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唑吡坦连续与间断口服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比3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连续或间断口服唑吡坦。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表(CGI)和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安全性相近,均不产生明显反跳。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按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晚饭后服用右佐匹克隆2mg,连续服用1周,后根据病情按需服用。对照组每晚睡前0.5h服用阿普唑仑0.8mg,1周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末评定睡眠质量,疗效评定依据PSQI减分率判定,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每周末评定。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后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3、4周后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按需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与使用阿普唑仑相比,两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右佐匹克隆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均伴有失眠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治疗后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I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I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社会生活和情感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唑吡坦片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扎来普隆10mg/d,对照组予以唑吡坦10mg/d,整个试验期间均不合并其他催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疗效,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RS总分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SDRS评分在治疗后各阶段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扎来普隆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头昏、口苦、恶心、头痛等,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咪达唑仑和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咪达唑仑(midazolam)和艾司唑仑(estazolam)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高血压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或在治疗中的高血压患者伴有长期失眠,入选21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咪达唑仑组(113例)睡前口服咪达唑仑片7.5~15 mg.艾司唑仑组(104例)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1~2 mg.均按需服用,第2天起床后15 min内完成睡眠日记的记录.完成8次睡眠日记(在1个月内)的记录或1个月后结束随访.研究者收集患者的病史日记,并对患者再次进行疗效评估,测量血压和心率,记录不良事件.疗程为期4周.结果 (1)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咪达唑仑组血压下降11.8/7.3 mm Hg,艾司唑仑组血压下降9.1/5.6 mm Hg,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睡眠评估总得分均较治疗前减小,各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咪达唑仑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觉醒次数、睡眠评价、日间困倦方面均优于艾司唑仑组, 总得分前者小于后者, 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睡眠时间和做梦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主要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和恶心, 咪达唑仑组发生率小于艾司唑仑组,分别为3%和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需服用咪达唑仑和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长期失眠安全,且可能有辅助降压疗效;但咪达唑仑在入睡时间,觉醒次数,睡眠评价,日间困倦等改善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唑吡坦对睡眠障碍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和部分门诊就诊,诊断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且为非杓型血压的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强化治疗组46例,联合治疗组45例。强化治疗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早、晚各1次;联合治疗组早上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晚上口服酒石酸唑吡坦10mg。治疗4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血压及血压形态;行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insomniascale,AIS)自测,评估睡眠质量。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强化治疗组白昼收缩压以及黑夜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收缩压下降率(ASB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治疗组黑夜收缩压以及黑夜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收缩压下降率及舒张压下降率(ADB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白昼收缩压、收缩压下降率及舒张压下降率显著高于强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强化治疗组[47.7%(21/44)us.22.7%(10/44),P〈0.05]。结论对于伴有睡眠障碍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唑吡坦,能够显著降低夜间血压,纠正非杓型血压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唑吡坦片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46例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择期行首次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分为安慰剂组(122例)或唑吡坦片治疗组(124例)。所有患者均于入组当晚开始每晚睡前服用唑吡坦片5mg或外形、性状类似于治疗药的安慰剂,三天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24小时内行中国版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价。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烟酒嗜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唑吡坦片组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等项目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唑吡坦片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服用唑吡坦片可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唑吡坦治疗变异型心绞痛(VAP)伴自述失眠(SRI)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72例VAP伴SR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VAP一般用药,观察组同时加用唑吡坦片10 mg,1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2006年1月以来发表的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试验药物治疗时间〉4周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报道老年人失眠药物长疗程治疗的发展概括。  相似文献   

10.
唑吡坦致精神错乱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6 5岁。因发现血压高 5年 ,反复胸闷、气促伴心悸 3个月于 2 0 0 3年 8月 4日 14∶30时入院。曾到当地医院就诊 ,心电图示心房纤维颤动 (房颤 ) ,住院治疗 2 0余天 ,予异搏定、胺碘酮等药物治疗 ,效果欠佳 ,转入本院诊治。入院查体 :体温 36℃ ,脉搏 88次 /min ,呼吸 16次 /min ,血压 14 0 / 80mmHg。神志清楚 ,对答切题。唇无发绀 ,颈软 ,颈静脉不怒张。双肺呼吸清晰 ,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 ,心率 88次 /min ,心音强弱不等 ,心律绝对不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 :心电…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因其可影响代谢、内分泌、免疫等,甚至引发或加重多种内科疾病,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研究显示,失眠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失眠对上述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美西律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美西律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西律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意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意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失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高风险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2月对天津市大张庄村和劝业场社区3500例本市户籍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选择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信息完整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森斯失眠量表测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失眠组241例和无失眠组380例。采用Stop-Bang量表测评将研究对象又分为OSA高风险组410例和OSA低风险组211例。结果筛查结果显示,失眠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40±9.14)分vs(29.38±4.45)分,P=0.00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8.32±10.95)分vs(30.07±6.18)分,P=0.000]显著高于无失眠组。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失眠发生率为38.8%,OSA高风险率为66.0%。logistic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饮酒,SDS评分、SAS评分是影响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体质量指数、颈围、高血压、心脏病是影响OSA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饮酒及焦虑抑郁状态对失眠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而男性、肥胖、颈围、高血压及心脏病与OSA高风险相关,对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上述因素的筛查,有助于脑卒中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5.
唑吡埘为咪唑吡啶类催眠约,由于起效快,副作用少,不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是失眠症的理想药物之一。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唑吡坦的不良反应逐渐被认识。现报道服用唑吡坦后出现夜游症患者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良性前列腺伴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2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溴比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7天、第14天留置尿管拔管率、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入院第7天、第14天留置尿管拔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4天拔管RUV低于对照组,入院第7天、第14天Qmax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7天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拔除率、生活质量及尿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膀胱RUV,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唑吡坦治疗,治疗组加用“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62.50%,观察组有效率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药物依赖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失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失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方法 入选老年患者259例,分为健康对照组74例、单纯高血压组71例、高血压并存失眠组114例,其中高血压并存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5~9年和≥10年.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收集其HRV时域指标(SDNN、SDANN和ASDNN)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存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降低(F=12.02,10.54和4.27,P<0.01);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并存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降低(P<0.01).高血压并存失眠组中失眠5~9年和≥10年组的SDNN和SDANN均较失眠<5年降低(F=8.63和4.54,P<0.01);失眠≥10年的SDNN较5~9年进一步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失眠可加重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年限延长,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失眠症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老年慢性失眠症多为共病性失眠,常伴发于原发性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及老年相关慢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睡眠结构及睡眠觉醒节律发生改变,使老年慢性失眠症更多表现为早醒及白天片段睡眠。病因治疗是老年慢性失眠症的基础,对失眠症的治疗包括认知一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相比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老年慢性失眠症治疗更为安全、有效、持久。  相似文献   

20.
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 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 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与基线血压的变化、目标血压达标率,同时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量表(sleep dys-funtion rating scale,SDR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价.结果 在 治疗第8、15天,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目标血压的达标率也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的SDRS和HAMA评分也较基线总分有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司唑仑治 疗高血压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失眠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改善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