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ENFT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NFTP及同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及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1、2、4周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脂、血钙水平变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营养支持4周后,ENFTP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空腹高血糖较TPN组恢复显著(P值均<0.05);ENFTP组胰周、胆道感染率、导管感染败血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PN组(P值均<0.05),此外ENFTP组能更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 ENFT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n=8):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肠外营养1天组(A组),模拟手术全肠外营养1天组(B组),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肠外营养5天组(C组)和肠内营养5天组(E组),模拟手术全肠外营养5天组(D组)和肠内营养5天组(F组).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成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E组和F组术后先予肠外营养,48 h后开始肠内营养.观察大鼠的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空肠粘膜固有层CD4+/CD8+比值.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均无死亡,E组和F组大鼠对肠内营养耐受良好.C组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D组.E组的空肠绒毛高度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C组.结论重症胰腺炎大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的肠道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肠粘膜具有重要的局部防御屏障功能,它防止聚居在肠道的细菌侵袭全身器官和组织。后者这—过程称谓“细菌易位”。促进细菌易位的三个主要机理是:肠道菌群生态失衡导致细菌大量增殖,宿主免疫防御能力受损和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本文研究全胃肠外营养(TPN)对肠道的细胞数量、形态学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大鼠分成五组:标准食物对照组、静脉TPN组、经口饮TPN液组、静脉TPN加纤维素粉组和经口TPN加纤维素粉组。7天后处死动物。观察体重增加情况。测定空、回肠粘膜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末端回肠、盲肠粘膜结构。肠系膜淋巴结(MLN)混合物和空、回肠、盲肠细菌培养,如细菌形成克隆单位数(CFUs)>10为MLN阳性。以各浓度肠组织匀浆培养的CFUs计算肠道细菌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持续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四个中心SAP患者79例,分为EEN联合肠黏膜保护组(联合组,39例)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40例).在发病后72 h内分别给予等氮源、等热量EEN和TPN.联合组给予肠内营养多聚合剂、精氨酸、谷氨酰胺和肠黏膜保护药物;TPN组采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入选后第1、7、14、21天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尿液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IFABP-c)、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IFABP-t)、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和肠道菌群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两组APACHE-Ⅱ评分随住院天数增加均呈递减趋势,联合组第7天APACHE-Ⅱ评分为6.00±1.60,低于TPN组(7.08±2.34,P<0.05).第7,14,21天联合组血内毒素分别为(39.30±15.82)、(22.64±14.31)、(14.81±10.93)Eu/L,L/M比值分别为0.28±0.25、0.21±0.18和0.08±0.04,IFABP-c分别为(15.62±5.26)、(5.46±1.18)和(3.26±0.94)pg/ml,均明显低于TPN组(P值均<0.05).联合组肠道菌群结构无明显变化,而TPN组出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TPN组感染率(包括胰腺感染、腹腔感染和泌尿道、呼吸道感染)高于联合组(26.47%比3.44%,P<0.01).联合组住院费用为(25 900±14 200)元,平均住院天数为(20.0±5.7)d,均低于TPN组[(46 800±4030)元和(34.5±19.9)d,P值均<0.05)].结论 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可降低SAP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灌注,保持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易位,对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且缩短病程、节约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比常规肠内营养和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4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研究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 w、2 w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同时比较重症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转铁蛋白水平在治疗后1 w、2 w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谷氨酰胺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重症监护时间,能够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大鼠肠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赵平,董蕾,罗金燕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作为肠粘膜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可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使肠粘膜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胆汁中SlgA含量上升。我们采用CCL4致大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方法 选择老年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辅以肠外营养(PN)支持,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实验组能获得较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 w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1 w后死亡率为31.11%,明显低于对照组64.44%(P <0.05).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经胃镜置放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全肠外营养(TPN)组26例,行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炎、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及对症治疗等;②肠内营养(EN)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3d左右经胃镜置放鼻空肠营养管,逐渐停止肠外营...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病人在预后、营养状况、高代谢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36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TPN)两组。EEN组经鼻胃管持续滴注瑞素;TPN组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测定观察氮平衡、肌酐升高指数、血浆皮质醇、血糖、血浆胰岛素、胃肠道功能、体重及意识状态变化。结果两组2周内均为负氮平衡,EEN组6d的氮平衡优于TPN组(P<0.05);肌酐也呈下降趋势,但EEN组在术后14d、28d仍明显优于TPN组(P<0.01);两组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术后显著上升,第6天达高峰,此时,EEN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TPN组(P<0.05或P<0.01);EEN组的皮质醇在28d时恢复正常,TPN组仍高于正常;6d时EEN组的反流、误吸无明显增加,研究期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或P<0.01);28d神经功能缺损(GCS)评分EEN组高于TPN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鼻胃管持续滴注喂养方法提供HICH病人有良好的耐受性。EEN支持对改善HICH术后全身营养状态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肠道细菌移位是近年来内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正常肠粘膜具有物理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化学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肠腔内细菌移出肠腔外至肠外组织或器官发生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在临床失血、感染、烧伤、肠外营养(TPN)或要素饮食均可损伤肠粘膜屏障引起BT,防治肠粘膜损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虽有一些措施,但十分有  相似文献   

11.
裘正军  刘俊等 《胰腺病学》2002,2(4):230-23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n=8);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肠外营养1天组(A组),模拟手术全肠外营养1天组(B组),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肠外营养5天组(C组)和肠内营养5天组(E组),模拟手术全肠外营养5天组(D组)和肠内营养5天组(F组)。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成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E组和F组术后先予肠外营养,48h后开始肠内营养,观察大鼠的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空肠粘膜固有层CD4^ /CD8^ 比值。结果 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均无死亡,E组和F组大鼠对肠内营养耐受良好,C组的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D组。E组的空肠绒毛高度和CD4^ /CD8^ 比值明显高于C组。结论 重症胰腺炎大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的肠道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处理的一种方法 ,入院 4 8h内行全肠道内营养 (TEN )已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本文的目的是确定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立即行全肠道内营养 (TEN)的安全性和及其对全身炎症反应、心理状态、氧化应激、血浆谷胱甘肽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均因急性胰腺炎入院 ,诊断标准为 :腹痛 ,血清淀粉酶浓度 ≥ 10 0 0 U/ L,APACHE 值 >5 ,预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性别不限 ,年龄 16岁以上 ,但孕妇被排除在外。患者被随机分为全肠道外营养 (TPN,n=8)和全肠道内营养 (TEN,n=9) 2组。TPN通过中心静脉输入 ;TEN经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明确TPN和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TPN组(10例)及TPN+EN组(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TPN+EN治疗组能较TPN组更快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疾病严重程度、MO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胰腺炎的自然病程,且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N(全肠外营养)组、TEN(全肠内营养)组、EPN(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每组30例。TPN组给予早期全肠外营养治疗,TEN组给予早期全肠内营养治疗,EPN组给予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肛门排气时间、术院住院时间、日均营养费用。结果营养治疗前,三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及体重(B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营养治疗后,三组Alb、Pre-Alb、TRF水平较营养治疗前明显提高(P 0. 05),EPN组Alb、Pre-Alb水平显著高于TPN组、TEN组,三组治疗后TRF、H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三组治疗后BW较治疗前明显降低,EPN组略高于TPN组、TEN组(P 0. 05);三组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凝血酶原时间(PT)、胆红素(BIL)、尿素氮(BUN)、肝酐(Cr)水平在营养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三组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4+/CD_8~+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三组CD_3~+、CD_8~+水平均明显下降,CD_4~+、CD_4~+/CD_8~+水平明显上升,EPN组CD_3~+、CD_8~+水平显著低于TPN组、TEN组,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TPN组、TEN组(P 0. 05);术后,EPN组并发症发生率(10. 00%)显著低于TPN组(36. 67%)、TEN组(33. 33%)(P 0. 05); EPN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TEN组(P 0. 05),三组日均营养费用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TEN组日均营养费用显著低于TPN组、EPN组(P 0. 05)。结论针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患者体重损失,对患者肝肾功能无任何影响,且营养费用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的恶性肿瘤可致病人胃肠道功能障碍,加之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术期综合治疗加重了机体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营养状态,减弱了对治疗的耐受力,增加了治疗的危险性。全肠外营养疗法(TPN)的围手术期应用为解决上述状况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禁食时间较长,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可使其尽快达到正氮平衡,减少体重丢失并促进创口愈合。但TPN易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紊乱及肠粘膜萎缩,并易造成细菌移位,且治疗费用昂贵。1998年1月以来,我院成立了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研究小组,将EN用于37例食管癌切除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TPN)加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重症肺炎并肠道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重症肺炎并肠道功能衰竭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基础治疗,并给予TPN治疗;治疗组在TPN治疗中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g/次,1次/d),2组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存活患者营养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对肠道功能衰竭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存活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和血红蛋白、CD3+、CD4+和CD4+/CD8+升高,且治疗组更高(P均<0.05);CD8+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对肠道功能衰竭的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PN治疗重症肺炎并肠道功能衰竭中,增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肠外营养(TPN)治疗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周围静脉是TPN最常用的途径。1999~2002年,我们对236例患者行TPN治疗,有42例出现并发症,现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鼻饲管将营养物质直接送到小肠,起到维持那些因不同原因长期无法进食的患者的生命,改善其全身情况的作用。早在1860年南丁格尔根据自己长期临床护理实践就告诫临床医生要重视患者的营养,成为临床营养的雏形。1967 Dudrick,Vars和Wilmore等创用全肠外营养,并证实了全肠外营养(TPN)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