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由于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所致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9例自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我科收治的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病人用药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9例与皮质类固醇相关的青光眼患者均为长期反复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制剂,用药时间2个月至3年,9例均为开角型青光眼。1例药物控制效果不良施行手术治疗。结论:皮质类固醇所引起的眼压升高,局部用药最为常见,有可逆性,停用后经治疗可好转或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可以遗留不可挽回的视神经损害。提示提高人们对该病的重视对减少本病的发生非常关键。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应该以预防为主,医患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白小良  曾涛  谢淑英 《华西医学》2004,19(4):648-648
目的:探讨PRK术后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6年来PRK术后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182例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对局部滴用碘必舒或百力特每日三次,半月内出现的100例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停用碘必舒或百力特,改为局部滴0.1%FML每口三次后51例恢复正常,占该类者51%.对局部滴0.1%FML每日三次眼压高的131例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减少0.1%FML滴药次数后120例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眼压恢复正常,占该类患者91.6%。对于减少0.1FML滴药次数后眼压仍高的11例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停用皮质类固醇药,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8例,占该类患者72.7%。有3例患者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才恢复正常,经手术治疗者占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1.6%。结论:对PRK术岳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处理:1.选用对眼压影响较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2.减少皮质类固醇药滴眼次数或停用皮质类固醇药、3.必要时采用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晶状体膨胀期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伴晶状体膨胀期白内障患者34例,42眼。术前眼压均≥21mmhg,前房角镜检查(Scheie分类法)房角窄Ⅱ~窄Ⅳ,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2例2眼。手术前药物控制眼压≤21mmhg。手术方法:Phaco+IOL术:无青光眼发作病史,房角开放)180°,共28例38眼。Phaco+IOL术+小梁切除术:有青光眼发作病史或房角开放(180°,共4例4眼。结果:术后视力:34例42术后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6~1.0者16眼,0.3~0.5者18眼,0.1~0.2者6眼,)0.1者2眼。术后1周眼压波动在9~14mmhg,术后6月平均眼压(16士3.25mmhg14~17mmhg。术后42眼同边前房深度均≥ICT,虹膜平坦,同边部虹膜膨隆明显减轻,42眼术后早期房角较术前明显增宽,存留的房角关闭及同边虹膜前粘连范围明显缩小。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伴晶状体膨胀期白内障患者应早期发现,如房角开放)180°。应尽早行Pha-co+IOL手术。摘除膨胀晶状体,使晶状体一虹膜隔后退,解除瞳孔阻滞,开放房角,降低眼压,保护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吕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80-4480
目的探讨早期房角后退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早期房角后退性青光眼的治疗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在应用多种降眼压药物控制不良的情况下,给予前房穿刺使眼压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13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3例患者行滤过手术。结论前房穿刺术对早期房角后退性青光眼,能有效地降低眼压,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男,72岁。以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伴阵发性眼眶痛0.5a为主诉人院。专科检查:Voo:无光感;Vos:0.25。双眼前房略浅,双眼晶体皮质混。眼底:右眼底模糊,左眼视盘界清色正,杯深,C/D≈0.4~0.5,眼压:R49mmHg,L56mmHg。房角:R:窄IV;L:窄Ⅳ。临床诊断:(1)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控制眼压后,择期行右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左眼青光眼小梁切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顺利,术后常规抗感染、洗眼、换药、散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及晚期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1例21只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眼压、房角、人工晶体情况及青光瞍的类型及治疗情况。结果:21例21只眼的视力为光感-0.7,平均眼压为40mmHg。17只眼房角关闭。4只眼房角开放,继发性闭角青光眼15只眼,开角性青光眼4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只眼。早期青光眼14只眼,晚期青光眼7只眼。用药物控制14只眼,手术7只眼。结论:人工晶体植入后继发性青光眼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继性青光眼可用药物控制,预后较好,晚期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多需手术,视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199811/2005-11发现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屈光性切削术(PR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26例(52眼)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36眼),女8例(16)眼,年龄17~30岁,行PRK术后,定期到院复查的患者。1.2方法本组均详细询问和记录用皮质类固醇的药品名称、剂量和时间。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检查,眼压检查测量(N1DEK非接触眼压计),对部分患者行视野检查。  相似文献   

8.
激素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激素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对住院资料完整的激素性青光眼27例(4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视功能损害达91.67%;C/D≥0.6者为85.4%;33.3%患者合并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用药时间,视盘和视功能损害程度及眼压的控制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强调合理用药,减少这种医源性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线海燕  王卓为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347-1348
眼球钝挫伤是眼外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部分病例可发生钝挫伤性房角后退性继发性青光眼。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有二个高峰,一是伤后1年内,称早发型;二是在伤后10年以上发生的青光眼,称迟发型。现将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诊治的的钝伤性房角后退继发青光眼4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有前房浅、房角窄、眼轴短等前段解剖异常特点,晶状体厚度的增加促进或加重周边虹膜前移,使房角变得窄甚至关闭,导致青光眼急性或慢性发作。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房角镜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相关性,探索提高房角镜临床应用价值的相关改进方法。方法比较2004年5月-2005年1月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22例(39只眼)房角镜及UBM检查结果。结果39只眼中32只眼房角镜检查结果与UBM检查结果一致,其余7只眼房角镜检查结果与UBM检查结果不一致。结论房角镜与UBM相比,约18%的病例存在差别,窄裂隙光下、动态观察法及使用缩瞳剂进行房角镜检查,可明显提高房角镜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青光眼分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与遗传有关,多发生于浅前房,窄房角的眼睛,此病多为中年和老年性疾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病因为虹膜周边部机械性的堵塞房角,阻断了房水的出路而使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3.
唐九丰  唐红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95-109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发病率高。患者具有起病急、前房浅、房角窄、眼轴短的解剖特点。中老年人晶状体前后径增大、位置前移、前房变浅,使晶状体与虹膜的接触面积增加,后房的房水从瞳孔流向前房的阻力逐渐增加,造成瞳孔阻滞,导致周边虹膜向前膨隆,房角逐渐狭窄甚至导致房角关闭,当后房压力不能克服瞳孔阻滞时眼压升高,导致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患者眼睛多具有前房浅、房角窄、晶体较厚且位置靠前等解剖特点^[1],使瞳孔缘与晶体表面接触紧密,房水越过瞳孔时的阻力增加,后房压力使虹膜膨隆是房角极易关闭的基础,在白内障的膨胀期,当情绪波动、劳累、长时间暗环境工作时,极易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急剧下降,加速晶体混浊,这类患者与单纯的老年性白内障相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病例资料。在术后随访中有54眼(15.6%)发生术后浅前房,以Ⅰ ~Ⅱ级为主,主要采用扩瞳及局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者均恢复前房形成,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出现主要是手术刺激,使睫状体发生水肿,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引起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宜采用扩瞳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手术毕即刻采用睫状肌麻痹剂,可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2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根据个体病情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结果:24例患者中,有效率100%,其中:痊愈12%,基本痊愈50%,显效25%,好转12.5%。平均住院18.6d。结论: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一旦发生危象抢救措施得当,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晶体源性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33例。联合手术组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成形术治疗;传统手术组在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前房角、视力变化。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低于传统手术组,前房角、前房深度、视力等改善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均P<0.05);2组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脱离或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眼压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成形术治疗晶体源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小梁切除术+MMC术后浅前房的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行常规小梁切除术+MMC手术患者共计854只限。术后观察浅前房的发生并予相应处理。结果:其中26只眼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率3%),对其采取保守(扩瞳,局部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高渗剂,压迫滤过泡)及手术等综合治疗,保守治愈22只眼,手术方法治愈4只眼。结论:青光眼早期浅前房,只要眼压不高,也不必过早地滥用手术治疗,应小心谨慎,以免造成更为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眼科重要的致盲病,过去对住院患者基本上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进行诊断、治疗,病情容易反复,对视力恢复影响很大。近年来,我们注重加强心理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经验证明,患者多为50岁以上女性,在房角窄、前房浅的解剖因素基础上,精神因素,如精神创伤、情绪波动等,导致眼压调节失控,成为诱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重要病因。作为一名负责的护士,在治疗中须随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治疗,以及时消除其心理障碍,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现将…  相似文献   

20.
一、电子眼压计的临床应用:眼压描记是诊断青光眼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它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和房水分泌过多型青光眼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引流功能和决定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