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老年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第10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数据信息的45岁及以上共9766名中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均每日奶摄入量将调查对象分为0(不饮奶组)、1~99、100~199、200~299、≥300 g/d饮奶组。比较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差异。计算调查人群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5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饮奶率和每日奶摄入量第95百分位数(P95)分别为14.7%和158.9 g/d;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分别为283.8、376.8、467.5、547.2和785.8 mg/d;饮奶者和非饮奶者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和1.3%。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膳食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膳食钙摄入量有随饮奶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成年人坚果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59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 401人。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坚果摄入状况并进行非参数检验,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坚果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坚果的总体消费率为18.0%,全人群消费量的第99百分位数(P99)为65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P50为16.7 g/d。全人群中,高教育程度和城市居民总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都较高。结论我国成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只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一半。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居民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尤其是低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状况。方法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选取同时有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FFQ)法调查资料并满足要求的12 379名18~65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建立的食物日常摄入量评估方法(简称NCI法),采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分别建立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消费概率和消费量的模型,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量,并描述水果日常摄入量的分布。结果 2015年我国15省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为40.2%,人均每日水果消费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70.0)g/d。男性水果的消费频率达到每天一次及以上的人占17.4%,低于女性22.9%的水平。经过NCI法重新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日常水果消费率达98.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8.3%和99.1%;人群水果日常摄入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6.4(3.2,58.3)g/d,其中男性为4.4(2.5,36.7)g/d,女性为9.0(4.1,78.6)g/d。结论经过NCI法调整,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大大提高,水果消费量的分布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偏低水平,远未达到水果推荐摄入量的最低要求,需科学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水果消费。通过将反映个体水果长期消费频率的FFQ与反映个体短期水果消费量的膳食回顾法相结合,将水果的非消费者和未消费者进行分离,兼顾食物频率与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NCI法能够对水果的日常摄入量进行重新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状况。方法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选取同时有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FFQ)法调查资料并满足要求的12 379名18~65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建立的食物日常摄入量评估方法(简称NCI法),采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分别建立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消费概率和消费量的模型,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量,并描述水果日常摄入量的分布。结果 2015年我国15省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为40.2%,人均每日水果消费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70.0)g/d。男性水果的消费频率达到每天一次及以上的人占17.4%,低于女性22.9%的水平。经过NCI法重新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日常水果消费率达98.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8.3%和99.1%;人群水果日常摄入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6.4(3.2,58.3)g/d,其中男性为4.4(2.5,36.7)g/d,女性为9.0(4.1,78.6)g/d。结论经过NCI法调整,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大大提高,水果消费量的分布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偏低水平,远未达到水果推荐摄入量的最低要求,需科学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水果消费。通过将反映个体水果长期消费频率的FFQ与反映个体短期水果消费量的膳食回顾法相结合,将水果的非消费者和未消费者进行分离,兼顾食物频率与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NCI法能够对水果的日常摄入量进行重新估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状况及其食物来源。方法以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和有完整连续3 d24 h膳食调查数据的65岁及以上居民310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老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C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价维生素C摄入状况。结果 65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天摄入71.8 mg维生素C,中位水平为59.5 mg/d。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家庭收入水平和居住地的老年居民维生素C摄入水平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约70.1%的老年居民存在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风险,而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风险较低的老年居民仅占21.6%,且受年龄、学历、家庭收入水平及居住地的影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色蔬菜、深色蔬菜、水果和根茎类是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占膳食维生素C总摄入量97.6%,且不同特征老年居民各类食物提供维生素C的比例分布存在差异。结论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状况严重,应鼓励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59岁成年居民共计10 240人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消费率为59.8%。39.8%成年居民消费了方便食品,其次是焙烤食品(18.2%)、乳类及制品(17.2%)、休闲食品(7.0%)、冲调食品(3.6%)和饮料(2.8%)。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方便食品250.0 g/d,乳类及制品258.3 g/d,焙烤食品122.7 g/d,饮料93.3 g/d,冲调食品66.7 g/d,休闲食品55.8 g/d。预包装食品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P50)分别为:方便食品63.3 g/d,乳类及制品92.6 g/d,焙烤食品33.3 g/d,饮料70.0 g/d,冲调食品33.3 g/d,休闲食品16.7g/d。结论我国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方便食品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现状。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503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膳食数据,分析摄入状况,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是否达到推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消费率为99.5%,消费量中位数(P50)为242.3 g/d。水果消费率为39.7%,消费量第75百分位数为(P75)为64.8 g/d。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60~79岁和城市蔬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高收入和城市水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结论 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水果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蔬菜消费率高但深色蔬菜占到一半的比例低。性别、年龄和地区影响蔬菜是否达到推荐量。收入和地区影响水果是否达到推荐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状况。方法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选取同时有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FFQ)法调查资料并满足要求的12 379名18~65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建立的食物日常摄入量评估方法(简称NCI法),采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分别建立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消费概率和消费量的模型,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量,并描述水果日常摄入量的分布。结果 2015年我国15省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为40.2%,人均每日水果消费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70.0)g/d。男性水果的消费频率达到每天一次及以上的人占17.4%,低于女性22.9%的水平。经过NCI法重新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日常水果消费率达98.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8.3%和99.1%;人群水果日常摄入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6.4(3.2,58.3)g/d,其中男性为4.4(2.5,36.7)g/d,女性为9.0(4.1,78.6)g/d。结论经过NCI法调整,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大大提高,水果消费量的分布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偏低水平,远未达到水果推荐摄入量的最低要求,需科学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水果消费。通过将反映个体水果长期消费频率的FFQ与反映个体短期水果消费量的膳食回顾法相结合,将水果的非消费者和未消费者进行分离,兼顾食物频率与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NCI法能够对水果的日常摄入量进行重新估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成年人坚果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59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 401人。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坚果摄入状况并进行非参数检验,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坚果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坚果的总体消费率为18.0%,全人群消费量的第99百分位数(P99)为65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P50为16.7 g/d。全人群中,高教育程度和城市居民总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都较高。结论我国成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只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一半。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居民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尤其是低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59岁成年居民共计10 240人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消费率为59.8%。39.8%成年居民消费了方便食品,其次是焙烤食品(18.2%)、乳类及制品(17.2%)、休闲食品(7.0%)、冲调食品(3.6%)和饮料(2.8%)。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方便食品250.0 g/d,乳类及制品258.3 g/d,焙烤食品122.7 g/d,饮料93.3 g/d,冲调食品66.7 g/d,休闲食品55.8 g/d。预包装食品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P50)分别为:方便食品63.3 g/d,乳类及制品92.6 g/d,焙烤食品33.3 g/d,饮料70.0 g/d,冲调食品33.3 g/d,休闲食品16.7g/d。结论我国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方便食品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液体饮料消费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在中国选择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和食物消费频率法收集消费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城乡、收入、地域的液体饮料消费率,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液体饮料摄入量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液体饮料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天24小时回顾法结果显示2015年15省(自治区、直辖市)10 240名成年居民液体饮料消费率为2.8%,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为93.3 g/d;消费率和摄入量均随学历、收入增加逐渐增高,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中西部。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城乡、地域分布是成年居民是否消费液体饮料的影响因素。消费人群的液体饮料P50摄入量为70.0 g/d,其中18~44岁青年组高于45~59岁中年组;初中学历最高;农村高于城市;中部高于西部、东部。食物频率调查法显示25.8%的成年居民表示2015年消费过液体饮料。其中,果汁及果汁饮料、碳酸饮料分别占消费人群消费频次的37.5%、21.9%。结论液体饮料的消费状况主要受到学历、城乡、收入、地域的影响。其中,高学历、高收入、发达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对液体饮料的消费可能性越大、平均消费量越高。相反高学历、发达地区(城市、东部地区)消费人群的液体饮料平均摄入量却最低。应加强对中低学历、不发达区域成年居民对于液体饮料特别是含糖液体饮料的科普宣教,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摄入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择有完整连续3天24小时膳食调查数据的3222名65岁及以上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膳食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摄入状况和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摄入不足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居民每天摄入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的中位数分别为:男性0.8、0.7和12.8 mg,女性0.7、0.6和10.9 mg。南方老年居民维生素B1摄入不足的危险性高于北方老年居民。8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维生素B1摄入不足的危险性高于65~79岁老年居民。农村教育程度低的老年居民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危险性高于城市教育程度高的老年居民。男性80岁及以上、教育程度低、北方、农村和收入水平低的老年居民烟酸摄入不足的危险性更高,女性教育程度低、北方和农村的老年居民烟酸摄入不足的危险性更高。结论 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80%以上的老年居民存在膳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风险。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地区、城乡、收入的老年居民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摄入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摄入现状,并分析膳食胆固醇摄入状况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方法资料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在中国选择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消费数据。应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学历、收入、体质指数水平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差异。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膳食胆固醇不同摄入水平的分布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胆固醇不同摄入水平与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结果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4698名60岁及以上居民膳食胆固醇平均摄入量为223.1 mg/d,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均随学历、收入水平增加而升高。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平均摄入量高于300 mg/d的比例为28.0%。蛋类和红肉类是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的主要食物来源,分别占总摄入量的53.8%和26.0%。老年居民胆固醇摄入每增加100 mg,TC就会升高0.0409 mmol/L,LDL-C升高0.0280 mmol/L。膳食胆固醇摄入高于300 mg/d的老年居民患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分别是摄入量低于300 mg/d的老年居民的1.320倍、1.332倍。结论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居民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男性高于女性,与经济文化水平正相关。蛋类和红肉类是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的主要食物来源。老年居民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TC、LDL-C成正相关。老年居民摄入高水平的膳食胆固醇会增加血清胆固醇边缘升高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坚果摄入现状。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7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摄入状况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坚果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坚果消费902人(17.8%),全人群消费量第90百分位数(P90)为13.6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中位数(P50)为16.7 g/d,达到并超过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81.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组、高学历和城市地区坚果消费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中国老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年龄、教育程度和地区是老年居民是否食用坚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状况及摄入类型。方法以"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2015年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有完整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数据的60岁及以上居民4921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同知晓情况的老年人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奶制品的消费率和消费量。结果 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居民"喝奶和吃乳制品对健康有益"的知晓率为79.3%,"鸡蛋和牛奶是人体优质蛋白重要来源"的知晓率为66.3%,饮奶率为20.2%,奶类摄入量P50为0.0 g/d,P95为208.3 g/d;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奶制品的摄入率分别为16.0%、1.1%、5.4%和0.2%,摄入量P50均为0.0 g/d,P95分别为200.0 g/d、0.0 g/d、27.8 g/d和0.0 g/d;两道奶类相关题目均回答错误的居民液态奶、酸奶、总饮奶率(7.8%、2.3%和10.6%)均显著低于两题均回答正确的居民(18.2%、6.9%和23.3%),液态奶、酸奶、总饮奶量(P95分别为100.0、0.0和127.9 g/d)也显著低于两题均回答正确的居民(P95分别为200.0、55.6和213.3 g/d)。结论 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居民奶类及其制品摄入仍严重不足,摄入类型以液态奶为主,提高奶类相关营养知识知晓水平可改善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65岁成年居民知觉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择18~6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具有完整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生活方式、疾病史和体格测量数据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评估调查对象的知觉压力水平,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因素与知觉压力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共纳入6679人。知觉压力评分均值为22.6,中位数为24.0。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第5、25、50和95百分位数上,18~45岁人群知觉压力水平高于46~65岁组,两组差异随知觉压力评分的增加而减小(P5,β=1.31,95%CI 0.38~2.24;P25,β=0.91,95%CI 0.28~1.53);与对照组相比,初中文化程度者在较高百分位数上知觉压力水平高(P50,β=0.81,95%CI 0.32~1.30;P75,β=0.42,95%CI 0.11~0.72;P95,β=0.62,95%CI 0.06~1.18);在婚者在第50、75和95百分位数知觉压力水平低于对照组(P50,β=-0.81,95%CI-1.40^-0.23;P75,β=-0.39,95%CI-0.68^-0.10;P95,β=-0.95,95%CI-1.79^-0.12);在第5、25、50和75百分位数上,目前无工作者知觉压力水平高于有工作者,且差异随知觉压力评分增加而减小(P5,β=1.31,95%CI 0.32~2.31;P75,β=0.53,95%CI 0.35~0.71);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在知觉压力评分的各个百分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身体活动水平者在第25、50和75百分位数的知觉压力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25,β=1.15,95%CI 0.41~1.90;P50,β=1.09,95%CI 0.62~1.56;P75,β=0.28,95%CI 0.07~0.49);城市化水平、饮酒等分别在知觉压力评分的不同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房所有权、吸烟、睡眠时间是否适宜等在各个百分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65岁成年居民知觉压力水平总体偏高,且与年龄、婚姻和工作状态、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和身体活动水平等多种因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价2000-2007年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膳食钙摄入状况。[方法]应用系统分析对2000-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钙摄人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02篇,研究人群样本为273224人,膳食钙每人日均摄入量为410mg。膳食钙每人日均摄入量在AI值50%以上的人群是学龄儿童和成人,其他人群人均在50%以下;每人日均摄入量.华北地区为531.5mg,华东地区为503.7mg,其他地区为327.9~386.1mg(P〈0.05)。[结论]2000~2007年中国各类居民及不同地区居民膳食钙摄人量未达到中国居民DRIs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消费状况。方法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本研究选取具有完整膳食数据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居民(共489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居住地特征和地域老年居民的烹调油和烹调盐消费量。膳食调查采用个人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法。根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估算每个家庭成员烹调油和盐等调味品的分配比例,并进一步计算每个家庭成员的烹调油和盐等调味品消费量。结果研究人群烹调油消费量P50为29.81 g/d;烹调盐消费量P50为7.84 g/d。男性、60~6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农村居民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消费量相对较高;南方居民烹调油的消费量相对较高;中、低家庭人均收入者及北方居民烹调盐的消费量相对较高。29.24%的老年居民烹调油消费量低于推荐量,59.71%的老年居民则超过推荐量;烹调盐消费量超过推荐量的老年居民比例则高达77.64%。老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为22.36%。结论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调油和烹调盐消费量总体偏高,营养健康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75岁居民蛋类的消费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资料,选取18~7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ititution,NCI)建立的食物及营养素日常摄入量评估方法(简称NCI法),建立我国居民蛋类日常消费概率模型和消费量模型,评估蛋类日常摄入量;并分析3d 24h膳食回顾法和NCI法评估的蛋类消费在不同特征人群的差异及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结果 3d 24h膳食回顾法评估的蛋类总体消费率52.2%,全人群蛋类摄入量中位数8.80(P25 0.00,P75 33.33)g/d;通过NCI法评估后,蛋类总体消费率76.4%,全人群蛋类摄入量中位数15.32(P25 7.71, P75 27.70)g/d;调整混杂因素后,两种方法评估的蛋类摄入量对高胆固醇血症患病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NCI法评估的我们居民蛋类消费率有很大提升,摄入量的分布状况得到校正,但两种方法评估的蛋类摄入量均远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另外我国居民蛋类的摄入与患高胆固醇血症无显著相关。因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膳食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s)摄入状况,同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域之间的分布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8个监测点抽取50岁及以上人群样本44 218人。采用调味品称重法、24小时膳食回顾法获得个体膳食数据,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中老年人群膳食BCAAs摄入量。结果 2015年中国中老年人群膳食BCAAs组成中亮氨酸占45.1%,缬氨酸占29.8%,异亮氨酸占25.1%。膳食来源占比前6位的是谷类、红肉类、蔬菜类、鱼类及海产品、豆类和蛋类。3种支链氨基酸的摄入存在差异(F=1926.67,P<0.01),亮氨酸摄入量大于缬氨酸,缬氨酸摄入量大于异亮氨酸。不同年龄组、性别、城乡和地区之间的膳食BCAAs摄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性大于女性(t=12.89,P<0.01),南方大于北方(t=-6.36,P<0.01),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F=82.42,P<0.01)。BCAAs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