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细胞具有持久的自我增殖与分化能力,可以产生多种高度分化细胞的未分化细胞。肠道干细胞主要位于肠黏膜上皮Lieberkunn's隐窝中,潘氏细胞上方,具备干细胞的终生自我更新与分化的基本特征。当受到外界生理或病理的信号作用后,肠道干细胞进行非对称分裂,形成一个原代干细胞和一个分化了定向祖细胞,定向组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终末分化细胞,如: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M细胞、内分泌细胞等,修复并重建小肠黏膜上皮屏障和消化吸收功能,小肠干细胞的这种潜能对肠道损伤后的修复十分关键。目前,国内肠道疾病常见,肠道黏膜,甚至黏膜下肌层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通过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定向诱导肠道干细胞使其分化为特定的细胞以替代功能障碍的细胞或组织缺损,这可能是治疗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此对影响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及其干细胞在肠道创伤愈合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肠道干细胞分化调控与黏膜损伤修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肠黏膜上皮细胞终身不断自我更新 ,其作用靠陷窝干细胞持续增殖、分化以取代外层终末分化细胞来完成 ,而外层细胞的死亡脱落与干细胞的分裂之间又维持一定的平衡。目前创伤造成的黏膜损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肠道损伤后干细胞的分裂开始加快 ,起到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因此了解肠道干细胞如何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对于肠道损伤后促进其功能与结构的完全修复意义重大。1 肠道干细胞概念、位置、数量及周期干细胞具有终身自我更新能力 ,它是能产生多种高度分化子代的细胞 ,可根据内环境变化作出不同反应。形态学上在陷窝纵向切片时以…  相似文献   

3.
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干细胞(stem cell,SC)是位于小肠黏膜隐窝底部、潘氏细胞上面的未分化细胞.它以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两种方式来维持隐窝内稳定的干细胞数量 ,并通过短暂扩增细胞(TAC)增殖分化成5种不同表型的终末细胞,即潘氏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肠吸收细胞和M细胞[1].众所周知,小肠黏膜是哺乳动物更新最快的组织,然而其癌变发生率最低.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调节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因子,细胞外基质和其凋亡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定向分化是生物体发育、生长和修复的基础.目前对于干细胞定向分化诱导控制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常见的干细胞分化调控因素包括转录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等.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改变、维持和恢复干细胞特性的关键因素.而生长因子及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则可能对外源性调控干细胞定向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以上几种分化调控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是个体生命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目前,在干细胞工程领域主要以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同时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细胞的替代治疗已成为治疗一些疾病的新途径。组织干细胞在体外被扩增和定向诱导为一些所需细胞,然后植入患者体内,用以修复损伤,替代退行性组织,以及改善遗传性缺陷组织的功能。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主要就组织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神经于细胞存在于人类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活跃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向脑内病变部位迁移以及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其目的是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细胞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是基因疗法的一种理想的靶细胞。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①直接细胞移植进行替代治疗,神经干细胞作为细胞移植的来源,可以通过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移植或体内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与已经存在的细胞结构整合到一起。②作为基因载体,携带治疗作用的报告基因进行移植,从而达到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③通过对牛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诱导自身的神经千细胞分化进行神经自我修复。可广泛应用于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脑功能损伤、脑瘤及其他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具有良好的细胞、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将脂肪基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后进行定向诱导,可构建靶组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能.目的:制备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并检验其与家兔脂肪基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酶消化-高盐水脱细胞法处理猪小肠黏膜下层,石蜡切片检测脱细胞效果,扫描电镜观察小肠黏膜下层表面结构.体外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基质干细胞,分别将第3代脂肪基质干细胞单面复合和双面复合至小肠黏膜下层培养1周观察材料上下表面细胞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小肠黏膜下层材料为白色半透明膜状物,石蜡切片显示细胞去除彻底,扫描电镜显示小肠黏膜下层黏膜结构紧密,浆膜面纤维结构松散.脂肪基质干细胞与材料复合后,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上附着生长,扫描电镜检测提示单面复合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仅在上表面有大量细胞生长,下表面无细胞或仅有少量细胞生长,双面复合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上下表面均可见大量细胞融合生长,石蜡切片可见细胞贴附于材料表面生长.提示酶消化-高渗盐水法可彻底去除小肠黏膜下层表面细胞成分,小肠黏膜下层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又富含多种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骨与软骨、血管、皮肤、膀胱、平滑肌及胰岛等组织的修复,且已表现出良好的组织工程化细胞支架性能。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成成骨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2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将经成骨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观察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附着、生长、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接种5 d后,细胞散在附着于小肠黏膜下层材料上,细胞形态呈圆形,细胞之间无连接;10 d后细胞之间形成桥粒连接,成骨细胞伸出突起,与小肠黏膜下层贴附;15 d后细胞增殖,分泌基质,在小肠黏膜下层表面形成多层细胞组成的复层膜样结构。表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成骨细胞后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可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有可能成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干细胞及胃肠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胃肠道干细胞的特性、分布及其调控机制等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胃肠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胃肠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2004/2006有关胃肠道干细胞及干细胞移植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胃肠道干细胞,胃干细胞,肠道干细胞,胃肠疾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2004相关文章,检索词:gastrointestinal stem cell,gastric stem cells,intestinal stem cel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胃肠道干细胞、胃干细胞、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相关文章;②有关胃肠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陈旧性文献。资料提炼:共搜集到上述文章41篇,按上述标准纳入30篇,其中有关胃肠道干细胞及其在胃肠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8篇,胃干细胞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3篇,肠干细胞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7篇,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胃肠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文章12篇。资料综合:胃肠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能力,一般认为,胃的干细胞定位于腺体峡部区域,肠道干细胞位于肠黏膜隐窝的基底部,胃肠道干细胞能根据组织需要调解细胞增生分化的速度,对维持胃肠黏膜更新及保持组织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与干细胞的突变有关,胃肠道干细胞可能是基因突变和积累的靶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胃癌、炎症性肠病、胃肠道上皮损伤等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胃肠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及干细胞移植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结论:胃肠道干细胞在胃肠道组织及细胞损伤修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胃肠干细胞突变以及生长调控机制异常可能导致胃肠肿瘤,在胃肠疾病治疗中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保持皮肤正常的表皮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已发现的干细胞中,研究较多以及较深入的还是表皮干细胞。利用干细胞技术,生物工程原理及材料科学进行组织重建和修复的交叉学科——组织工程学,需要具有高度增殖及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干细胞。表皮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种子细胞,已经在治疗烧伤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进  孔清泉 《华西医学》2013,(11):1791-1795
目的探讨异位骨化(HO)发病机制以及其研究策略。方法查阅近年有关HO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文献,结合相关领域的方法学及新技术和新观点进展综合分析。结果HO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本质是一种体内互转化现象。BMP—Smad、Wnt-beta.catenin和LIF-STAT3信号通路被认为是胚胎干细胞保持自我更新和向特定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中枢调控因子。TGFβ/BMP-Smad信号通路是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肌腱(韧带)细胞的前提,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微小RNA(miRNA)和TGFβ/BMP-Smad信号通路可以联合作用,组合成不同的密码来裁定细胞的命运和表型。结论miRNAs和TGFβ/BMP—Smad信号通路可能是决定干细胞向肌腱细胞,或软骨细胞,或肌腱和软骨细胞混合成分哪一个方向分化的关键调控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干细胞在上述3种分化途径中基因表达调控、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可能帮助我们寻找到决定肌腱细胞与软骨细胞互相转化分化的关键miRNAs,肌腱细胞定向分化的关键调控基因,以及揭开精确调控细胞分化方向的关键机制和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群。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在发育期及成年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贮藏有干细胞。这些组织包括上皮、血液、脑、脂肪和胰腺等。在成年动物,干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补充因正常衰老或损伤而丧失的细胞。相对之,胚胎干细胞较成年动物干细胞贮备量大。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源于囊胚,之后,内细胞群的干细胞迅速分化产生原始外胚层,并最终分化为三胚层,以后再发生为各种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3.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肠道损伤修复在发育生物学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伟  付小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69-1270,W001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在胎儿与成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病理技术确定这两种蛋白在胎儿小肠(19例)和成人小肠(2例)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 在妊娠早期和中期胎儿的小肠中,PCNA蛋白存在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细胞和黏膜肌层细胞的细胞核内,表达强度为强阳性,而P53呈弱阳性表达。在妊娠晚期胎儿和成人的小肠中,PCNA为弱阳性表达,而P53表达明显升高,其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小肠隐窝部位的细胞内。结论 PCNA和P53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DNA合成和修复,调节肠道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重建下尿路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泌尿系统重建的研究开展已有多年,但取材不便,细胞材源不足等问题始终未得以解决,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向临床推广。干细胞由于具备的自我更新及定向分化潜能,及对供区较小创伤等优势,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者尝试以干细胞与脱细胞基质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适当诱导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内胚层起源尿路上皮细胞分化。干细胞在尿道组织工程的研究中尚无相关动物模型的报道,但考虑到尿道与膀胱在组织结构及体内诱导环境上的相似性,推断干细胞在体内尿道组织中可能具有与膀胱间质中相似的分化能力。尿道超声引导下尿道周黏膜下层、横纹肌括约肌内注射自体肌源性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是一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在海绵体组织中具有分化潜能外,还可促使一氧化氮分泌以改善勃起功能,并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转染情况下,可通过进一步提高一氧化氮水平达到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能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性,根据其分化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未分化胚胎干细胞(即全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向三个胚层分化)和成体干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且能够特化形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肌源性干细胞(MDSCs)包括肌卫星细胞和多潜能干细胞,有分化为特定组织的能力,肌卫星细胞有潜在的增殖、自我更新和修复受损肌肉的作用。MDSCs有强大的增殖、自我更新、免疫学特性和再生骨骼肌的能力[1]。此外,MDSCs也可通过各种病毒载体导入不同的基因,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特定蛋白质指导相应的组织的再生。促进组织再生能力不仅对人类生物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作为人工组织或器官构建的种子细胞在肿瘤、各种退行性疾病及创伤后组织或器官修复功能重建等方面发挥作用。另外,最近几年,干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工具而被应用于基因治疗,由于M DSCs可治疗骨骼肌和心肌在内的肌肉系统疾病,也可促进其他组织如骨和软骨的再生和愈合,因此对 M DSCs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肌源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体外培养的成功为A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神经干细胞治疗AD的目的是修复和替代受损神经细胞,重建细胞环路和功能,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内源性途径(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使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自我修复)和外源性途径(直接替代缺损组织或植人能分泌促进干细胞增殖与存活的因子的基因工程细胞。一旦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在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及与宿主融合的机制等制约临床应用的问题方面取得突破,利用神经干细胞治疗AD等引起的脑损伤将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刘志君  徐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72-2073
干细胞是存在于生命个体中的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它们不仅存在于胚胎发育暑期而且在成体内也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器官的特定部位,故宏观上将其分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其中ES细胞具有分化全能性,可以分化成任一机体组织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发育;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则相对有很,其功能主要是维持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随着细胞替代治疗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利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并诱导成所需要的细胞后移植入患体内,用于组织损伤的修复、退行性器官的替代及改善遗传性缺陷组织器官的功能。而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分化的发现,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用骨膜修复骨缺损,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其来源有限,限制了临床大量应用。因此,应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人工骨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目的:将经成骨诱导的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幼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分化及鉴定。将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观察细胞在生物材料上附着、生长、增殖及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情况。结果与结论:经成骨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猪小肠黏膜下层上黏附、增殖速度加快,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骨膜厚度随复合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类似生物骨膜。说明将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复合可以构建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工程骨膜。  相似文献   

19.
将肿瘤干细胞对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性探讨如下。 1乳腺癌干细胞的基本概念 干细胞是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理论上一个干细胞即可发育为完整的生物个体或组织器官。正常情况下,它们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受到严格的调控,而一旦这种机制被打破,细胞会无限制的生长、繁殖,形成异常的新生物,即肿瘤。肿瘤组织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个器官,肿瘤内的细胞在增殖和成瘤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某些肿瘤细胞也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20.
治疗性克隆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临床上许多疾病由于细胞老化或受到病损,而引起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丧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如帕金森综合征、糖尿病、皮肤烧伤等。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采用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然而,供体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反应一直成为器官移植方面的有待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治疗性克隆是生物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末取得的两个重大突破一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干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后产生的医学奇迹。它的目的就是产生个性化的,在基因组成上与患者相同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然后诱导ES分化为特定类型的可供移植的细胞或组织,来修复患者已丧失功能的组织或器官,达到完全治愈。常用的方法是:①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重构胚。②分离培养胚胎干细胞。③定向诱导分化胚胎干细胞,获得特定类型细胞。④目的细胞的分离纯化。⑤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把目的细胞构建成组织和器官。着重介绍治疗性克隆研究现状及最新使用方法,并对面临的问题作了概括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