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术后患者免疫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LC,n=46)与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n=42)。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4~+、CD8~+淋巴细胞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 CRP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LC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免疫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和分析日间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C患者,根据入院流程模式分为日间LC组(ALC)和常规LC组(CLC组),ALC组在日间手术病房接受LC,CLC组在普通病房接受LC.比较2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胖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脂肪液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202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再根据体重指数、腹高及腰围评分并计算患者肥胖程度,按照肥胖程度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过重组以及肥胖组。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两组肥胖程度及肥胖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脂肪液化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2.65%(3/113)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10.11%(9/89)(χ~2=4.955,P0.01)。体重正常组中,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过重组和肥胖组中,腹腔镜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2.22%(1/45)、9.10%(1/11)要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9.10%(3/33,χ~2=1.846,P0.05)、71.43%(5/7,χ~2=7.4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降低肥胖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粘连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腹腔粘连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用开放法穿刺Trocar,分离粘连,显露胆囊及Calot三角,切除胆囊。结果:28例LC成功,效果良好,2例中转开腹。无出血、内脏损伤、胆漏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65m in,平均住院6d。结论:只要术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腹腔粘连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为胆囊结石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n=65)及LC(n=65)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LT、AST、TBIL均较术前升高,术后第5天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1天、第3天,OC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IgA、IgM、IgG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可造成患者肝功能明显升高,但术后可迅速恢复,对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DCLC组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LC)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安全性、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共纳入1870例患者,其中DCLC组246例,RLC组1624例.计划...  相似文献   

7.
术前E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3例临床表现为单纯胆囊良性疾患的病人行术前ERCP检查,成功率为93.5%。其中发现胆道变异5例(5.7%),合并胆总管结石6例(8.5%),并在术前行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术,8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对其ERCP影像特点与术中难易程度关系的分析,提出ERCP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选择病例,判断术中操作的难易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内镜乳头切开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相结合是目前处理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由同一名医师连续手术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进行分析.结果 25例LC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15 min;手术次日全部出院,无延迟出院和再入院患者;术后并发症仅皮下气肿1例;术后腹胀2例,发热3例,轻度疼痛6例,恶心3例,均于72 h内缓解.结论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刀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与常规电凝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超声刀组均顺利完成LC,常规电凝组3例中转开腹。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超声刀组优于电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LC术中应用超声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保护肝功能并避免胆管损伤,手术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总结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为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施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胆囊炎43例,非急性胆囊炎57例。结果:100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胆道造影均顺利完成。8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65~140 min,平均(75.6±12.5)min;术中出血量10~120 ml,平均(30.6±11.7)ml;术后住院3~9 d,平均(4.3±0.8)d。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胆道造影适应证及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共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7000多例,因此我们认为对患者做到术前访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00例,并与开腹胆囊切除术29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C手术时间44.96±18.85分钟;术后应用抗生素1.35±0.63天;输液1.61±0.77天;全部病例未用镇痛剂;胃肠蠕动时间7.51±2.39小时;术后住院时间3.7±0.80天;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手术时间101.74±28.60分钟;术后应用抗生素6.56±1.34天;输液5.92±1.57天;术后有157例病人应用镇痛剂,占53%;胃肠蠕动时间62.24±18.19小时;术后住院11.21±4.24天;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两组对各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文中讨论了两者疗效、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以及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分别行ALC及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n.pati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I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PLC组1 534例,ALC组678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入院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和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LC组中转开腹率(0.44%)和住院时间[(1.2±0.5)叫显著低于或短于IPLC组[3.19%,(4.8±1.3)dJ,P〈0.05;ALC组直接费用为(6 555.6±738.7)元、间接费用为(230.0±48.0)元、总费用为(6 752.0±424.3)元,显著低于IPLC组的(7 863.7±1 014.6)元、(973.0±136.5)元和(8 856.0±636.0)元(P〈0.05)。结论ALC是安全可行的,能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8月至2009年8月为73例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70例,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出血50~100ml,3例中转开腹,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行LC安全可行,但要掌握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巧、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8年4月218例行LC+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一期缝合,128例T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通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术后结石残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长于T管引流组(均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明显高于T管引流组(8.89%vs.2.34%,P=0.030),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1.11%vs.7.03%,P=0.040)。统计分析显示,一期缝合是术后胆汁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管引流是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T管引流可有效减少术后胆汁漏发生。两者尚不能完全互相替代,需把握严格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6.
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位医生连续进行LC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outin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RLC)组75例,ALC组36例.结果 两组在手术成功率、负压引流留置率、再入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切口疼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日间组手术时间(25.3±11.1)min,显著短于常规组的(32.4±12.7)min(P<0.05);日间组住院费用(7729.6±475.7)元,显著低于常规组的(9337.9±692.8)元(P<0.05);日间组住院时间(1 d,1~3)显著短于常规组(5 d,3~10)(P<0.05).结论 ALC安全可行,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前补充10ml/kg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或10ml/kg乳酸钠林格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LC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入手术室后至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输注2ml/kg乳酸钠林格液,B组静脉输注10ml/kg乳酸钠林格液,C组静脉输注10ml/kg羟乙基淀粉。记录术前、诱导时及诱导后5、10、15min及术毕时血压和心率,3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随访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及需要补用止吐药例数。结果3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诱导后3组平均动脉压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A、B两组下降较C组明显(P<0.05)。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7/20)和C组(6/20)明显低于A组(14/20)(χ2=4.912、6.400,P<0.05),而B、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114,P=0.736)。但3组间恶心呕吐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需要给予止吐药的患者比例C组(1/20)低于A组(7/20)(χ2=3.906,P=0.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259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6例,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对照组113例,行开腹胆囊大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等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手术的成功取决于术者的技术水平,只有成熟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手术经验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术前2 h口服不同容量碳水化合物(CHO)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胃液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120例,年龄18~55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常规禁饮组(对照组)、口服CHO 200 ml组(C200组)、口服CHO 300 ml组(C300组)和口服CHO 400 ml组(C400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禁饮,C200组、C300组和C400组术前2 h分别口服CHO 200、300、400 ml。入手术室后,超声测量平卧位、右侧卧位胃窦部横截面积并行Perlas等级评分。常规全麻诱导插入I-gel喉罩后置入多孔鼻胃管抽吸胃液,测定胃液量。记录口服CHO前、口服CHO 2 h后的口渴及饥饿VAS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Y)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400组胃液量明显增多(P<0.05)。与C400组比较,对照组和C200组Perlas 2级比例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C200组和C300组Perlas分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口服CHO...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学习曲线,以指导人才培养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8月同一术者94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男29例,女65例。胆囊结石61例,均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胆囊息肉样病变33例。年龄(41±12)岁(21~77岁)。BMI(24±4)(15~34)。通过累积求和分析法(cumulative summation,CUSUM),得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结果手术时间(78.1±24.2)min(45~167min),出血量(8.5±3.6)ml(2~20 ml)。术中胆囊破损9例(9.6%),胆囊床出血或胆囊动脉损伤出血3例(3.2%),手术中转5例(5.3%)。35例手术后,CUSUM学习曲线k值为负。结论通过累积求和分析法得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特征,并且在35例以后可以跨越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