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排卵治疗中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在促排卵治疗中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5月对80例不孕患者实施促排卵治疗。测定血雌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阴道B型超声、子宫颈黏液评分及基础体温测定监测排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氯米芬及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排卵率分别为77.3%和85.6%;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发生率为15.0%,大多由使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方案引起,且起始剂量150U;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为9.0%。结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有较好的疗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促排卵治疗效果与卵巢的状态及激素水平有关。促性腺激素的使用应强调个体化,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PCOS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E2、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优质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及窦卵泡数均多于对照组,卵泡期、黄体期的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排卵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597-3599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辅助生殖科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来曲唑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氯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卵泡发育、内膜厚度、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OHSS)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对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时,在排卵率上来曲唑组略高于氯米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泡发育上,来曲唑组单卵泡发育率高于氯米芬组,多个优势卵泡发育率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来曲唑组内膜厚度大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妊娠率方面,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HSS发生率上,来曲唑组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时应用来曲唑可提高妊娠率、降低多胎妊娠率和OHSS发生率。来曲唑可作为除氯米芬外的另一种安全有效的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腺素(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M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激素水平以及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成熟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睾酮(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流产以及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56.67%)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HMG可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妊娠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共治疗3个周期,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容受性、排卵率、妊娠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排卵成功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略高于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比较,在枸橼酸氯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的基础上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更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排卵率及妊娠率,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静  李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39-3340
目的 比较来曲唑和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组27例和氯米芬组25例,于月经周期的第5~9天,分别服来曲唑5 mg/d、氯米芬50 mg/d诱导排卵,并观察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及生殖激素的变化.结果 来曲唑组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与氯米芬组相似(P>0.05),来曲唑组单个优势卵泡的发生率和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氯米芬组(P<0.05),来曲唑组血E2水平接近自然周期,低于氯米芬组(P<0.01).结论 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无排卵性不孕妇女具有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并有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和促进单个卵泡发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实施补肾促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对其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试验组开展补肾促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卵巢血流动力学。结果:两组治疗前卵巢血流动力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卵巢间质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促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可有效改善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麒麟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麒麟丸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中卵巢刺激素、黄体的生成素均有明显下降,但是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性;联合治疗组周期排卵率(92.18%)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受孕率(28.00%)显著高于对照组(10.92%),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厚度和形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使用麒麟丸和枸橼酸米芬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周期排卵率和受孕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及排卵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PCOS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来曲唑+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和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和促卵泡素(FSH)]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LH、E2、T和FSH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的LH、E2、T和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症,可提高患者排卵率,降低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米芬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0(IL-10)、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不同月经时期子宫内膜厚度及促排卵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IL-10均高于对照组,DHE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增加,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够增加NO、IL-10水平,降低DHEAS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及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排卵率、妊娠率、性激素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地塞米松、克罗米芬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排卵率、妊娠率,改善激素水平,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国产HMG促排卵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35例因卵泡生成过多改行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每周期获卵子(8±4)个,受精率60%,临床妊娠11例,妊娠率31%。费用约为采用降调节果纳芬促排卵的1/9。结论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国产HMG促排卵,如果卵泡过多,改行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是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为9.33%,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为13.27%,促排卵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排卵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人工受精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IUI治疗结局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预处理后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促排卵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月经第2天测定基础血激素,观察组LH(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成熟激素)、LH/FSH比值、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与来曲唑促排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子宫内膜、卵泡发育情况结果,分析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睾酮、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宫颈黏液Insler评分、成熟卵泡直径、成熟卵泡个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胎妊娠率、治疗周期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来曲唑治疗的促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显著优于克罗米芬,且来曲唑促进单卵泡发育,克罗米芬可促进多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检查并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促排卵法进行治疗;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受孕率、周期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排卵周期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枸橼酸氯米芬(克罗米芬)的不同使用时机对优思明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妇科生殖内分泌、不孕门诊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优思明治疗3~6个月后LH、FSH、T下降接近正常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停用优思明治疗后下月月经第5~9天开始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治疗3个月;B组:停用优思明治疗后月经第5~9天开始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激素水平、规律月经、排卵率、妊娠率。结果两组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月经规律发生率分别为78.3%、58.3%,两组月经规律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P<0.05);A组和B组排卵率分别为78.3%、58.3%,两组排卵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P<0.05);A组和B组妊娠率分别为46.7%、26.7%,两组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结论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停药第1个月多数可自然排卵,克罗米芬促排卵时间从第2个月开始,能明显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 syndrome,PCOS)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临床采用口服避孕药调节内分泌,继用氯米酚或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可使部分PCOS患者成功妊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7年1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4例PCOS的临床资料,探讨PCOS患者在超促排卵治疗时的反应情况及IVF-E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03—2015-03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来曲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57.8%,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症,可调节患者机体内分泌功能,改善高雄激素状态,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在促排卵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接受供精人工授精助孕的不孕患者223例共255周期,当卵泡成熟时,根据不同的触发排卵方案分成两组:采用曲普瑞林触发排卵92周期为观察组;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触发排卵163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两组的周期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触发排卵后24 h、48 h、72 h 周期排卵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比较两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供精人工授精促排卵治疗周期中短效 GnRH-a 能有效的触发排卵,尤其当优势卵泡数大于2个时,在获得与 HCG 相似的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同时,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风险,但应重视黄体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