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颅颌面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颅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的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颊、面下部、舌、口底等部位缺损354例;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修复舌、口底、下颌骨复合性缺损2例;带蒂胸大肌筋膜瓣修复舌、口底缺损15例;游离胸大肌皮瓣修复颅底、上颌骨、颧面部缺损4例,胸肩峰动静脉分别与颌外动脉、颈外静脉或面总静脉吻合。结果带蒂胸大肌皮瓣完全成活338例,3例完全坏死,4例部份坏死。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6例完全成活,1例完全坏死。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及游离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带蒂胸大肌筋膜瓣完全成活,肌瓣表面在术后3~4个月出现黏膜化,但其中2例肌瓣表面在术后3个月时仍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彻底清创后方黏膜化。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应选用不同种类的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扩大了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胸锁乳突肌皮瓣的血管蒂化节段化改良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在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6例口腔癌病例,其中舌癌8例,口底癌2例,磨牙后区颊黏膜癌3例,口咽侧壁癌3例,应用以甲状腺上动脉为血管蒂、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肌腹及其表面皮肤制成的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对疗效进行观察总结。结果:所有皮瓣均一期成活,外观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血管蒂化节段化胸锁乳突肌皮瓣与传统胸锁乳突肌皮瓣相比,皮瓣成活率高,转移灵活,无蒂部臃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颌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病例,用皮瓣修复组织的缺损及行器官再造,对患者面容的恢复情况. 方法舌癌5例,口底癌4例,面部疤痕1例术后造成面部、舌、牙龈、口底及颊等部位的缺损,分别用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足背皮瓣等修复,术后分别给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疗,以利皮瓣成活.结果术后除1例胸大肌肌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均成活.结论皮瓣修复颌面组织缺损及行器官再造术是可行的,效果可靠.胸大肌肌皮瓣是舌再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应用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1例,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用于良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者2例,其余均用于修复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舌8例、口底6例、下颌区4例、颊3例。术后100%成活18例,75%以上成活2例,完全坏死1例。21例肌皮瓣之蒂均设计于乳突端。作者认为保留蒂部真皮,更有利于术后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5.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1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介绍应用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8~ 2 0 0 1年采用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 16例 ,其中舌癌 10例、颊癌 2例、下颌牙龈癌 2例、口底癌2例。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与颈淋巴清扫术的切口同时设计 ,根据组织缺损部位和大小设计肌蒂皮瓣 ,待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完成 ,将其旋转由颌下隧道转移至口腔修复缺损。结果  16例中 13例肌蒂皮瓣全部成活 ,3例部分坏死 ,经短期换药 2期愈合 ;术后经 2~ 5a随访 ,外形、功能均满意。结论 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术式简单、安全 ,操作技术容易 ,易于推广应用 ,可在联合根治同一术野内同期完成 ,供区不额外增加疤痕和缺损 ,是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中小型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肿瘤术后口底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肿瘤术后口底缺损8例。结果7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术后1个月愈合。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容易成活,可提供适当面积的肌皮组织,适用于口底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严斌  李哲光  游士奇  陈作东 《口腔医学》2009,29(12):671-672
目的比较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优缺点。方法对12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与5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17例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2-77岁,修复范围约3.5cm×4.0cm-6.0cm×6.5cm,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组2例皮瓣二期愈合,2例颈部创口二期愈合,其余肌皮瓣均愈合良好。术后1-2个月追加放疗,未见有皮瓣坏死。结论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较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更简便。  相似文献   

8.
组织缺损分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和其它如爆炸伤、枪伤、动物咬伤等软组织缺损。常用的组织瓣有额瓣、胸大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颈阔肌肌皮瓣、带状肌肌皮瓣、耳后软组织皮瓣、唇颊瓣和游离前臂皮瓣。以上组织瓣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根治范围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自 1985年起 ,资料较为完整的5 9例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5 9例中 ,男性 38例 ,女性 2 1例 ,最大年龄 70岁 ,最小年龄 16岁 ,平均年龄 5 0岁。1.2 病例类型舌颌颈 10例 ,颊颌颈 12例 ,口底癌根治 6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7例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设计、制作、皮瓣存活情况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2~75岁,修复范围约4.0cm×4.0cm~6.0cm×6.5cm,除1例皮瓣二期愈合,1例颈部创口二期愈合外,余肌皮瓣均愈合良好。患者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外形和功能在术后短期内均得到基本恢复。术后1~2月追加放疗,未见有皮瓣坏死。结论: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值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同期组织瓣修复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合理选择(肌)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舌缺损的方法。方法 80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颈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中,74例成活,成活率92.5%。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进食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额肌皮瓣与钛板联合修复口腔颁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47例舌癌、19例口底癌行颌颈联合根治术遗留的下颌骨及其邻近软组织缺损,采用大小为6 cm×7 cm带蒂胸大肌肌皮瓣、3 cm×5 cm胸锁乳突肌皮瓣、额肌皮瓣与钛板即刻修复.对1例上颌骨骨癌遗留的巨大缺损,采用大小为9 cm×2...  相似文献   

12.
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特点.方法 2001年12月~2006年11月住院的口腔癌初诊患者10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1~60岁,平均47岁,中位年龄50岁.舌癌1例, 颊癌2例, 口底癌4例,牙龈癌3例.均采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无继发畸形.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舌骨下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移植成活率100%.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无一例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舌骨下肌皮瓣制备较简单,效果可靠,且成活率高.可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8例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8~90岁。舌鳞癌7例、颊黏膜鳞癌4例、腭鳞癌3例、口咽癌和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各2例。肌皮瓣面积最小为4.0cm×12.0cm,最大为5.0cm×15.0cm。结果17例肌皮瓣存活,1例缺血坏死。肌皮瓣受区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经术后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1例术后10个月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新颖的颈阔肌肌皮瓣术式,评价其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围裙式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病变切除术后缺损的患者15例.设计U形的围裙式切口制备皮瓣,保留蒂部皮肤,加宽肌蒂宽度.结果:15例围裙式颈阔肌肌皮瓣12例完全成活,3例皮瓣部分坏死.其中,修复颊黏膜、舌、牙槽突缺损的皮瓣完全成活率分别为8/9、1/3、3/3.另有2例颈部供区伤口愈合不良.所有病例经4~33个月随访,l例牙龈癌颈部瘢痕较为明显,1例舌癌舌运动受限,其余病例口腔颌面部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和颈阔肌肌皮瓣比较,围裙式颈阔肌肌皮瓣可提供更宽的皮岛,特别适合中小型颊部软组织及牙槽突缺损的修复,舌部缺损不是该皮瓣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舌骨下肌皮瓣在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65~89岁,平均72.8岁。舌癌10例,口底癌6例,颊癌2例,下颌牙龈癌1例。均采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19例舌骨下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经过6个月~5a的随访,无一例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舌骨下肌皮瓣制备较简单,效果可靠,且成活率高,是老年患者口腔癌修复重建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舌癌2例、下颌牙龈癌2例及颊癌3例,进行常规联合根治术,同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结果:7例中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1例肌皮瓣全部坏死,换药后痊愈。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具有优越性,改良术式更有益于美观。血管变异是导致胸大肌肌皮瓣坏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可靠性。方法:27例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组织缺损,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15例,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2例。男19例,女8例;年龄38~74岁,平均56.4岁;T1NOM0期6例,T2N0M0期19例,T3N0M0期2例。皮瓣大小为4.0cm×8.0cm。5.0cm×11.0cm。结果:颈阔肌肌皮瓣存活13例,3例小部分坏死,成功率为86.7%(13/15),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成功率为91.7%(11/12)。全部病例经6—24个月复查,受区功能正常,供区外形良好。局部复发1例,颈部复发2例。结论: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均适于颊黏膜中、小型缺损修复。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可能比颈阔肌肌皮瓣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并评价其作用。方法:6例患者在进行广泛的口腔癌切除术后,应用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进行缺损即刻修复,3例颊癌患者分别切除唇,颊,下颌骨及上颌骨后造成大面积洞穿性缺损,2例舌癌及1例下颌骨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舌切除及下颌骨切除后造成大面积及复杂的缺损,缺损修复的转移皮瓣最大面积达110mm×230mm。结果: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及供区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6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有5例愈合无并发症,1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供皮区腹壁无组织感染及裂开。结论: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使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在功能和美观上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广泛切除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using cervical myocutaneous flaps for re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oral defects. PATIENTS AND METHODS: One hundred thirty-one cervical pedicle flaps were used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fects after resection of oral cancer. Primary sites of the lesions were the tongue, buccal mucosa, floor of the mouth, and lower gingiva. RESULTS: Infrahyoid myocutaneous flaps were used in 53 cases, sternocleidomastoid flaps in 47 cases, and platysma flaps in 31 cases. Among the 131 patients, there was complete necrosis of the skin paddle in 5 cases and partial necrosis in 7 cases. The success rate was 92.5%, 89.4%, and 90.3%, respectively for the 3 types of flaps. CONCLUS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cervical pedicle flaps have clinical value in selected patients needing re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defects after intraoral cancer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