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倩萍  邓华聪 《重庆医学》2005,34(3):446-448
糖尿病肾病(DN)是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肾脏的过度聚积,导致肾小球系膜增生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临床研究证明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包括DN始发和进展的主要决定因子.在肾小球系膜细胞,高糖可诱导ROS的产生和上调 TGF-β1及ECM的表达.外源性H2O2 或由葡萄糖氧化酶持续产生的H2O2 也可上调TGF-β1和纤维结合素(FN)在系膜细胞的表达、以及FN在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抗氧化剂可有效抑制高糖和H2O2 诱导的TGF-β1和 FN的上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糖诱导的肾脏损害中,ROS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ROS 调控信号通路导致糖尿病肾脏终末期细胞反应的机理还未完全清楚.本文将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阐述高糖诱导ROS 的产生,ROS诱导信号转导级联的激活以及转录因子、基因和蛋白质在系膜细胞和小管上皮细胞的过度表达而导致ECM在肾脏聚积的机制;同时也将阐述在糖尿病肾脏,AGE、TGF-β1和Ang ΙΙ诱导ROS 产生,增强高糖激活信号通路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诱导肾小球及肾小管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ECM)积聚,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等方面的作用.Smad是新近发现介导TGF-β超家族胞内信号转导过程的一族蛋白质.因此,本文就该信号通路目前研究的一般概况、在DN时激活的因素、发病作用及针对其治疗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期望能对DN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蛋白尿是DN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然而蛋白尿的出现与足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DN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肥大和足细胞损伤及丢失.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关键.足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严重依赖胞内钙信号...  相似文献   

4.
白晓丽  刘素筠 《医学综述》2006,12(6):374-37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内玻璃样物质增生、内皮细胞损伤与激活。DN患者肾脏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增多,抑制了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导致ECM进行性堆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DM并发微血管病变尤其是DN时,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TM)水平显著升高。内皮损伤伴随DN的整个发展过程,它的出现甚至早于DN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测定PAI-1、TM水平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N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认为,高血糖或血脂代谢紊乱作为启动因素,诱导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细胞介质和蛋白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DN的发生、发展,最终由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积聚引发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治疗十分困难[2]。因此,深入探讨DN的发生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俊  潘时中 《医学综述》2008,14(17):2610-2613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合成失调和重塑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DN的主要病理表现,其中调控ECM代谢的ECM降解酶类的表达与活性异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已成为热点问题,进而通过干预ECM降解酶的活性或表达,达到治疗或者预防DN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核心,是引起DN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的关键因素,临床工作证实加味黄风汤可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该文就"加味防风汤"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惠翠兰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5):106-10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肾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而基底膜和ECM由胶原、非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构成,在胶原成分中,最重要的是Ⅳ型胶原.D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障碍或遗传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伴有Ⅳ型胶原合成或降解异常.因此对Ⅳ型胶原的研究可提高对DN发病机理的认识,对DN的诊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的一种肾脏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iubetil nephopathy,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主要包括肾小球高滤过、生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活化、血液流变学变化及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DN)的发生[1,2].  相似文献   

11.
内皮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以培  王乃尊 《医学综述》2005,11(10):927-930
糖尿病肾病(DN)是以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与肾小球硬化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病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未完全阐明,包括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生化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变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与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DN的发生。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ETDF)研究深入,很多DN发病机制与ETDF有关,可认为ETDF是DN发病环节之一,现结合国内外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变主要累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逐渐出现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系膜细胞增生,逐渐进展而出现典型肾小球硬化,长期糖代谢异常直接导致醛糖还原酶、蛋白激酶C的激活、蛋白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途径活化及反应性氧化应激等,同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过度表达等均是导致DN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亦是重要参与因素。根据其发病机理,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是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基础,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治非酶糖基化,抗氧化应激等是目前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最严重且难以治疗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0%~40%[1].DN是糖尿病进程中因微血管受损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2],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基本病理改变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积聚和基底膜的增厚。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是糖尿病肾病最突出的病理改变之一,它是糖尿病肾病(DN)致病因子作用的主要靶细胞。在糖尿病状态下,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功能的研究对阐明DN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欣  张静  陈丽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14-331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DM死亡的主要原因。DN的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的积聚及肾小球通透性的改变。DN发病隐匿早期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一般在肾功能正常时的病理改变大多数还可逆转,故对DN做出早期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要。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 nases,MMPs)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ECM的降解系统在DN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N)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常见于糖尿病痛史超过10年的患者.中医对DN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研究及方药治法均有一定见解.中药在改善DN临床症状的同时,延缓了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DN被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激活通路、活性氧类反应、细胞因子应激等是影响DN患者出现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诸多影响因素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从细胞、分子方面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病,有关DN发病机制的研究,人们早先关注的是肾脏系膜基质堆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近年来足细胞在DN中的损伤,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足细胞损伤可分为足细胞数量减少、肥大变性及足突融合消失。mTOR信号途径参与了足细胞肾病的发病调控机制,其分为mTOR信号复合物1(mTORC1)与mTOR信号复合物2(mTORC2),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TORC1对肾小球系膜基质、细胞外基质、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对mTORC2研究甚少,mTORC2信号通路主要作用是调控肌动蛋白和细胞骨架重组。本文探讨mTOR信号通路在DN足细胞损伤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探寻防治DN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多种机制参与DN的发生、发展,如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MAPKs超家族的重要成员,是细胞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在调节细胞代谢、分化、增殖、凋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通路在DN时被激活,通过影响细胞外基质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等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明确p38 MAPK在DN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玉容 《医学综述》2010,16(14):2084-2086
糖尿病肾病(DN)是与糖尿病相关危及生命的致死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病理反应,如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并最终导致DN,其发病机制不清。p44/42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巨噬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纤维连接蛋白表达以及基底膜的破坏参与DN的发病。研究发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44/42MAPK的阻断剂PD98059可明显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