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应用蒲公英乙醇浸出液贴敷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会阴切口护理方法对照组用碘伏消毒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蒲公英乙醇浸出液贴敷法。比较两组会阴切口肿胀程度、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疼痛程度及舒适感。结果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感染发生率4%;观察组会阴切口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及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公英乙醇浸出液贴敷会阴切口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会阴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湿性换药和红外线理疗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120例无合并症的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8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1%碘伏棉球消毒会阴切口及周围,并以0.5%甲硝唑液纱布湿敷伤口,并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30min~1h,照射结束后会阴伤口敷消毒凡士林纱布,1日2次;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1%碘伏棉球消毒会阴切口。比较2组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甲级愈合60例(88.2%),乙级愈合8例(8.8%);对照组甲级愈合26例(50.0%),乙级愈合12例(23.1%),丙级愈合14例(26.9%)。2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妇切口疼痛分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勤清洁伤口、湿性换药、红外线理疗和保持伤口湿润密闭能够减轻会阴侧切伤口疼痛,促进愈合,且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3.
王丽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35-8636
目的 观察纳可佳湿敷联合神灯照射促进会阴侧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用纳可佳湿敷联合神灯照射,对照组用庆大霉素湿敷联合神灯照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可佳湿敷联合神灯照射促进会阴侧切口愈合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会阴切口减轻疼痛、肿胀及促进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足月初产妇246例,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1例。在常规会阴切口护理基础上,观察组产后24h采用TDP照射会阴切口,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观察2组切口肿胀、疼痛及愈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消退程度及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DP照射会阴切口可明显减轻疼痛及肿胀,预防感染,促进愈合,提高产妇舒适度及母乳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紫草愈肤油联合特定电磁波(TDP)对促进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顺产行会阴侧切分娩的100例产妇,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期间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涂抹自制紫草愈肤油联合电磁波治疗仪进行会阴切口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当天,产妇的会阴侧切口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自制紫草愈肤油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可显著促进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伤口疼痛。  相似文献   

6.
TDP照射对产后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DP照射对产后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探讨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1月~5月使用TDP照射的54例会阴侧切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同一时期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未采用TDP照射的203例会阴侧切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样的护理方法基础上同时采用TDP照射辅助治疗,比较2组会阴侧切伤口肿胀、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伤口疼痛减轻程度及肿胀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TDP照射的护理干预能较好地促进产后会阴伤口愈合,并有减轻疼痛和减少肿胀发生、促进伤口恢复等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旭红  蒋红 《护理研究》2012,26(20):1867-1868
[目的]观察肤阴洁洗液配合阿米卡星洗剂预防产后会阴侧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按时间顺序将40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且行会阴侧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肤阴洁洗液配合阿米卡星洗剂行会阴消毒,对照组采用0.5%聚维酮碘行会阴消毒,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口肿胀、疼痛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口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肤阴洁洗液配合阿米卡星洗剂行会阴消毒可有效减轻会阴切口肿胀、疼痛,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芒硝熏洗液在会阴侧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碘伏消毒,观察组术后应用大黄芒硝熏洗液护理,观察两组切口感染、愈合、肿胀、疼痛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疼痛程度、会阴切口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甲级愈合率、舒适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熏洗液能有效降低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术后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我院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阴道分娩需行会阴缝合的产妇484例,年龄20~42岁,其中会阴侧切38例,自然撕裂需行会阴皮肤缝合99例;经产妇68例,初产妇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9例和对照组235例。(2)方法:两组均用1/0可吸收肠线全程缝合会阴皮肤及黏膜,观察组用0.1%活力碘每日行会阴冲洗伤口,上、下午各1次。对照组用0.1%新洁尔灭每日行会阴冲洗,上、下午各1次。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3 d后拆线。2 结果 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会阴切口Ⅰ期愈合者为248例(占99.6%),有1例(占0.4%)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在产后会阴侧切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产后会阴部的护理。方法将240例自然分娩、并进行了会阴侧切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产后治疗(呋喃西林擦洗伤口及会阴部、抗生素使用等)及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口,照射时间20~30 min·次-1,2次·d-1,连续照射3~4 d。对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充血、红肿及切口触痛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90.0%,乙级愈合率为8.3%,丙级愈合率为1.7%;研究组甲级愈合率为95.8%,乙级愈合率为4.2%。研究组的切口愈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有切口处充血或水肿2例(1.67%)、有明显触痛感3例(2.5%),研究组未发生会阴切口处充血及红肿现象,有明显触痛感1例(0.8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侧切口可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术中出血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会阴侧切术,观察组实施改良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切口愈合程度、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改良会阴侧切术能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切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口皮片引流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有潜在切口脂肪液化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皮下脂肪层放置皮片引流,对照组不放置皮片引流。术后均用TDP照射切口。观察2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脂肪液化,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有6例(20%)发生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切口行二期缝合。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7.8±1.6)、(18.7±3.3)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0±1.7)、(21.5±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皮下脂肪层皮片引流联合术后TDP照射切口,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用0.5%碘伏擦洗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治疗组),与采用1:1000新洁尔灭(对照组)作对比,2组各150例。结果示:治疗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会阴切口感染率为1.33%,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9.33%,P<0.01,治疗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8.67%,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0.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用0.5%碘伏擦洗会阴切口能减轻切口疼痛,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王晓萍  汤艳金 《现代护理》2006,12(21):1985-1986
目的探讨安普贴膏剂与安普贴联合治疗Ⅲ、Ⅳ期褥疮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共31处褥疮,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5%碘伏消毒创面及边缘,安普贴膏剂薄敷在创面上,安普贴封闭褥疮面至边缘2~3cm,直到创口愈合修复;对照组10例共21处褥疮,采用碘伏加TDP灯照射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愈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Ⅲ期褥疮愈合率为91.67%,Ⅳ期褥疮愈合率为57.14%,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治疗2个月Ⅲ期褥疮愈合率为53.33%,Ⅳ期褥疮愈合率为33.33%,总有效率47.62%。结论安普贴膏剂与安普贴联合治疗Ⅲ、Ⅳ期褥疮疗效优于碘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黄、芒硝联合外敷在产科会阴侧切术后对重度会阴水肿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经阴分娩的重度会阴水肿产妇240例,分成观察组120例,采用大黄、芒硝外敷会阴,对照组120例,采用95%酒精湿敷会阴,观察会阴水肿消退的时间、效果及会阴切口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72 h会阴水肿全部消退,有效率100%,会阴切口愈合率100%,对照组产后72 h会阴水肿消退101例,有效率84.1%,5 d全部消退,会阴切口愈合率94.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会阴切口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芒硝联合外敷治疗产后重度会阴水肿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利于会阴切口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安普贴膏剂与安普贴联合治疗Ⅲ、Ⅳ期褥疮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5例共31处褥疮,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5%碘伏消毒创面及边缘,安普贴膏剂薄敷在创面上,安普贴封闭褥疮面至边缘2~3 cm,直到创口愈合修复;对照组10例共21处褥疮,采用碘伏加TDP灯照射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2个月Ⅲ期褥疮愈合率为91.67%,Ⅳ期褥疮愈合率为57.14%,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治疗2个月Ⅲ期褥疮愈合率为53.33%,Ⅳ期褥疮愈合率为33.33%,总有效率47.62%.结论 安普贴膏剂与安普贴联合治疗Ⅲ、Ⅳ期褥疮疗效优于碘伏.  相似文献   

17.
李海筠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912-913
目的:观察产后应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侧切伤口2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于产后侧切口缝合完毕,用0.5%碘伏纱块持续湿敷侧切口2h;对照组于产后侧切口缝合完毕,用0.5%碘伏纱块擦拭侧切口,比较两组会阴侧切口的肿胀及愈合情况。结果:产后24h会阴侧切口的肿胀率观察组为18%,对照组为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至会阴侧切伤口拆线时,侧切伤口甲级愈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缝合完毕,用0.5%碘伏纱块持续湿敷会阴侧切伤口2h,能有效减轻产后24h会阴侧切口肿胀,降低会阴侧切口感染率,促进侧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处理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行会阴侧切术病例260例为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在常规冲洗消毒的基础上,切开缝合前后加用5%碘伏局部消毒,切口以0.5%碘伏冲洗,缝合后喷洒济安舒能,24 h后加以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局部理疗;以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行会阴侧切术行常规护理措施的2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切口肿胀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肿胀、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低(P<0.01);切口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可减轻会阴侧切伤口肿胀和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并发症,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9.
生肌玉红膏联合电磁波治疗愈合不良伤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电磁波治疗愈合不良伤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5例愈合不良伤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在伤口常规清创消毒后用电磁波照射;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肌玉红膏贴敷伤口。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电磁波治疗愈合不良伤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阴道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化助产护理。观察2组初产妇会阴侧切发生率,并比较2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为48.00%(48/100),低于对照组的81.00%(8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总发生率7.00%(7/100),低于对照组的18.00%(1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助产护理干预能潜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降低会阴裂伤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