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胜紫癜患者(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ysmexXE-5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1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AA)和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和AA患者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1)初诊时ITP患者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A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AA患者PDW、MPV、P—L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TP患者缓解后PLT明显上升,而PDW、MPV、P—LCR下降;AA患者缓解后PLT、PDW、MPV、P—LCR均上升。ITP和AA患者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2002-07~2003-05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5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叫,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日龄~13岁。〈1岁13例,1~3岁20例,4~7岁10例,〉7岁7例。  相似文献   

3.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ITP可能具有不同的细胞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个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nic purprua,ITP)也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本文以125例rrP病人的血小板各项参数: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较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个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nic purprua,ITP)也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本文以125例ITP病人的血小板各项参数: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较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脾切除治疗,无效的病例为难治性ITP。研究者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单克隆抗体、环孢素A、骁悉、免疫吸附、血浆置换等免疫治疗及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克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糖蛋白上存在自身抗原表位,这些抗原表位定位于糖蛋白的某些特定区域,其数量有限。在部分慢性ITP患者中,存在B淋巴细胞和(或)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扩增,其自身抗体是克隆性起源的。这些研究对于探索特异性高、毒性小的靶向性治疗和揭示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讨论了ITP自身抗体的克隆限制性和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扩增,ITP中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和研究ITP克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恶性血液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特异性抗体水平 ,以评价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在ITP诊断中的价值。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 (MAIPA)技术同时检测血小板GPIb/Ⅸ、GPIIb/Ⅲa、GPⅣ、GPⅤ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 :ITP组、CAA组、恶性血液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 6 9.99% ,10 % ,2 0 %和 0 %。ITP组与CA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2 0 .71,P <0 .0 0 5 ) ,ITP组与恶性血液肿瘤化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12 .2 2 ,P <0 .0 0 5 )。健康志愿组无 1例阳性。结论 :多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敏感性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ITP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2-02~2002-02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符合1986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ITP诊断标准[1].其中男21例 ,女15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1.5~3月龄21例,~6月龄10例,~11.5月龄5例,中位数月龄3个月.病程≤6个月者34例,病程>6个月者2例.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感染史者17 例.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点36例,瘀斑21例,血肿2例,穿刺部位出血6例,鼻出血5例,口腔粘膜出血11例,球结膜下出血1例,黑便5例,血便1例,镜下血尿3例,发热2例, 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36例均无脾脏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仅2例脾脏轻度肿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黑龙江地区60例ITP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HLA-DRB1*02(15/16)基因频率在ITP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RR分别为7.857、4.171,x^2值分别为17.778、8.539,P分别为0.001、0.003,EF分别为0.1983、0.1510),而HLA-DRBl。08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RR=0.095,x^2=12.810,P=0,001,PF=O.00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黑龙江地区人群中,HLA-DRB1*02(15/16)基因可能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易感性有关,HLA-DRB1*08则可能对ITP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儿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好发于2~ 8岁[1] 。临床上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鼻衄、严重者有内脏出血 ,如消化道、泌尿道、以及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等。我科自 2 0 0 0年1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了 6 9例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 ,其中有 2 6例极重度患儿 ,无 1例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情况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 6 9例 ,男 5 1例 ,女 18例 ;年龄 <1岁 30例 ,1~ 6岁 2 3例 ,6~ 15岁 16例。血小…  相似文献   

12.
钙调素抗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观察了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清钙调素抗体,这是一种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的自身抗体,结果发现ITP患者的血清钙调素抗体达21.00±3.96U/ml(x±s),较正常人7.56±2.68(n=100)明显升高(P<0.05)。此抗体并不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呈平行性改变,但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r=-0.74,P<0.05)。在钙调素抗体低于16U/ml的16例中,7例对皮质激素敏感,9例不敏感;在高于16U/ml的11例中,9例对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仅2例不敏感,两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我们观察到钙调素抗体的观察值和预期值比例>1者预后较好,<1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一般认为,该病是由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所致。而近年还提出了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的新理论。此外,ITP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近来也已取得重要进展,欧美相继制定了IT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文主要探讨成人ITP的规范化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朱莉 《全科护理》2014,(3):203-204
[目的]总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严密观察病情、认真药物护理、严格基础护理、加强与病人家属沟通和心理护理。[结果]46例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形态与造血功能的改变,初步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采用巨核细胞CI41α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染色观察骨髓涂片中小巨核细胞的计数与分类,采用血浆凝块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酶标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检测,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和爆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MK)。结果表明:ITP患儿骨髓小巨核细胞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Ⅰ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很少见;小巨核细胞总数及CFU—MK和BFU—MK集落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培养体系中可以观察到正在释放血小板的成熟的巨核细胞。发现1例慢性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率降低。结论:Ⅱ、Ⅲ、Ⅳ型小巨核细胞增多是ITP的病理特征,这些小巨核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发育成熟为正常的巨核细胞,并释放血小板;免疫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及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可能并不是ITP发病的唯一机制,部分病例尤其是慢性ITP,其发病可能与患者巨核细胞本身质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总结2006~2010年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损伤、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和实现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易患自发性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0 8例ITP患者及 10 8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AIg (PAIgG、PAIgA、PAIgM) ,并计算三种指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①灵敏度 :PAIgG >PAIgM >PAIgA :PAIgG特异度 77 8%。②PAIgG在ITP组高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组 (P <0 0 5 )。③对 36例急性ITP患者不同血小板数量组间PAIgG分析 ,结果示血小板数量越低 ,PAIgG均值越高 ,0~ 10× 10 9/L组 ,10~ 30× 10 9/L组 ,30~ 80× 10 9/L组间PAIgG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④ 8例急性ITP患者治疗前后PAIgG明显高于普通ITP组 ,且伴有PAIgM升高。⑥低巨核细胞型ITP患者PAIgM均升高 ,治疗前后PAIgM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是ITP患者诊断、治疗反应的有用指标。难治性或低巨核细胞型ITP患者除有PAIgG升高外 ,均伴有PAIgM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确诊的患儿65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50例健康儿童以上的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及与治疗后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ITP患儿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PLT上升,PDW、MPV、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2)ITP轻、中、重度患儿随病情加重PLT进行性下降,而PDW、MPV、P-LCR进行性增大,但极重度患儿MPV反而变小.(3)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急性者多见,慢性者虽然起病缓慢、出血症状不重,血小板减少程度多没有急性者明显,但慢性ITP的疗效及预后往往不及急性ITP.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抗凝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CMV—IgM及清洁晨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HCMV—DNA含量。结果显示36例ITP患者中,HCMV—DNA阳性者17例,阳性率47.2%,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28例,HCMV—DNA阳性者4例,阳性率14.3%,P〈0.01,差异有显著性。ITP患者CMV—IgM阳性者8例,阳性率22.2%,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中CMV—IgM阳性者0例。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