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桂珍 《农垦医学》2000,22(4):246-24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因免疫异常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出血性疾病。笔者采用静脉输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 (丙球 ,IgG)和激素联合治疗 1 9例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病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 ,根据 1 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 确诊为慢性ITP。病例分组交替选择静注丙球、激素联合治疗或激素治疗。小剂量丙球(IgG)与激素联合治疗组 1 9例 ,男 6例 ,女 1 3例 ,年龄 1 7~ 68岁 ,平均年龄 43 1岁。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1 0× 1 0 9~ 2 8 0× 1 0 9/L ,平…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一些重症病例由于出现严重的粘膜出血或血小板低于 (5 - 10×10 9/L ,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危险 ,因而需紧急治疗[1] 。传统疗法为激素、免疫抑制剂、切脾等。 90年代以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以下简称丙球 )静脉滴注 [静注丙球 0 4g/ (kg·d)× 5d]在国内外较广泛地采用治疗ITP ,总有效率 60 % - 80 %。由于丙球价格昂贵 ,作者试图减少剂量 ,采用静注丙球 0 2g(kg·d)× 5d治疗 9例 ,取得良好效果 ,并减少了治疗费用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内脏出血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共收治 4 4例 ,其中 2 6例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4 4例中 ,男性 16例 ,女性 2 8例。年龄 17~ 5 0岁。治疗组 2 6例 ,对照组 18例。血小板计数 30× 10 9/L± 19× 10 9/L ,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分布经 χ2 检验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经t检查无显著差异 (P >0 0 5 )。1 2 方法治疗组 :丙种球蛋白注射液 2 5g,1次 /d静点 ,强的松0 5…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免疫功能紊乱所致血小板寿命缩短 ,血小板减少 ,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内脏出血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现将 1990年 1月~ 1997年 5月间经治的 4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 ,男 13例 ,女 2 7例 ,年龄 14~ 60岁 ,按全国标准诊断[1] ,除外继发性因素。首诊时 14例的血小板计数 <10× 10 9/L ,中位数为 13× 10 9/L ,绝大部分以出血就诊。1.2 治疗方法和结果 ①强的松每次服 15mg ,每日 3次 ,治疗16例 ,血小板计数于 7~ 3 5天达正常 (≥ 10 0× 10 9/L)…  相似文献   

5.
杨庆南  朱建幸 《上海医学》2002,25(9):584-585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新生儿期出血的原因之一 ,血小板严重低下常会导致患儿颅内及其他重要脏器出血而危及生命。我院新生儿科于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 16例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收集我院同期住院确诊的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2例 ,除外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儿血小板≤ 5 0× 10 9/L。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和对照组。IVIG治疗组 16例 ,男 9例 ,女 7例。其中早产儿 3…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5例症状改善,血小板计数比治前增加大于50×10~9/L,其中1例达正常水平。治疗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有8例改善,血小板计数比治前增加40~50×10~9/L,高峰出现于治疗后第8d~15d,持续14~23d。本疗法可作为一种应急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常规剂量激素致血小板增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31630 月。因发现出血样皮疹 1天入院 ,皮疹多在躯干部 ,鲜红色 ,不高出皮面 ,压之不退色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急查血常规 :WBC7.8× 10 9/L ,Hb10 5g/L ,N 0 .4 8,L 0 .52 ,plt2 2× 10 9/L。入院后考虑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当天即静滴地塞米松1mg( 0 .2 /kg·次 ) ,1日 2次 ,共 5天。入院第 2天复查血小板为 34× 10 9/L ,第 4天 99× 10 9/L ,用激素第 5日血小板为 538× 10 9/L,遂停用激素 ,入院第 8日复查血小板 868× 10 9/L。遂加用复方丹参液及低右改善循环情况 ,口服潘生丁 ,约 2周左右血小板下降至 2 0 0× 10 …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儿科属难治病 ,作者对 5 2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患儿中男 31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1岁 2个月 ,最大 13岁 ;急性型 2 9例 ,慢性型 32例 ,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最新修定标准。1.2 实验室检查  5 2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 <10 0×10 9/L。血小板计数最低 2 0 .1× 10 9/L。骨髓像急性型 2 9例中 16例巨核细胞数正常 ,13例巨核细胞数增多 ;慢性型 2 3例中 11例巨核细胞增多 ,8例巨核细胞数正常 ,4例巨核细胞数减少。1.3 治疗方法 ①西医…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传统治疗方法能使部分患者缓解 ,如经传统治疗无效 ,血小板很难维持在安全水平 (>2 0~ 3 0× 10 9/L)则属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治疗困难 ,但近来的研究已有可喜的进展 ,现对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苏丽萍等[1] 用大剂量氟美松短期冲击疗法治疗 8例难治性ITP ,剂量为 40mg/d ,连续口服 4天 ,2 8天为 1个周期 ,共 6个周期 ,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 ,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分别为 75 .0 %和 87.5 %。追踪观察 6个月~ 1年 ,全部患者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 ITP) ,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血液系统疾病 ,且复发率较高 ,重症病人可合并颅内出血、内脏出血 ,从而导致生命危险 ,部分病人可转为慢性。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 80例 ITP患儿 ,分别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 )、激素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IVIG3种治疗方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均为首次住院 ,血小板计数 <2 0× 10 9/ L19例 ,血小板计数 <(2 0~ 80 )× 10 9/ L 6 1例。 80例患儿中 ,男 47例 ,占 5 9% ;女 33例 ,占 41% ,男女之比为 1.4∶ 1,发病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11.
达那唑属雄性激素类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乳房发育、乳腺痛、痛经、腹痛等。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临床应用不多 ,尤其是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性紫癜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笔者用达那唑加强的松治疗一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 :患者 男 ,4 0岁。患者自 1996年 5月 1日因鼻出血在门诊经各种治疗出血停止 ,继之皮肤出现出血点 ,在门诊化验血小板为 12× 10 9/L ,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转省纺织职工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治疗 4月 ,出院时血小板仍在 12~ 16× 10…  相似文献   

12.
李毓林 《四川医学》2000,21(9):795-796
我院儿科从 1993年 8月至 1999年 1月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 IVIG)加激素治疗 2 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与同期单用激素组对比观察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ITP共 4 6例均系我院儿科 1993年 8月至 1999年 1月住院病人。依据 1986年杭州全国小儿血液病座谈会所订诊断标准确诊为 ITP。IVIG治疗组 2 4例 ,男 14例 ,女 10例。年龄 <1岁 10例 ,~ 3岁3例 ,~ 6岁 6例 ,>6岁 5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 8~56)× 10 9/ L,其中急性 2 2例 ,慢性 2例。激素对照组2 2例 ,男 13例 ,女 9例。年龄 <1岁 5例 ,~ …  相似文献   

13.
韦君年 《医学文选》2001,20(3):344-344
我院 1993年以来 ,采用间隔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 1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第五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诊断 IPT 2 8例 ,均为初治患者。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5~ 14岁 ,平均 9.3岁 ;病程 3~ 6个月 ;3个以上部位出血 10例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10 0× 10 9/ L 12例 ,~ 80× 10 9/ L 9例。~ 6 0×10 9/ L7例。随机分为 IVIG联合强的松组 (治疗组 ) 14例和强的松组 (对照组 ) 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等影响疗效的主…  相似文献   

14.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性分析 1990年至 2 0 0 1年内科治疗无效 ,后经脾切除的 2 1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 ,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 2 1例术前均有出血症状 ,1例术前颅内出血死亡。 2 0例术后 1周内血小板恢复正常 ;1例术后诉头痛 ,CT疑有轻微颅内出血 ,经治疗治愈 ;5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提示 :术前积极护肝治疗 ,改善患儿凝血功能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 ,术前患儿血小板低于 5 0× 10 9/L 是输注浓缩血小板的指征 ;术中先结扎脾动脉是减少术中出血的重要措施 ;围手术期应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术后血小板超过 4 0 0× 10 9/L 者应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相似文献   

15.
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将 5 8例患儿分为 3组 :(1)大剂量丙球蛋白组 (丙球组 ) 2 2例 ,(2 )丙种球蛋白 +激素组 (丙球+激素组 ) 2 0例 ,(3)激素组 16例。对 3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 3d、第 7d、第 30d的血小板值和使血小板升至正常值所需的天数等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治疗后第3d ,3组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 ,激素组与另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30d ,激素组与其他两组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激素组血小板升至正常值所需天数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丙球组的疗程短于其他两组。 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综合疗效好 ,疗程短 ,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多采用泼尼松、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等方法。当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不宜采用,而出血严重又急需提高血小板时,最近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0.4g·kg-1·d-1×5静滴治疗。国内也有一些文献报道[1]用中剂量丙球0.05g·kg-1·d-1×5治疗ITP收到一定疗效。本文试用中剂量丙球治疗1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ITP患者10例,均符合首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2例,女8例,年龄16~66岁。病程>6个月者3例,<6个月者7例,最长为30年。10例中…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 2 8例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均为住院治疗的AITP患儿 ,且符合 199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制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建议〔1〕,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年龄 <1岁 15例 ,~ 5岁 18例 ,~ 8岁 7例 ,~ 13岁 3例。将病例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 2 8例和激素治疗组 15例。IVIG治疗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3 .5~ 5 3 )× 10 9/L ,激素治疗组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共收治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15例 ,采用介入性方法将脾脏大部分栓塞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 2∶1;年龄 1 5~ 14岁 ,平均年龄 4 5岁 ;发病时间 9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 1~2mg kg ,治疗 3个月无效或减量后复发。 8例加用长春新硷每日 1~ 1 5mg m2 静滴 ,7例血小板 <2 0× 10 9 L时用丙种球蛋白 ,每日 4 0 0mg kg静滴 ,1~3次 ,暂时血小板上升 ,停药后渐下降至治疗前水平。全部患儿都有出血倾向 ,反复…  相似文献   

19.
张小河 《广东医学》2001,22(11):1016-1016
患者 ,女 ,80岁。因皮肤瘀斑 9d,四肢乏力、失语 5d于 2 0 0 0年 8月 7日来我院急诊就医。患者 1周前开始四肢、颜面皮肤出现瘀点、瘀斑 ,曾来我院门诊就医 ,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经服用强的松等药物 ,效果差。 5d前 ,出现头晕、纳差、四肢乏力笨拙。 8月 4日查头颅CT提示“右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 ,约1 3cm× 0 6cm× 1 0cm ;双侧苍白球钙化”。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 90g/L ,血小板 76× 10 9/L ,白细胞 9 7× 10 9/L ,红细胞2 68× 10 12 /L。遂按“脑血栓形成”治疗 ,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复方丹参等静…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常规治疗仍以强的松、长春新硷、丙种球蛋白等药物为主。我院自 1995年 8月~ 1999年 11月共收治ITP患者 31例 ,我们辅以西安长城制药厂生产的河山胸腺肽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全部为住院病人。男 9例 ,女 2 2例 ,年龄5~ 71岁。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三组 ,长春新硷组 5例 ;长春新硷 激素组 14例 ;胸腺肽 长春新硷 激素组 12例。临床有皮肤与粘膜出血倾向 ,血小板低于 10 0× 10 9/L。全部病例符合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2 治疗方法 :长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