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娟 《全科护理》2012,10(23):2183-2184
[目的]提高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健全组织体系、培养护理健康教育能力、运用健康教育技巧、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手段。[结果]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增进了护患信任,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病人对护士满意度为99%。[结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最大限度恢复社会适应能力,达到持续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路径是近年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根据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发展而来。该模式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特点,从其入院到出院制定出一套整体责任制护理工作表格,根据不同时间点患者所需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获得最佳护理服务,加快了患者康复,节约了医疗资源。本文就近年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临床上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按预先制定的互动式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孕产妇掌握健康知识技能、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在产科住院分娩的964名孕产妇,根据住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398例(2012年1~6月)和观察组566例(2012年7~12月).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拟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自然分娩情况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对住院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管理工作,有效改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静 《全科护理》2014,(23):2186-2187
正2010年1月,我国卫生部办公厅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借此全国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因此,相关部门大多数以病人的满意度来评价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是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为病人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保持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贯穿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全程,指导、合作或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是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产物[1]。由于病人文化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术后的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病人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生理心理状态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连续性、针对性及规范性的优质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住院宣教方式,研究组由健康教育专职护士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入院宣教、相关知识掌握、遵医行为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达到规范护士健康教育行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 679例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 340例和对照组4 339例,分别应用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原体检流程进行体检,调查、比较两组体检效果及其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两组受检时间、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受检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服务礼仪、沟通能力、主动服务、健康宣教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是提高体检服务质量、缩短体检时间,增加体检效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工作模式,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质疏松症(OP)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住院时间及费用、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OP患者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补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观察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接药、穿刺、补液过程和补液结束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由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补液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水平,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窗口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夏小喻  田梅 《当代护士》2014,(9):140-14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床头墙贴在开展优质护理中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0名骨伤科住院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使用个体化床头墙贴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健康教育床头墙贴在临床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和临床护理路径的特点,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将护士分层次使用,实行小组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按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对分管病人实施护理.[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护理差错由16起下降至8起,护理投诉由7起下降至2起,收到病人书面表扬由5次增加到11次,护士工作满意度由86.3%提高到93.5%.[结论]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科室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患儿,对照组90例患儿,观察组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儿科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健康知识达标率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总费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并发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总费用、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70-2871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为78.6%,满意度为81.4%,观察组对健康教育路径的掌握度为95.0%,满意度为95.6%,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消化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行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某市5所三级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开展临床路径的医疗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优质护理在临床路径中执行的权重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59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其中临床路径病房患者561例,非临床路径病房患者398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相关影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在临床路径中实际权重比例较高,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促进作用.结论 开展临床路径,同时配套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多专业小组,对特定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的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减少延迟康复和浪费资源,使患者获得最佳服务品质^[1]。“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核心内容即以护士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生后满28d的婴儿,此期是婴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新生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差,抵抗力弱,易患各种疾病,且病情变化快,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新生儿时期应特别加强护理[1],而大多数家长怀着既兴奋又焦虑的心情,因为新生命的到来给家庭带来美好憧憬,自己缺乏专  相似文献   

18.
魏惜晨 《全科护理》2011,(8):684-68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进健康教育中,对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工作主动性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进健康教育中,对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工作主动性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体检科接收的2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完成全部体检项目的时间和对体检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体检时间为(58.66±31.73)min,少于对照组的平均体检时间(76.25±42.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0,P0.05。结论 :制定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健康体检路径可有效缩短体检项目完成时间,在保证体检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体检工作效率,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