9—01/2002—05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住院患者300例(脑梗死组),其中男242例,女58例。2000—02/2001—10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5例(健康组),男50例,女55例。主要观察指标:血管内径及颈总动脉内壁(内膜与中膜之和);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血管阻力指数(RI)、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比值(VICA/VCCA)。结果:脑梗死患者梗死侧血管粥样硬化斑发生率(55.8%)明显高于非梗死侧(4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4.487,P&;lt;0.05),侧向符合率高;其血流参数的改变以Vmin,VICA/VCCA及RI最为明显,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lt;0.01—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梗死侧血管粥样硬化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梗死侧,侧向符合率高;血流参数的改变以MIN明显减慢、RI明显增高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 (TCD)测定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两侧大脑动脉、椎动脉的血流峰值速度 (Vmax)和阻力指数 (RI)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的脑动脉Vmax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糖尿病组的双侧大脑前、中动脉和左侧椎动脉的RI显著高于对照组 ,左侧椎动脉的RI与糖尿病病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影响脑动脉血流动力学 ,RI是判断其变化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卵巢血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血流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子宫动脉Vmax、Vmin水平均低于术前,RI、PI均高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子宫动脉Vmax、Vmin均明显下降,RI和PI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卵巢动脉血流参数Vmax、Vmin、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血流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能降低子宫血供,对卵巢血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正常组33例,中期妊娠组141例,晚期妊娠组132例.对眼动脉、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肾动脉及脐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中期妊娠组与晚期妊娠组的OA、HA及RA的内径、Vmax、Vmean、Vmin、RI均高于正常组;而且以中期妊娠组最高.中期妊娠组PV、MHV、LHV的Vmax、Vmean高于晚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的UA内径、Vmax、Vmean、Vmin均大于中期妊娠组.研究表明正常中期妊娠期导致各器官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六例貌似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脑肿瘤出血病例,就其临床鉴别和影像学鉴别同题作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昆明种小白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出现双侧脑半球水及钙含量增加,并表现出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竖毛、团缩、嗜睡、体重下降等症状。提示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可以造成全脑缺血。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颉  刘溯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2):237-23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免测定法测定 6 8例患者和 5 3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动物血液及胃液生长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脑损伤后血液及胃液生长激素变化的趋势 ,为颅脑损伤的营养护理模式提出依据。方法 :利用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间空腹和进食后血液及胃液生长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脑损伤急性期生长激素含量明显增加 ,但这种作用会由于进食而被抵消 ,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下降。生长激素急剧升高 ,提示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结论 :动态观察血液及胃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 ,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营养护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尼莫通治疗脑血管疾病16例,提出: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心理护理,避光保存药物,现用现配,严密监测血压,控制液体滴速,避免与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合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器人在脑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脑出血、脑肿瘤、脑脓肿等适合行立体定向手术的患者,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其中4例通过互联网行远程遥控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穿刺误差1.5mm,患者头部的创口〈1cm,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手术成本也大大降低。结论机器人在脑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中应用安全,手术准确可靠;通过公共互联网应用机器人实施遥控操作手术突破了距离的限制,集医疗和计算机自动化为一体,使立体定向手术准确、创伤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后诱导升压介入早晚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组(梗死30 min后行苯肾上腺素升压治疗),B组(60 min后升压),C组(90min后升压),D组(120 min后升压)和E组(对照组,无升压)。缺血2.5 h后再通闭塞动脉,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缺血区血流变化,再灌注24 h后评定梗死体积。结果:诱导升压可显著提高缺血区血流灌注(A、B、C和D组均高于E组,P均<0.05),减小脑梗死体积(A、B、C和D组均小于E组,P均<0.05);而且梗死后,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脑血流,A组优于D组,P<0.05;脑梗死体积,A组小于C组和D组,C组小于D组,P均<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闭死后,采用苯肾上腺素升压可显著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降低脑梗死体积,且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TCD对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经CT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显示193例脑血流异常,异常率达91.9l%。CT显示病灶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者,TCD则显示65.7%的病例该病灶区供血血管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CD检测可反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这种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合并脑实质损害的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CVST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经临床资料及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作常规MRI的T1WI、T2WI序列及MRV.MRV采用三维对比增强法,分析、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实质损害的MRI表现。结果本组38例经MRI及MRV检查均提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存在,14例患者并发脑实质损害,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结论MRI可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同时能较好的显示脑梗塞、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综合应用常规T。wI、’r2wI序列及MRV可无创诊断CVST,同时为CVST的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脑梗死和脑水肿的变化特点.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其中脑缺血组按缺血时间分成2 h,4 h,6 h,12 h,18 h,24 h和30 h 7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行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染色测量脑梗死比及干湿称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动态观察两者的变化特点.结果 在脑缺血组,缺血4 h局部出现脑梗死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缺血4 h,6 h脑梗死比无差别(P=0.091);与缺血6 h相比,缺血12 h,18 h,24 h和30 h脑梗死比显著增高(P<0.01),24h达高峰.缺血4 h脑含水量开始增加,6 h后加重,24 h达高峰;缺血18 h,24 h,30 h非缺血侧脑含水量亦增高.脑水肿和脑梗死比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4,P<0.01).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6 h是脑梗死和脑水肿加重的转折点,24 h脑梗死和脑水肿达到高峰,可为临床评估脑梗死和脑水肿的病情及治疗干预的时间窗选择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