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建峰  王大博  王玲  李芹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124-2126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用于术前评估预后。
  方法: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1例418眼行术前术后相关检查,术后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进行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术后1 mo低视力发生率为10.3%,发生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原发病及晶状体核硬度,合并原发病主要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8.8%)、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9.0%)、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7.3%)、病理性近视眼底改变(2.4%)、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2.4%)。
  结论: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包括合并原发病及晶状体核硬度。提示我们临床工作中重视术前检查,术中谨慎操作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2019-03本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80例91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将其分为低视力组(最佳矫正视力<0.3)、正常组(最佳矫正视力≥0.3),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后BCVA比较有差异(P<0.001),未见角膜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状体移位等严重并发症。低视力组年龄、近视时间、眼轴长度、术前眼压、角膜散光度、前囊口面积、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核分级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变性、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眼轴长度>30mm、术前眼压≥21mmHg、角膜散光度≥1.30D、晶状体核分级Ⅲ~Ⅳ级、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为影响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效果显著,但也受眼轴长度、术前眼压、角膜散光度、晶状体核分级、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等因素影响而视力恢复不佳,术前应对此类因素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
陈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46-1247
目的:了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者,对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追踪超过0.5a的261眼(217例)中32眼发生低视力(12.26%),其中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引起低视力的22眼(68.75%),弱视引起低视力的患眼4眼(12.50%),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引起的低视力6眼(18.7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及可能的预防和术后处理。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资料完整的成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998例,回顾分析术后随访3mo后视力<0.3的原因。结果:术后3mo随访视力<0.3的患者有130眼,发生率为13.0%。结论:成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出现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眼部原有的疾病,常见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所致的视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高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目的:回顾分析132眼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132眼)80岁及以上老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给予必要的吸氧和心电监护。结果:132眼患者的脱盲率≥0.05为95.4%,脱残率≥0.3)为77.3% 。其中低视力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疾病和眼部器质性病变。无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只要基本视功能存在,术前术后妥善处理好全身疾病,均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永久性低视力原因。方法对2505只眼老年人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术后3个月,除外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将矫正视力<0.3者按原因分类。结果引起术后永久性低视力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变,占28.2%;老年性黄斑变性,占23.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占13.9%。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永久性低视力主要原因是黄斑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低视力者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分析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探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石岩  姜冬  周静圣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72-774
目的分析农村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556例(589眼)农村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术后1d、1周、1月、3月分别测定手术眼的裸眼视力,<0.5归为低视力者,对低视力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术后1d低视力者235眼(39.9%),其主要原因为手术并发症共112眼(47.6%);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低视力人数逐渐减少,至术后3月低视力者120眼(20.3%),而其原因为屈光不正45眼(37.5%)和眼底病37眼(30.8%)。结论人工晶状体计算误差造成的屈光不正、手术源性散光及眼底病变是造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低视力的发生与病例的选择及技术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2月我院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 IOL)3150眼,越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 IOL)1780眼,共计4930眼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及主要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低视力的发生率分别为33.10%、22.50%,术后3月分别为17.40%、13.21%,术后1周自身眼疾导致的低视力占低视力患者27.10%,与手术并发症有关。结论后房特别是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肯定,但手术并发症是导致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因素,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是手术医师基本功的训练及手术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 方法:随访323例368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观察其术后1mo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对于其中矫正视力低于0.3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分析其发生术后低视力的原因。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7,30d低视力发生率分别为5190%,27.99%和12.23%;术后1d和7d低视力发生率较高,术后1mo低视力发生率与文献报道(13.21%)接近。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原因主要为患者自身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11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组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对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周,超声乳化组及囊外摘出组最好矫正视力≥0.3者分别为75%和69%;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1.25±0.55)D和(3.72±1.38)D;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分别为10%和20%,后囊破裂分别为5%和8%,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分别为0%和2.8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适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但前者具有散光小、反应轻、视力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晶状体不全脱位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系统病例研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低能量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6例(16眼),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根据晶状体脱位情况,行低能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低能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出院后随访2~6月,平均(4.0±2.3)月.结果 16例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术后无晶状体脱位、眼压升高或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白内障低能量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减轻术后前房反应,减少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超  贾丽  王晓鲁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279-128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对965例1024眼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总结分析术后低视力原因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998眼(97.46%),26眼改为ECCE+IOL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mo):视力<0.3者141眼(13.77%),视力0.3~0.8者730眼(71.29%),视力≥1.0者153眼(14.94%);术中后囊膜破裂41眼(4.00%),撕囊失败16眼(1.56%)。虹膜损伤5眼(0.49%),核坠入玻璃体腔者2眼(0.20%)。术后角膜水肿98眼(9.57%),一过性高眼压31眼(3.03%),人工晶状体坠入玻璃体腔者1眼(0.10%),眼内炎4眼(0.39%),眼球萎缩2眼(0.2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视力满意等优点,但是了解手术并发症原因,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寻求防治措施.方法 白内障超乳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465例(478眼)术后低视力53眼,对低视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药物治疗、激光手术、屈光矫正及验配助视器等方法 对低视力患者进行处理.结果 术后随诊3个月~2年,视力<0.05者3眼,0.05~0.08者6眼,0.1者5眼,0.12者10眼,0.15者13眼,0.2者7眼,0.25者9眼.其中3眼术后视力与术前相同,2眼低于术前视力,其余48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低视力为手术原因者占15.1%、非手术原因者占84.9%.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4项,分别为年龄、术前矫正视力、术前眼部其他疾病及晶状体硬度.结论 手术因素已不是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而病例选择不当,如术前已存在眼部疾病等是造成低视力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我国低视力诊断标准,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及小数记录法,统计术后3月的视力检测结果,分析研究4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有关资料。结果一级低视力22眼,占44.90%;二级低视力27眼,占55.10%。由手术本身及其并发症引起者5眼,占10.20%;由术前已存在的眼病或全身病所致者44眼,占89.80%。结论临床上不可满足于单一的白内障诊断。采取手术费包干,疏于术前检查的做法值得商榷。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低视力高危人群的防盲治盲复明增视方面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晶状体核硬度及不同术式对术后近期视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晶状体核硬度及不同术式对术后近期视力的影响.方法 对Ⅳ级以上核老年性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9例(5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4例(64眼).结果 提示21 d内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水肿较重,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角膜水肿发生率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Ⅳ级以上核老年性白内障最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术后并发症。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两组:(1)糖尿病组:共26例31眼,年龄43~87(中位年龄73)岁,晶状体核:Ⅱ级8眼,Ⅲ级19眼,Ⅳ级4眼。糖尿病史5mo~20a,平均7.5a,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2)非糖尿病组:共31例36眼,年龄43~89(中位数73)岁,晶状体核:Ⅱ级9眼,Ⅲ级22眼,Ⅳ级5眼,对两组患者年龄及白内障核硬度分级分别行秩和检验,有可比性(P>0.05)。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糖尿病组术后1mo矫正视力≥0.6者26眼(84%),非糖尿病组33眼(9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后囊膜破裂各2眼。糖尿病组术后角膜水肿6眼,非糖尿病组5眼,术后房水闪辉糖尿病组24眼,非糖尿病组27眼。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和非糖尿病组相比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确保手术顺利,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注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AC)渗出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方法:本研究纳入白内障患者359例375眼,其中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未出现AC渗出的患者338例353眼为对照组,术后出现AC渗出的患者21例22眼为研究组。统计分析术后AC渗出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术后发生AC渗出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白内障患者359例375眼,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AC渗出发生率为5.9%(22/375)。研究组术前眼压(IOP)、手术前后视力、核分级、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CR)发生率及超声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近视、青光眼、葡萄膜炎、术前视力<1、术中发生PCR、术前IOP>21mmHg、术中瞳孔直径<3mm、超声AECP>7.25(%×min)、晶状体核分级≥Ⅳ级均是白内障患者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出现AC渗出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近视、青光眼、葡萄膜炎、晶状体核分级≥Ⅳ级、术中发生PCR、术前IOP>21mmHg、超声AECP>7.25(%×min)均是白内障患者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出现AC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高度近视、青光眼、葡萄膜炎、晶状体核分级≥Ⅳ级、术中发生PCR、术前IOP>21mmHg、超声AECP>7.25(%×min)是白内障患者行PE联合IOL植入术后出现AC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对具备此类危险因素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密切重视,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8例164眼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明显较非糖尿病者多。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其并发症较多,认真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手术前后的血糖平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9/2021-12期间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 987例1 987眼为研究对象,记录白内障患者术后CCS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CS分为CCS组和无CC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C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纳入患者1 987例1 987眼中术后发生CCS 38眼,术后CCS发生率为1.91%。CCS组中年龄≥65岁、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亲水性人工晶状体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无CCS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向前法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亲水性人工晶状体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CC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术后CCS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好(P=0.421)。

结论:高龄、糖尿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以及人工晶状体材料性质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CC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