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武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X):108-109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和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年2~9月156例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例剖宫产患者100%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96.2%为单一用药,3.8%为二联用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阿洛西林钠。79.5%的患者采取术前给药,疗程平均(3.54±0.93)d。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品种选择等方面,应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2.
彭浩 《西部医学》2010,22(11):2078-2080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根据《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分析360例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用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较为普遍。结论医院应继续加强管理,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武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108-109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和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年2~9月156例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例剖宫产患者100%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96.2%为单一用药,3.8%为二联用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阿洛西林钠。79.5%的患者采取术前给药,疗程平均(3.54±0.93)d。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品种选择等方面,应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150例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成瑶 《四川医学》2009,30(12):1928-1929
目的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估其合理性。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50例普外科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0%,52.0%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物,6.7%联合应用3种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20.0%;选药不当8.7%;用药时机不当80.0%;治疗时间过长48.7%。结论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近年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2005~2007年Ⅰ、Ⅱ类切口手术病历100份/月,填写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用药合理性。结果2007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率14.3%,基本合理率39.2%,高于2005、2006年的用药合理率、基本合理率,其中给药时机、持续时间、给药间隔合理率上升幅度较大,而预防用药指征判定、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上升幅度较小;2007年用药不合理率46.5%。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取得一些进步,但总体合理用药水平仍不高。  相似文献   

6.
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普外科常见病手术出院病历4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高达98.8%,其中58.5%属用药指征不明;I类及Ⅱ类切口手术存在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高选、用药时机不当、持续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我院普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抗菌药物应继续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某院198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某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简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1~9月外科手术病历198份,填写"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评价预防用药适应证、品种选用、用药时间、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的适宜性.结果 在被抽查的198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98.48%,术前用药106例,术后用药89例,预防用药天数平均7.45 d,使用合理和基本合理共计25例.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情况,建议通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系列培训和加强督导,改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邓毅  贺林  彭毓芳 《西部医学》2011,23(9):1789-1790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监管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出院病历140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监管前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100%,监管前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符合相关规定的比例为21.3%,监管后为76.7%;监管前给药时机合理的比例为4.3%,监管后为100%;监管前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超过48小时比例为100%,监管后为30%。结论通过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管,使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有了很大的改进,但预防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给药疗程方面仍存在不合理情况,尚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13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5类20种,其中预防用药126例,占95.5%,治疗用药6例,占4.5%。所有分析病例中单一用药、二联用药和三联用药分别占56.1%、42.4%、1.5%。联合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预防给药时间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长及频繁换药等问题。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可行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与合理性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09-06~2011-06外科手术病历986份(例),对所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数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70%,其中单一使用抗菌药物占13.02%,二联用药占58.70%,三联用药占28.28%;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为硝基咪唑类。结论该院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使用率偏高和不合理联用及滥用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降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调查了解榆林市第一医院普外科2012-09~2013-10内住院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评估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随机选取的榆林一院128例普外手术患者的病例,分别从其入选的性别、年龄、体重、入院诊断、手术名称与时间、切口类型、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起止时间、使用方法与剂量、用药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普外手术患者(Ⅰ类切口手术62例、Ⅱ类切口手术66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48.4%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6.3%联合应用3种抗菌药物;21.8%用法用量不合理,7.8%选药不当,80.5%用药时机不当,46.9%治疗时间过长.结论 榆林一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正确,但也有少数患者的存在用药不合理、方法不正确现象.抗菌药物的应用必需引起足够重视,提请医师严格用药指征,建议医院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支持下围手术期营养指数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住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的患者,按预后营养指数值划分为高营养组和低营养组患者并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al index,PNI)与临床病理特征、预...  相似文献   

13.
姜彩娥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181-1185
目的: 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对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两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66例(干预前)和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50例(干预后),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例分别为89.3%和32.3%(P<0.05),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超过24h的比例分别为14.4%、86.8%(P<0.0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分别为10.7%、67.7%(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降低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成芳  王晓辉 《中外医疗》2012,31(28):16-1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并评价术后护理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前实施常规护理的直肠癌患者30例(对照组),以及近期2009—2011年期间3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综合护理路径(观察组)。比较围术期间的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以及较高的满意度。结论医护一体化在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复杂手术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辛志宏 《中外医疗》2013,32(26):27-2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FTS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饮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饮水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患者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45)和11.6%(5/43),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FST方案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这一概念被提出。ERAS是通过一系列经过优化的围术期措施,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从而使患者更快恢复。ERAS摒弃常规的术前机械灌肠,采用更为简单的肠道准备,应用硬膜外麻醉和镇痛,术中使用腹腔镜技术,术后早期摘除鼻胃管和引流管,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ERAS虽然在结直肠外科应用已有多年,效果显著,但是普及程度还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 抽取658例外科手术病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58例外科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9%,其中使用合理率为34.05%,术中追加抗菌药物率为45.45%.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术后3~7 d停药率为59.97%.结论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起点高、预防用药疗程长、联合用药等问题,需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8.
吕杰 《中外医疗》2013,32(15):5-5,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改进。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剖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6月间该院收入的68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者.以奇偶数字分组原理为依据,将68例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4例.A组于围手术期中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B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施护.观察两组病情变化,比较住院费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B组为38.24%.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B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住院费用,A组为(1.98±0.42)万元,B组为(2.27±0.46)万元,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用快速康复外科,并发症发生风险少,患者经济负担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临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02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524例住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人均复发转移率为23%(121/524),经手术治疗后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占74%(90/121),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占92%(111/121)。无复发组3年和5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3%和86%,复发组分别为33%和20%。在对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位置是影响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这其中又以淋巴结位置移动为对术后复发转移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分别进行的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远处转移则与肠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直肠癌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最主要的因素是淋巴结位置转移。术后远处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则是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低且位于直肠的临床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