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老年帕金森氏病(PD)病人抑郁、焦虑情况,分析影响抑郁、焦虑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78例老年PD病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对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利用单因素分析法探讨抑郁、焦虑相关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78例PD病人中抑郁43例(55.12%),在HAMD-17评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项目(评分≥1分)依次为抑郁情绪、全身症状、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工作兴趣减退;焦虑46例(58.97%),在HAMA评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项目(评分≥1分)依次为认知功能、紧张、焦虑心境、失眠、躯体性焦虑(肌肉系统);病程和UPDRS-Ⅲ评分与老年PD病人伴发抑郁的密切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和UPDRS-Ⅲ评分与老年PD病人伴发焦虑密切相关(P0.05)。结论抑郁、焦虑在老年PD病人中发病率率较高,病程和UPDRS-Ⅲ评分是病人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和UPDRS-Ⅲ评分是病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PD病人高危因素,及早诊断和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8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估。焦虑组、抑郁组分别与非焦虑组、非抑郁组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焦虑危险因素为:居住农村(OR=8.757;95%CI:3.114~24.623)、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OR=2.831;95%CI:1.353~5.924)、衰弱(OR=2.152;95%CI:1.046~4.427)。抑郁危险因素为:独居(OR=11.575;95%CI:2.459~54.489)、衰弱(OR=4.368;95%CI:2.128~8.969)、总蛋白降低(OR=2.998;95%CI:1.233~7.289)。结论居住农村、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衰弱是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而独居、衰弱、总蛋白降低是其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个性特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景:焦虑、抑郁与神经质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的: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与健康人在个性和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差异,探讨个性特征与F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0例FD患者和110名健康人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在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和掩饰质四个特质个性,以及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的差异。结果:FD患者的神经质和SAS、SDS分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内外向分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间精神质和掩饰质分值则无显著差异(P>0.05)。FD患者个性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神经质评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01和P<0.05)。结论:神经质和内向个性与FD密切相关,可能是FD的病理心理学特征和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人格特征角度出发,分析老年人不同人格特征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老年抑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等,随机抽取齐齐哈尔市30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MCI筛查。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老年人人格与MCI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老年人MCI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向与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呈负相关(r=-0.468,P<0.01);神经质、精神质与GDS评分呈正相关(r=1.962、0.268,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CI与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MCI与艾森克人格具有一定相关性,艾森克人格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不仅是老年人MCI的易感因素,也会影响老年人MCI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5.
王湛贤 《内科》2015,(1):55-57
目的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其自编问卷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68%(295/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月收入高和支持利用度高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并发症种类多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给予患者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及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减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接受PCI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评定,按照评分结果分为单纯抑郁组(28例,占31.11%)、单纯焦虑组(22例,24.44%)、焦虑合并抑郁组(25例,27.78%)和正常组(15例)。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抑郁组、单纯焦虑组、焦虑合并抑郁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42.86%比40.91%比64.00%比6.67%,P<0.05或<0.01)。焦虑合并抑郁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焦虑组和单纯抑郁组(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焦虑、抑郁、焦虑合并抑郁是MACE的危险因素(OR=1.49、2.16、3.28,P<0.05或<0.01)。结论:大多数PCI术后患者存在负性情绪,负性情绪是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对COPD并发焦虑抑郁进行风险评估。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纳入的COPD患者295例为对象,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成COPD组及COPD并发焦虑抑郁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对COPD并发焦虑抑郁患者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OPD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295例COPD患者中,焦虑/抑郁者131例(44.4%),其中并发焦虑者111例(37.6%),并发抑郁者104例(35.2%),同时焦虑抑郁者有84例(28.5%)。COPD并发焦虑抑郁组mMRC评分、CAT评分、病程高于无焦虑抑郁者。而FEV1%pred较无发焦虑抑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吸烟、学历、年治疗费用、过去1年是否急性加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OPD并发焦虑抑郁为因变量,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mMRC评分、CAT评分、FEV1%pred、病程)为自变量,分别行单因素逻辑回归,显示变量与COPD并发焦虑抑郁有关(P<0.05)。CAT评分(OR=1.074,P<0.05)、FEV1%pred(OR=0.981,P<0.05)是COPD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 结论COPD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FEV1%pred低,mMRC评分、CAT评分高。CAT评分、FEV1%pred是COPD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对CAT评分高、FEV1%pred低的COPD患者风险较高,进行筛查,为预测COPD并发焦虑抑郁患者提供预警,早发现、诊断及治疗,从而提高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发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心理问卷调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定,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焦虑组75例和无抑郁焦虑组4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抑郁焦虑组24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无抑郁焦虑组[(136.0±14.6)mm Hg(1mm Hg=0.133kPa)vs(126.0±13.4)mm Hg,(139.0±15.2)mm Hg vs(130.0±13.6)mm Hg,(132.0±13.6)mm Hg vs(123.0±12.5)mm Hg,P<0.01]。抑郁焦虑组24h收缩压标准差、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及24h收缩压加权标准差显著高于无抑郁焦虑组[(14.78±1.62)mm Hg vs(14.07±1.80)mm Hg,(13.25±2.94)mm Hg vs(12.28±3.05)mm Hg,(14.07±1.37)mm Hg vs(10.81±1.91)mm Hg,P<0.05,P<0.01]。结论有抑郁焦虑情绪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显著高于无抑郁焦虑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病人不良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2018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心衰病人162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老年心衰病人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病人中,焦虑者38例,占比23. 46%;抑郁者43例,占比26. 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NYHA分级Ⅳ级、独居、经济状况较差是老年心衰病人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NYHA分级Ⅳ级、经济状况较差是老年心衰病人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老年心衰病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NYHA分级Ⅳ级、独居、经济状况较差的病人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PTSD平民版量表(PCL-C)评分,于我院治疗的20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被分为非PTSD组(144例,<44分)与PTSD组(56例,≥44分)。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事件相关反刍(反复思考)问卷表(ERR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行PCI的AMI患者中有56例(28.00%)发生PTSD。与非PTSD组比较,PTSD组年龄、高血压比例、ERRI量表侵入性反刍评分、EPQ量表神经质评分均显著升高,居住在城镇比例、ERRI量表主动反刍、内外向评分、SS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SRS评分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PTS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85、0.602,P=0.024、0.035),侵入性反刍评分、神经质评分是其独立危险因素(OR=2.986、3.360,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草酸艾斯西酞普兰联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11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其中55例采用降压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另55例采用草酸艾斯西酞普兰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者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分别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变化;通过问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斯西酞普兰联合降压药物可显著改善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该院高龄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肾病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98例不存在肾病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价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肾病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与EPQ问卷各维度的相关性。肾病患者EPQ问卷各维度对SCL-90量表各因子的作用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PQ问卷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都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质与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敌对、躯体化、偏执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与焦虑、精神病性、敌对、偏执、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神经质能够有效预测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P0.05);内外向能够有效预测敌对、躯体化、偏执(P0.05);精神质能够有效预测抑郁、敌对、强迫(P0.05)。结论该院老年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普遍较差,且人格特征出现明显的异常,亟需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与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51例病人。根据病人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测定受试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析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血清NO、ET-1、vW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血清ET-1、vWF、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清NO水平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ET-1、vWF水平与各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对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动态血压及血压晨峰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100例,进行焦虑和抑郁自测量表的心理问卷调查,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的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可分为焦虑抑郁组49例和无焦虑抑郁组51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焦虑抑郁组一天的平均舒张压及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及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以及血压晨峰的测量值都相对比无焦虑抑郁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晨峰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清晨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宁德市医院初次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2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定,其中A组108例为高血压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B组74例患者为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应用动态血压测量评估清晨血压。结果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0.65%;与A组患者作比较,B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高,B组患者的清晨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清晨血压水平,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应及早发现治疗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围绝经期妇女就诊患者84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情绪障碍的评估,根据患者评定结果分为正常组40例,抑郁组21例,焦虑组15例,抑郁+焦虑组8例。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结果抑郁、抑郁+焦虑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焦虑组(P<0.05);焦虑、抑郁+焦虑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抑郁组(P<0.05);正常、抑郁+焦虑组E2水平明显高于抑郁组,而低于焦虑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生殖激素T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存在正相关(R=5.736,P<0.05);E2与汉密尔顿抑郁存在负相关(R=-0.156,P<0.05);E2与汉密尔顿焦虑存在正相关(R=0.103,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和焦虑情绪障碍与生殖激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HF)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DCM合并HF(NYHA分级Ⅱ-Ⅳ级)伴焦虑抑郁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理疏导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观察比较两组入院与出院时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左房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8例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进行抑郁、焦虑评分,并对评分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存在抑郁症状47例(28. 0%),焦虑症状40例(23. 8%),同时有抑郁焦虑症状22例(13. 1%)。疼痛评分7分以上患者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疼痛评分7分以下患者;接受一种治疗方式患者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接受两种及两种以上治疗方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疼痛评分7分以上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疼痛评分7分以下患者;疼痛位于右侧者抑郁明显高于左侧者;病程在5年以上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病程在5年以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较高比例的焦虑和抑郁。焦虑与疼痛程度及接受治疗方式的种类等因素有关,抑郁与疼痛程度、疼痛左右侧及疼痛病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武汉市亚洲心脏病院3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自编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状,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评估人格特征。以不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等级为因变量,社会人口学、病史特征和人格特征变量为自变量,纳入多分类有序因变量 logistic 回归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进行单因素 (Enter 法纳入单个因素) 和多因素 (Backward: Wald 法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 分析筛选心梗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 结果 1. 在首发心梗后4周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约有119例(38%),其中轻度抑郁31例(10%),中度抑郁50例(16%),重度抑郁37例(12%)。2. 心梗后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男性、非在婚状态、受教育年限>9年、自评家庭收入低、精神质因子分 >3 分、外向因子分≤7 分和神经质因子分 > 5 分有关。结论 心梗后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和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人格特征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和分析老年癌症病人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心境问卷-简式、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用应对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等测查工具对107名60岁以上的癌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病人负性情绪平均分都在1.5左右,有40%以上的患者在抑郁、焦虑和疲乏情绪平均分大于2;②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掩饰性与负性情绪负相关显著,屈服应对、精神质和神经质与负性情绪正相关显著;③人格维度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对各类情绪最有预测作用。结论老年癌症病人以抑郁、焦虑、疲乏三类负性情绪最为严重,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各类负性情绪的产生,同时采用屈服的应对策略和敏感、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负性情绪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