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许多献血员输给一个受血者时,除受血者与献血员之间作交叉配血外,献血员之间也要作交叉配血,配血法以平板法最为简便敏感。检验方法将受血者及每个献血员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1次,分别配成2%红细胞盐水悬液。取洁净玻璃板,用蜡笔划若干小格,横行小格的数目=献血员数目 1,纵行小格的数目=献血员的数目,以5名献血者为例,如附表。每格滴加相应的血清1滴,并涂成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再各向清滴加相应的2%红细胞悬液1滴,手持玻璃板轻轻转动,置放室温15分钟~30分钟,观察结果。结果判定主侧、次侧及献血员之间交叉配血均不凝集时,方可输用。如发生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配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假阳性解决办法,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凝聚胺法对我院325例受血患者标本与同型献血员做交叉配血。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25例假阳性,其中由冷凝集引起12例,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引起8例。受血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引起3例,同种抗体引起2例。结论: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简单,敏感性强,是医院理想的交叉配血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 1999年 1月发现 1名患者与多名同型献血员交叉配血盐水介质中主侧管出现凝集 ( ) ,经一系列实验室及血型血清学检查 ,证实为IgG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而导致的交叉配血假凝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摘要 患者 ,男 ,42岁 ,住院号 97- 6 0 6。因腰痛 1月 ,逐渐加重伴双下肢麻木 ,于 1998年 11月 5日以“胸8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住骨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输A型全血 40 0ml,输血顺利 ,无输血反应。术后病理诊断 :孤立性浆细胞瘤。因重度贫血 (Hb6 0g/L) ,于 1999年 1月 11日申请输浓缩红细胞。与A型血交…  相似文献   

4.
325例凝聚胺交叉配血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俊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46-3547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试验在临床配血中的应用价值,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方法:用凝聚胺法对我院325例受血者标本与同型献血员做交叉配血。结果:检测中,发现有6例冷凝集引起的假阳性,4例为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引起的假阳性,1例为受血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1例为同种抗体。结论:手工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简单,敏感性强,是医院理想的交叉配血法。  相似文献   

5.
常见配血不合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输血科每天进行着大量的血型血清型试验,在这些试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疑难问题,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因此,交叉配血试验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查受血者与献血员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分析确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和解决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几种交叉配血不合的现象,并参考其他文献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旭升  曹绪梅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202-1204
目的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见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总结处理方法优化检测方式,进一步提高交叉配血特异度,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共5 398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交叉配血资料,统计配血不合发生率及原因,总结处理方法。结果经统计,5 398例患者中共发现73例交叉配血不合现象,发生率为1.4%。按主次侧分类:其中主侧配血不合16例,占21.9%,次侧配血不合57例,占78.1%。按原因分类:献血员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引发4例,占5.5%,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引发10例,占13.7%,献血员不规则抗体阳性引发3例,占4.1%,冷凝集引发4例,占5.5%,患者纤维蛋白过高引发10例,占13.7%,患者自身温抗体引发2例,占2.7%。患者DAT阳性40例,占54.8%。结论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合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引起,次侧不合主要由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引起。临床发血前要仔细分析,选择最适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勇  丁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42-2743
患者,男,81岁,血型为B型Rh阳性,临床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内蒙古一机医院住院治疗,为纠正贫血,预输B型悬浮红细胞血2U。一机医院配血时发现,患者血液与献血员血液交叉配血不合,主侧凝集,次侧无凝集无溶血。后将患者血样送包头市中心血站红细胞血型室申请配血。本室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安全、快速、有效输血,输血前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基层医院交叉配血方法主要有两种:盐水法和凝聚胺法。我科对60例临床病人的血液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抗体引起交叉配血困难一例黄巧莉(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抗体;交叉配血在日常的配血工作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疑难配血,其中自身免疫性抗体引起交叉配血的困难偶有报道。我们于1998年2月12日遇到1例自...  相似文献   

10.
交叉配血试验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分析确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预防输血反应发生和解决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盐水递质和凝聚胺配血是目前各医院普遍采用的交叉配血方法,笔者在工作中发现5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抗-E所致配血不合1例报告贾锐方德强肖平1(第二临床学院输血科,沈阳110003)关键词免疫性抗体;配血临床输血中配血不合现象并不罕见。本文介绍1例在木瓜酶介质配血中与部分献血员呈阳性反应的,由体内持续17年的抗-c、抗-E所致配血不合者。1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凝聚胺介质配血(以下简称MPT)和卡式配血在临床交叉配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采集本院需要输血抢救、治疗的50例患者血清标本,并采用凝聚胺介质配血与卡式配血法对每例血液样本进行交叉配血,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和交叉配血实验敏感性.结果:卡式配血法阳性检出率为88.00%,明显高于MPT的68.00%,两种方法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卡式配血法总阳性率、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假阳性率依次为88.00%、54.00%、76.00%、36.00%,均明显高于MPT的68.00%、36.00%、54.00%、1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凝聚胺介质配血相比,卡式配血阳性检出率更高、敏感性更强,可将其作为临床交叉配血检验的常用方法,并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1956例献血员血浆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规则抗体多是由于妊娠或/和输血而产生的,是引起交叉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献血员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发现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浆,避免次侧配血不合所导致的输血反应,并利用此献血员血浆来制备稀有定型抗体血清[1].  相似文献   

14.
蔡琳  郭锐  崔涌泉 《当代医学》2011,17(7):116-117
目的 比较在临床中用凝聚胺配血和微柱凝胶卡配血结果符合的情况,提高交叉配血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凝聚胺方法和徽柱凝胶卡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供血者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 在100例次交叉配血试验中,凝聚胺法有3例发生凝集反应;微柱凝胶法有5例发生凝集反应.结论 微柱凝胶卡配血较凝聚胺配血有...  相似文献   

15.
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配血困难一例崔岳冰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郑州450052关键词血型;冷凝集素;交叉配血1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于1995年4月12日因患门静脉高压入院,血型为A型。1995年4月21日手术备血,交叉配血时发现与A型、O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相应处理办法,以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4 000例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统计其中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本身的健康因素、癌症以及药物的影响是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交叉配血不合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提高输血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弱凝集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卡和聚凝胺技术与受血者的抗凝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42例样本聚凝胺交叉配血皆无阳性结果,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却多达16例主侧出现弱凝集,分析原因系献血员血袋用于配血的辫子内血液抗凝不充分.  相似文献   

18.
周建月  韦喜敢  梁春峰  杨海燕 《重庆医学》2011,40(34):3503-3505
目的了解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对血小板在临床输注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该院9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然后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性输注。结果抗体阳性35例,占检测总数35.7%(35/98),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阳性31例,占检测总数31.6%(31/98),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1例,占检测总数1.0%(1/98),HLA和HPA抗体共存3例,占检测总数3.1%(3/98)。含HLA免疫性抗体者交叉配血需要筛选献血员人数5~10名,含HPA抗体者交叉配血需筛选的献血员人数100名以上,而含HPA和HLA共存抗体者交叉配血需筛选的献血员人数最多达200名以上。结论血小板单一HLA抗体阳性的患者寻找供血员较含HPA抗体容易,单一HPA抗体及HPA和HLA混合抗体配血较难。血小板抗体是PTR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PTR应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合性输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凝胺技术在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2例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22例聚凝胺配血试验中有21例主、次侧红细胞不凝集,其中5例为血透病人,另16例为加样量过大;4例病人血清有冷凝集素;2例受血者均为A型Rh(D)阳性;3例次侧有微小凝集,病人有自凝现象。结论聚凝胺试验使临床输血可靠安全,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配血方法[1]。  相似文献   

20.
交叉配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检验措施。为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交叉配血技术,笔者对交叉配血的发生、发展和技术现状进行了回顾及展望。电子交叉配血是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减少人力、防止资源浪费、工作效率高、保证血液安全等优点,有待成为我国临床交叉配血实验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