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红花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FGF9)重组融合蛋白,研究其对毛发生长及创伤修复的作用,为红花作为植物反应器提供基础并对FGF9融合蛋白毛发及创伤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冻融法将鉴定的p OTBar-oleosin-rhFGF9质粒转入农杆菌EHA105中,农杆菌介导法将oleosin-rhFGF9基因转入红花子叶中,经红花组织培养、Basta筛选获得转基因再生苗,嫁接法,PCR试验验证,扩繁,获得转基因T3红花种子。Western blot法分析及ELISA定量融合蛋白含量为0.09%。在质量浓度为60μg·L-1时,转基因红花油体促NIH/3T3细胞增殖较好,且有一定剂量依赖性。C57BL/6小鼠60只,分别建立脱发模型和创伤模型,分别为空白组(PBS或生理盐水)、阴性组(野生型红花种子油体,60 g·L-1)、阳性组(FGF9,0.054 g·L-1)、低剂量组(转基因红花油体,10 g·L-1)和高剂量组(转基因红花油体,60 g·L-1),隔天涂抹1次,每次100μL,15 d后取皮,固定包埋进行组织学分析。小鼠毛发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小鼠毛发长势良好,其中高剂量组小鼠毛发浓密,再生毛发数均较阳性组有显著效果;创伤实验愈合明显,阳性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愈合效果较空白组均显著,且在第5天,高剂量组愈合效果显著优于阳性组。该实验成功转化红花,获得了oleosin-rhFGF9融合蛋白表达的T3转基因红花,其具有促进毛发再生和创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毛囊体外培养和在体毛发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对小鼠毛囊生长的影响采用C57BL/6J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模型,实验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章光101)、何首乌提取物75,150,300,600,1 200,2 500,5 000μg·L-1组,24孔板,每孔2枚毛囊,培养12 d,通过观察毛发生长时间和生长速度,评价何首乌提取物对毛囊生长的影响;对小鼠毛发生长周期的影响采用C57BL/6J小鼠背部脱毛,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章光101)、空白对照组、何首乌提取物高、中、低(2,1,0.5 g·mL-1)剂量组,涂抹不同浓度的何首乌提取物,观察其对小鼠毛发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体外毛囊培养实验表明,何首乌提取物在300,600,1 200μg·L-1浓度时对毛囊生长早、中、晚期都有加速生长的作用,并可延长毛发的生长时间,且在早、中期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00μg·L-1时,第2,6,12天毛发生长速度分别为(0.236±0.061),(0.427±0.078),(0.325±0.054)mm·d-1,毛发生长时间为(9.60±1.43)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600μg·L-1时,第2,6天,毛发生长速度分别为(0.313±0.044),(0.522±0.084)mm·d-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第12天为(0.439±0.064)mm·d-1,毛发生长时间为(11.00±1.15)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1 200μg·L-1时,第2,6,12天毛发生长速度分别为(0.406±0.053),(0.642±0.067),(0.475±0.036)mm·d-1;毛发生长时间为(12.40±1.43)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何首乌提取物较空白对照组可以使毛发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加速毛发的生长,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时皮肤粉红到变灰的时间为(9.06±0.43)d,灰色皮肤长出毛的时间为(14.68±1.19)d,皮肤长满毛的时间为(26.86±2.02)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较中、低剂量可以加速皮肤黑色素的形成;毛发生长后期,剂量依赖关系不明显。结论:何首乌提取物能诱导C57BL/6J小鼠毛发生长,使其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从而加速毛发生长,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黄芪多糖对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维生素D组(10-5mmol·L-1)、10μg·ml-1黄芪多糖组、1μg·ml-1L黄芪多糖组、0.1μg·ml-1黄芪多糖组。结果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均可上调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VDR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且在黄芪多糖剂量为1μg·ml-1时其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治疗骨质疏松症重要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VD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蒙古族药阿给炭对应激型胃溃疡模型大鼠溃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84只SD大鼠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云南白药组(0.18 g·kg-1),阿给生药组(1.35 g·kg-1),阿给炭药低、中、高剂量组(0.9,1.35,1.8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复制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周后,常规处死动物,剪取胃部溃疡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VEGF及VEGF受体(VEGFR),b FGF及b FGF受体(b FGF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应激性溃疡导致大鼠溃疡组织b FGF(P0.01)和b FGFR(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阿给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了大鼠溃疡组织VEGF mRNA(P0.05)以及VEGF和VEGFR蛋白表达(P0.05),但无剂量相关性;其他各组与模型组无差异;中剂量、高剂量阿给炭和云南白药显著升高b FGF的蛋白表达(P0.01),高剂量阿给炭同时也升高了b FGF和b FGFR mRNA(P0.01)和b F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及其受体蛋白,b FGF及其受体蛋白有关,对VEGF,b FGF和b FGFR的调控是在转录水平,对VEGFR的调控是在后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旋覆代赭汤对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雌性BALB/c小鼠(6~8周,SPF);随机分选10只作为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其余组分别腹腔注射5 g·L-1的氢氧化铝Al(OH)3与1 g·L-1的OVA。分为正常组(10 mL·kg-1生理盐水)、鸡OVA模型组(10 mL·kg-1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DEX,1 mg·kg-1)、旋覆代赭汤低、中、高剂量组(7.065、14.13、28.26 g·kg-1)。建立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运用苏木素-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观察支气管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蛋白的磷酸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瘦素基因缺陷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其干预肝法尼醇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小异源二聚体伴侣(SHP)途径有关。方法:将雌性C57小鼠和ob/ob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苓桂术甘汤高、低剂量组(23.1,7.7 g·kg-1),阳性药组(立普妥,0.002 6 g·kg-1),每组各8只。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组织,称量小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和脂质沉积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肝脏组织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和酪氨酸磷酸酶(SHP)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和肝脏指数显著增高(P0.01),肝脏脂质沉积严重,肝脏组织FXR,FGF15和SHP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降低(P0.05,P0.01),肝脏脂质沉积减少,上调肝脏组织FXR,FGF15和SHP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能够抗瘦素基因缺陷模型小鼠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肝FXR-FGF15-SHP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眩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生理盐水组(3g·kg^-1),养血清脑颗粒组(3g·kg^-1),抗眩晕颗粒犬剂量组(15.2g·kg^-1)、中剂量组(7.6g·kg^-1)、小剂量组(3.8g·kg^-1)5组,分别灌服抗眩颗粒混悬液、生理盐水、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和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小鼠放入箱后2min内在旷野箱内活动的格数;记录小鼠在转棒上停留的时间。结果:抗眩颗粒组和养血清脑颗粒组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P〈0.05);抗眩颗粒组可明显增加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P〈0.05)。结论:抗眩颗粒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提高小鼠运动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延缓自然衰老小鼠老化过程的功效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13月龄自然衰老小鼠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自然衰老组,八子补肾低、高剂量组(1、2 g·kg-1),雷帕霉素组(0.002 g·kg-1)。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衰弱表征并测定其虚弱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效应性T细胞(TE)、记忆性T细胞(TM)、幼稚性T细胞(TN)、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Th1细胞、Th2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检测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p16)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16和p21的mRNA表达情况;Luminex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10、IL-...  相似文献   

9.
复方一枝蒿颗粒对小鼠抗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一枝蒿颗粒的免疫、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药理学参考.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抗病毒颗粒组、复方一枝蒿颗粒1,2,4 g·kg-1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药物抗炎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药物对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血清中IgM生成的影响,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脂多糖(LPS)及刀豆蛋白A(ConA)诱导下T、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影响,综合评价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2,4 g·kg-1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复方一枝蒿颗粒1,2,4 g·kg-1剂量组对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复方一枝蒿颗粒1,2,4 g·kg-1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SRBC免疫小鼠血清IgM抗体水平(P<0.01);复方一枝蒿颗粒在232~15 000 mg·L-1能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5);复方一枝蒿颗粒在464 ~ 15 000 mg·L-1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5).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最大允许浓度(0.4 g·mL-1)在6 h内灌胃给予小鼠孟根乌苏-18味丸混悬液两次(0.2 mL/10 g),观察14天,考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孟根乌苏-18味丸高、中、低剂量(3.67 g·kg-1、1.84 g·kg-1、0.92 g·kg-1)1次,连续给药180天,停药观察60天。结果:孟根乌苏-18味丸最大耐受量>16 g·kg-1(相当临床用量的436.36倍)。给药180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孟根乌苏-18味丸高剂量组ALB、UREA、AST、TBIL、CHOL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中剂量ALB、UREA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出现蛋白管型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停药6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等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肾脏器质性病变出现了恢复趋势。结论:孟根乌苏-18味丸大鼠灌胃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0.92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11.
卫昊  万朝阳  王莹 《陕西中医》2013,(10):1428-1429
目的:研究水飞蓟65%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润湿烧伤膏组、水飞蓟组(140g/kg,70g/kg),复制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立即给药,1次/d,连续给药20d,记录伤口愈合时间,测定愈合率及创面含水量。同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灌胃给药3d,考察水飞蓟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水飞蓟各剂量组能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大剂量组显著降低创面组织含水量(P〈0.05);水飞蓟140g/kg,70g/kg剂量组可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P〈0.05)。结论:水飞蓟提取物可有效促进小鼠烫伤创面愈合,其与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宝铎草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阳性药、乙酸乙酯层提取物高、低剂量(2.5,1.25 g·kg-1)和水层提取液高、低剂量(2.5,1.25 g·kg-1)组,ig给药5d.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观察其镇咳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取兔离体气管条,随机分为阳性药组、宝铎草乙酸乙酯层高、中、低剂量(100,10,1.0g·L-1)和水层高、中、低剂量(100,10,1.0 g·L-1)组,采用纤毛运动实验观察其促进纤毛运动作用.结果:宝铎草乙酸乙酸层提取液止咳作用显著(P<0.01);乙酸乙酯层及水层提取物均可影响酚红分泌(P<0.05);乙酸乙酯层及水层提取物高剂量组可明显加快兔离体气管纤毛运动速率(P<0.01).结论:宝铎草乙酸乙酯层及水层提取物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其止咳作用有效成分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层.  相似文献   

13.
高雅婷  张永军 《新中医》2020,52(19):1-3
目的:探讨花生红衣通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途径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影响。方法:将84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介素组、花生红衣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4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法构建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 mL/kg 的剂量灌胃0.25 g/mL、0.50 g/mL、1.00 g/mL 的花生红衣水提液;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白介素组按0.25 μg/g 的剂量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每天1 次,共7 d。给药7 d 后,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水平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 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Caspase-3、Caspase-9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小板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Caspase-3 蛋白表达降低(P<0.05);中剂量组Caspase-9 蛋白表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与白介素组血小板水平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Caspase-3、Caspase-9 蛋白表达及血小板水平与白介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生红衣可通过下调Caspase-3、Caspase-9 蛋白表达,减少血小板的凋亡,升高血小板水平,治疗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影响。方法: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吡拉西坦0.62 g·kg-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37.06 g·kg-1)、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8.53 g·kg-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9.26 g·kg-1)。给予补阳还五汤ig,连续治疗28 d后取材。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海马组织APP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游泳距离增加(P<0.05),APP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P<0.05),并且降低海马APP水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能够通过抑制APP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细辛水煎液对炎症与疼痛模型小鼠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细辛水煎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与肾毒性作用。方法:昆明小鼠180只,分3批分别进行醋酸扭体、耳廓肿胀和热板法实验,每批60只小鼠按体质量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给予地塞米松1.5 mg/kg)以及细辛水煎液剂量1、2、3、4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4、12、6、3 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小鼠按20 mL/kg体积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扭体次数显著减少、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细辛水煎液剂量1、2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扭体次数显著减少、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细辛水煎液剂量3、4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痛阈值显著升高(P <0.01);细辛水煎液剂量1、2组小鼠肾组织中肾小管与集合管轻度扩张,皮髓质交界处少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淡染。结论:24、12、6、3 g/kg剂量的细辛水煎液均具有显著的抗炎、...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乔园  穆庆丽  郭冬 《陕西中医》2020,(7):990-993
目的:探讨验证地黄养阴颗粒的主要药效学,为临床用药服务。方法:取昆明小鼠60只,分为空白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阳性组5组,每组12只小鼠。给药30 d后,①称取标记区域毛发重量; ②使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微循环相关指标; ③进行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吞噬指数κ。比较各给药组指标和空白组间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10.0 g/kg、5.0 g/kg 2个剂量组可促进小鼠毛发生长,增加小鼠毛细血管开放量,提高小鼠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扩大小鼠毛细血管输入、输出口径,明显增强了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结论:地黄养阴颗粒具有活血生发作用,初步证明对毛发松动或呈稀疏状脱落,毛发干燥或油腻等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黙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MC组)、西药安理申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大HLJDT组)、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中HLJDT组)、黄连解毒汤小剂量组(小HLJDT组),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各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APP基因表达情况。结果:CMC组小鼠β-APPmRNA表达量较西药安理申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小鼠β-APPmRNA表达量较CMC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剂量组小鼠β-APPmRNA表达量与西药安理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剂量黄连解毒汤均能降低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其中中剂量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安理申。  相似文献   

18.
黄芪降糖颗粒降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降糖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8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4~5周龄,维持饲料喂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70只采用KK饲料喂养加60mg·kg-1的STZ ip诱导糖尿病,造模成功60只。随机分为黄芪降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1),盐酸二甲双胍片组(0.3 g·kg-1)、参芪降糖颗粒组(0.2 g·kg-1)、模型组,每组各10只。各组ig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黄芪降糖颗粒对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Weight)、血清胰岛素(Ins)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有效控制小鼠体重降低,改善胰岛β细胞损坏。与模型组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体重值(28.88±6.79)mmol·L-1,(9.69±2.66)mU·L-1,(20.00±1.18)g比较,黄芪降糖颗粒高剂量组(13.20±2.02)mmol·L-1,(18.98±1.41)mU·L-1,(26.08±0.63)g和盐酸二甲双胍片组(13.40±1.92)mmol·L-1,(17.33±1.23)mU·L-1,(25.83±0.89)g均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降糖颗粒低剂量组(19.35±2.02)mmol·L-1,(15.89±1.38)mU·L-1,(25.69±0.44)g和参芪降糖颗粒组(20.38±1.93)mmol·L-1,(15.80±1.21)mU·L-1,(22.90±0.74)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降糖颗粒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荷MFC胃癌小鼠骨骼肌ATP生成、骨骼肌线粒体氧耗量及骨骼肌线粒体ATP合成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右腋下皮下无菌接种,建立荷胃癌MFC小鼠模型.接种24h后,治疗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0.045g·kg-1)、中剂量组(0.09g·kg-1)、高剂量组(0.18g·kg-1)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注射(0.05g·kg-1);模型组给传代肿瘤小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2周,造模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HPLC检测骨骼肌ATP、ADP及AMP含量,JC-1单体/聚合物检测骨骼肌线粒体的膜电位,Westernblot检测ATP合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的ATP及ADP含量显著升高(P<0.01),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的线粒体JC-1单体/聚合物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的ATP合成酶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使ADP和AMP更高效率转化为ATP,保护骨骼肌氧化磷酸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线粒体ATP合成酶的活性,增强线粒体能量储备,达到治疗肿瘤相关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民族药铁包金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基于FGF2/FGFR1信号通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批,每批分成5组,即模型组、低剂量铁包金组(2 g/kg)、中剂量铁包金组(4 g/kg)、高剂量铁包金组(8 g/kg)、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各组给药1小时后分别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及开场实验(OFT)。另取6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铁包金组(2 g/kg)、中剂量铁包金组(4 g/kg)、高剂量铁包金组(8 g/kg)、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各组持续给予相应药物7天,最后一次给药后注射LPS,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FST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小鼠海马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磷酸化及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含量。结果:铁包金可以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对小鼠自发活性行为则没有影响,提示铁包金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同时,铁包金能够显著增加LPS抑郁小鼠糖水偏好值,减少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并可显著增加小鼠大脑海马FGF2表达量,提高FGFR1磷酸化水平。结论:铁包金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大脑海马FGF2/FGFR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