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2000—2008年手术治疗的股骨转移性肿瘤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64±8.5)岁(35~77岁)。转移部位:股骨颈部5例,转子部7例,干部8例,髁部4例。股骨颈转移瘤行头颈切除骨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其他部位转移瘤行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塞内固定术,其中选用交锁髓内钉12例,DHS4例,钢板2例,DCS1例。结果:所有患者中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结论:采用人lr假体置换或内同定手术可以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患肢功能,便于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从解剖部位来看,硬膜外转移瘤发病率远远大于硬膜内转移瘤,前者常常导致脊柱机械稳定性的破坏,大大增加了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此外脊柱转移瘤外科手术不断开展,在肿瘤切除、椎管减压的同时也带来了术后椎体不稳等问题。脊柱的不稳意味着在正常载荷下易出现异常活动和位移。脊柱不稳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作者认为这一概念应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生物力学方面:创伤、感染、肿瘤、退行性变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脊柱运动节段的刚度下降、活动度增加,相同负荷下较正常椎体发生更大的位移;临床表现上,不稳脊柱在正常和(或)过度活动时出现疼痛,存在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可能导致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损伤。如果可以早期识别脊柱不稳,预测病理性骨折风险,即时采取固定术,会大大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因此,医生需要对脊柱不稳和将要发生的病理性骨折有着很好的预见性。本文主要对脊柱转移瘤椎体不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转移和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笑雷  张群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3,15(3):208-210,F003
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了解它的临床病理特点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胰腺癌浸润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特点及病理分型、预后治疗等作一综述,并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旨在改善胰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淋巴转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和淋巴转移规律及其与原发性胃癌的差异.方法 比较1994年3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56例残胃癌和1171例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和淋巴转移规律.结果 本组残胃癌患者56例,占同期胃癌患者的4.6%.与原发性胃癌患者相比,残胃癌患者在发病年龄较高[(64.3±9.0)比(58.3±12.6)岁]、淋巴结阳性率较高(31.8%比25.5%)、Borrmann分型(较晚)及联合脏器切除率较高(57.1%比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18.800、11.679、9.177、25.190;P均<0.05);与原发性胃癌行淋巴结廓清的病例相比,残胃癌No. 10、11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X~2值为5.558、6.099;P均<0.05);而原发性胃癌No.2、3、8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X~2值为15.508、6.003、4.084;P均<0.05).残胃癌空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率为24%(6/25),周围结缔组织浸润发生率高(8/56).结论 残胃癌患者具有与原发性胃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有一定规律可循;近端胃癌D2淋巴结廓清术和空肠系膜淋巴结清扫是残胃癌的标准手术,但应注意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5.
脊柱转移瘤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治 50例脊柱转移瘤,年龄31~82岁,平均 50.5岁。肿瘤在胸椎者居多,次为腰椎、颈椎和骶椎。原发癌主要在肺、甲状腺和肾脏等。作者分析了误诊的原因,并认为化疗、放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脊椎转移瘤是有效可取的。8例合并完全截瘫患者预后均极差,因此指出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肺癌转移者与甲状腺癌转移者术后存活时间有明显差别,说明经治疗后患者的估计寿命主要取决于原发肿瘤的生物行为,似与外科治疗等措施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骨样骨瘤是原发性良性肿瘤 ,临床少见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血管造影时发现 ,骨样骨瘤核心有血管发育异常 ,病理可见其核心为富有血管的骨性结缔组织及良性多核细胞、成骨细胞 ,无软骨成分[1] 。临床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瘤巢及周围反应性骨 ,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且大块切骨后造成骨缺损及术后病理性骨折较常见。我们采用单纯瘤巢切除后 ,残腔内注入液氮冷冻治疗 ,尽管也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但复发率却明显降低 ,如果通过植骨 ,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减少。现就我院1990~ 1999年收治的 9例股骨上段骨样骨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  相似文献   

7.
234例脑转移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和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3月,收治股骨上端转移瘤并发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51~74岁,平均65岁。采用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7例;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带锁髓内钉固定4例。结果:获随访8例,随访时间10~82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肿瘤复发1例,无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内死亡2例,2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1例,余1例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术可立刻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及关节功能,是股骨近端转移瘤并发骨折的治疗首选。肿瘤刮除和骨水泥填充后带锁髓内钉固定能维持肢体长度和连续性,保持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1999年6月至2 0 0 3年12月我院肿瘤科手术治疗乳腺癌病人5 4 3例,均为女性。年龄2 1~80岁,平均4 8 7岁。均行改良根治术。本组根据乳腺原发肿瘤的大小分为4组,第1组179例,乳腺原发肿瘤≤2cm ;第2组192例,肿瘤>2~3cm ;第3组113例,肿瘤>3~5cm ;第4组5 9例,肿瘤>5cm。共检出淋巴结6 933枚(每例至少检出8枚淋巴结) ,平均每例为12 77枚。淋巴结转移阳性者2 72例(5 0 0 9% ) ,阴性者(N0 ) 2 71例(4 9 91% )。其中淋巴结转移1~3枚(N1) 132例(4 8 5 3% ) ,4~10枚(N2 ) 10 4例(38 2 3% ) ,10枚以上(N3) 36例(13 2 4 % )。病理诊断:浸润性导…  相似文献   

10.
股骨远端巨大神经鞘瘤引起病理性骨折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胃癌卵巢转移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士福 《腹部外科》1995,8(3):141-142
胃癌卵巢转移临床病理分析周士福胃癌转移至卵巢并非罕见(1~4),近年来我院遇到3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1983年1月~1994年6月,共收治女性胃癌313例,其中22例先后或同时发现转移至卵巢,占7.03%。在此同一时期,在外院作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首次术后复发转移的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唐山市协和医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首次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而就诊于两院的56例GIST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56例发现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7.3个月.单纯手术治疗19例,单纯靶向治疗8例,手术联合靶向治疗14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6%、89%.再次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为76%.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手术、靶向治疗及年龄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和靶向治疗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复发转移的GIST患者,手术联合靶向治疗能获得最佳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手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手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规律。方法:对1970 ̄1999年4月间经我院病理证实的226例手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194例,恶性18例、瘤样病变14例,良恶性之比为11.6:1,男:女=1.46:1。好发年龄为11 ̄30岁。在良性肿瘤中,软骨瘤124例(占63.9%),骨软骨瘤33例(占17.0%),滑膜瘤12例(占6.2%),骨巨细胞瘤5例(占2.6%  相似文献   

14.
骨水泥椎体成形在治疗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1月~2011年6月我院应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155例,共251个椎体。颈椎1个,胸椎149个,腰椎101个。男性88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63.5岁(36~87岁)。采用两种手术方式: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110例,181个椎体;开放性手术椎管减压脊柱内固定,结合术中骨水泥椎体成形或联合其他部位椎体成形45例70个椎体。所有患者术前有严重的腰背痛或合并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平均VAS评分7.6分(5~10分),术后第3d根据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2周时根据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损害和ECOG评估活动能力的改善。出院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行X线片、CT或MRI检查,每次随访均进行疼痛、神经功能和活动能力的评估。结果:术中无1例出现肺栓塞、截瘫或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d内疼痛缓解,平均VAS评分降至2.6分(1~4分),术后2周评估,有神经功能损害者39例,Frankel分级除2例外均有1级及以上的恢复。ECOG分级4级者18例,其中15例改善为3级;3级者92例,其中63例改善为2级;2级45例中13例改善为1级。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平均注入量为4ml(3~7ml)。108(43%,108/251)个椎体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9个在椎间隙,86个在椎旁或椎旁静脉,3个椎管内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术后患者均接受化疗和(或)放疗,平均随访20个月(3~36个月),122例死于原发病,33例带瘤存活。结论:对脊柱转移瘤患者选择合适方式的骨水泥椎体成形安全、简单,效果显著,减少了椎体置换或前路开放手术的创伤。  相似文献   

15.
胃体癌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哨兵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跳跃式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观察 8例行根治性乳房切除、腋窝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清扫术(ALN dissection,ALND)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 NSLN跳跃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对肿瘤原发灶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和ALN窦组织细胞(SH)、生发中心增生(GH)和副皮质区增生(PH)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例乳腺癌原发灶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伴癌转移的 NSLN SH、PH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组 LN,且纤维化的发生率(占 85.0%)明显高于其他组(0)。伴癌转移NSLN之间的大小、癌所占的面积等相差较大。结论 NSLN跳跃式转移与癌原发灶、NSLN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中心分析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9年9月国内6家临床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查阅病历、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的方式,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肿瘤组织学分型、脊柱转移节段和数目、其他转移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身体状况KPS评分,以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 19例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119例乳腺癌肺转移患者中,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HR +/HER2+、HR-/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各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5.3%、17.6%、21.8%、25.2%,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与其他亚型相比组织学分级Ⅲ级发生率较高(P=0.016).本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9 ~ 141个月),中位肺转移时间为29个月(3~ 99个月),发生肺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是33个月(6 ~98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72.9%、54.1%、35.1%和14.4%.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多发肺转移灶、肺转移时间≤24个月及是否曾接受系统化疗是影响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成骨肉瘤发生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了解肺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给予干预性治疗、寻找多中心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0月间在我院经规范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成骨肉瘤患者共158例,对其中41例发生肺转移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发生部位、Enneking分期、化疗方案、手术方法、局部复发情况、肺转移特点和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转移发生率25.9%。158例患者中局部复发16例,复发率10.1%;复发患者中出现肺转移12例,占局部复发的75%。41例肺转移患者中存活11例,存活率26.8%,平均存活时间47.6个月(9~114个月)。12例单发肺转移患者中5例存活,存活率41.7%;29例多发肺转移患者中6例存活,存活率20.7%。8例行肺清扫术患者中5例存活,存活率62.5%。行保肢术25例,存活8例,存活率32%;行截肢术12例,存活3例,存活率25%。结论尽管采取多药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手段及根治性外科手术,但仍有近30%的成骨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肺转移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其局部复发与肺转移关系密切;肺转移类型、出现时间以及手术方式等对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采取相应措施有望提高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伴股骨转子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骨折情况和患者意愿,将9例多发性骨髓瘤伴股骨转子间病理性骨折患者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1)3例非手术治疗者:治疗2~3个月后可卧床进行患肢简单活动,但患髋屈曲时疼痛症状明显,骨折部位轴向叩击痛仍存在,局部压痛不明显。2例治疗后4个月因多器官转移等并发症而死亡;1例治疗后12个月(末次随访)患髋存在屈曲疼痛症状,可坐卧,并且可在床旁借助助行器做简单活动。(2) 6例PFNA固定治疗者:术后均未见感染、骨折移位、内固定失效及松动等情况发生。5例术后3周患髋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骨折愈合,骨折处可见骨痂形成,可扶拐下床进行一般活动;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均可弃拐缓步行走。1例因无法耐受疼痛而未进行下床活动,术后6个月时因多器官转移等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伴股骨转子间病理性骨折,需早期明确肿瘤及骨折类型,明确疼痛产生来源,尽快对骨折进行治疗。PFNA固定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股骨转子间病理性骨折,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结合进一步的化疗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