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病因的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常伴有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血糖高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指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感染性并发症及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心脑、神经、血管、眼、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则危及生命。1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蒙医治疗糖尿病有其独特的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现在糖尿病病例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大多数时间都在家自己疗养,所以,正确的家庭护理对于糖尿病病人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护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莎莎  王旭 《中医杂志》2008,49(3):276-278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若不控制饮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且长期持续的高血糖会加剧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陛昏迷等,最终使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平时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并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IDDM,又称Ⅰ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NIDDM,又称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终身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糖尿病已  相似文献   

6.
梁崇南 《新中医》2012,(3):89-90
糖尿病是因胰岛寨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群,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其中疖与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1]。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因其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计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千多万。居世界第二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从肾虚痰瘀论治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兼有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为主要病证.临床多数病人“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在体检中才发现患糖尿病,且多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并见.笔者在临床多采用补肾、化痰、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从肾虚痰瘀论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iabetesMeunitus,DM)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索作用障碍所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为耳蜗性聋、蜗后性聋或二者兼而有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也有报告称,以低频听力损失较重,可以是缓慢进行的,也可以以突聋的形式出现,病人可伴有眩晕,前庭功能减退。糖尿病聋严重程度与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水平、血清肌氨酸的含量、视网膜改变和膝反射减弱程度成正比。本文就糖尿病性听力损害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储士娟 《光明中医》2010,25(11):2134-2135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的损害,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即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大血管病变,从中医理论辨病来看即属于"消渴"并发"中风"。中医强调整体观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并可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个重要器官,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和脑血管病。糖尿病使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增加。大血管病变可成为糖尿病的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大中动脉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脑动脉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久病可以引起多器官及系统的损害,最终导致眼、神经、肾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重威胁生命,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合理的运用中、西药治疗糖尿病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及常见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素乱和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糖尿,临床以三多(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症为主要表现,并常常并发肾病、神经病变、化脓性感染、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及视网膜炎等疾病,严重者可发生酮中毒、酸中毒而危及生命。近年我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收到一定疗效。现将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理、辨证及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并发症肾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及研究近况,扼要归纳伽…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危害心脏,肾脏等人体重要器官,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内分泌疾病。1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摄入的葡萄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临床上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且易合并多种感染.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性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随着病情迁延反复,持续的高血糖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命。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及肿瘤疾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糖尿病足部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约为9240万人,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的体内物质的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以致多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有报道指出,随着病情的进展和反复,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出一些心理异常,如抑郁就是其中的症状之一,且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在逐年增高[2]。笔者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采用中药解郁丸治疗抑郁症状,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