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珺明  田淑霞  王磊  邢练军  郑培永  季光 《肝脏》2011,16(6):461-466
目的 通过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PAI-1)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动态变化,探讨uPA纤溶途径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四氯化碳(CCl4)组和造模组.采用56度二锅头酒、玉米油、吡唑混合物灌胃联合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CCl4∶橄榄油=1∶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以阐明扶正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7~8w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给予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喂养8w,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扶正化瘀方进行干预,以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设立对照组。以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因子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及其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大泡性为主的脂肪变性,小叶内可见点灶状肝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窦周纤维化,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形成;应用扶正化瘀方干预组动物肝损伤、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肝组织α-SMA、HIF-1α、VEGF和iNOs mRNA水平亦较模型组显著减低,依次为(3.83±0.53) 对 (8.33±2.32)、(3.02±0.55)对(4.50±0.78)、(3.23±0.94)对(7.40±1.54)和(3.60±0.96)对 (9.94±1.60),(P<0.01);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水平呈一致变化趋势,扶正化瘀方干预组与模型组α-SMA、HIF-1α、VEGF和iNOs表达水平依次为(0.53±0.04) 对 (1.08±0.20)、(0.44±0.02)对(0.55±0.08)、(0.54±0.07) 对 (1.08±0.03)、和(1.61±0.21)对(3.30±0.88),(P<0.05)。结论 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下调HIF-1α及其下游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iNOs表达,阻止或减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的影响。方法以C57BL/KSJ-Lepdb雄性小鼠作为T2DM合并NAFLD组(db/db组),同周龄C57BKS db/m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db/m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О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切片脂质沉积;采用ELISA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以小鼠正常肝细胞NCTC1469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NG组)高渗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HMA组)、高糖高脂组给予50mmol/L葡萄糖+0.75 mmol/L棕榈酸(HG+PA组)、高糖高脂+RNA干扰对照组(HG+PA+Si-NC组)用NC 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高糖高脂+PAI-1沉默组(HG+PA+Si-PAI-1组)用PAI-1的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B(TGF-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 I)以及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肝组织中出现明显脂质聚集和纤维组织增生,甘油三酯含量增加,且MCP-1,IL-1β、TGF-β,a-SMA,ColⅠ和PAI-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与NC组细胞相比,HG+PA组MCP-1、IL-1β、TGF-β、α-SMA、Col Ⅰ、PAI-1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P<0.05);与HG+PA组相比,HG+PA+si-PAI-1组PAI-1、MCP-1、IL-β、TGF-β、α-SMA和ColⅠ等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小鼠模型肝组织中PAl-1表达明显增加,抑制PAI-1表达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据肝组织HE、VG染色分为0~4级,其中1级8例,2级9例,3级7例,4级13例。6例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TGF β_1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结果 肝纤维化S_(1~4)级肝组织α-SMA表达分别为(4.2±0.5)%、(5.5±0.7)%、(7.9±0.5)%、(9.7±0.7)%,uPA分别为(4.0±0.5)%、(4.8±0.5)%、(5.0±0.5)%、(4.8±0.4)%,PAI-1分别为(4.7±0.4)%、(7.0±0.4)%、(8.9±0.3)%、(11.9±0.3)%,且随肝纤维化分级增加血浆TGF β_1水平也逐渐增加。在肝纤维化S_3、S_4级,α-SM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而uPA仅轻微增加,表现为uPA相对不足。结论 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TGF β_1的早期激活,抑制肝硬化晚期PAI-1过度表达,可能有助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加肝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有助于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5.
地龙2号对肝纤维化大鼠uPA和PAI-1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蚯蚓提取物地龙2号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uPA和PAI-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大鼠组(N);秋水仙碱对照组(CC);造模同时用秋水仙碱0.1mg.Kg-1.d-1灌胃,假模型组(NC):皮下注射花生油(CCl4),灌单蒸水;模型组对照组(MC):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混合物,每日单蒸水灌胃;地龙大剂量组(Eh):造模同时用地龙2号50mg.Kg-1.d-1灌胃;地龙小剂量组(El):造模同时用地龙2号25mg.Kg-1.d-1灌胃。8周末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uPA和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地龙2号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uPA和PAI-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且uPA与PAI-1的表达下降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地龙2号可能通过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及抑制uPA、PAI-1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扶正化瘀方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用CCl_4诱导Wistar雄性大鼠造成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将其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秋水仙碱组,分别灌胃给药,第6周末处死。肝组织标本作HE染色,用PAP法作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同时测肝组织Hy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轻(P<0.01),Ⅰ、Ⅲ型胶原和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P<0.05,P<0.001),肝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各观察指标的变化似略占优。结论: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范建高  郑晓英  张梅  曹中伟  丁晓东 《肝脏》2004,9(2):103-105,128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肝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 ,分批于造模第 8、12、1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喂养大鼠作对照。通过H E染色和苦味酸VG染色观察肝组织学改变 ,应用RT PCR对肝脏t PA和PAI 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于实验 8、12、2 4周分别形成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炎并肝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肝脏PAI 1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 ,于实验 2 4周达高峰( 1.0 2± 0 .11比 0 .5 1± 0 .0 9,P <0 .0 1) ,并与其肝脂肪变及肝组织学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492和 0 .3 72 ,P分别 <0 .0 1和 <0 .0 5 )。肝脏t PA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于实验 2 4周降至最低 ( 0 .89± 0 .11比 1.62± 0 .10 ,P <0 .0 1) ,但其仅与肝组织学损伤程度总积分呈负相关 (r =-0 .3 68,P <0 .0 5 )。结论 高脂饮食大鼠肝脏PAI 1及t PA基因表达改变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过多沉积为特征。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PAI)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和ECM降解的关键因素。uPA通过uPA-纤溶酶-MMP级联反应途径,最终可产生活化的纤溶酶和MMP,后两者是降解ECM的重要物质。因而调控uPA的表达,可能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朱颖炜  林勇  谢渭芬 《肝脏》2006,11(2):133-134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过多沉积.目前研究证实,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特别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主要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PAI-1可阻止uPA激活纤溶酶原,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导致ECM在肝内过多沉积.本文就PAI-1在纤维化疾病特别是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组织中PAI-1的分布和表达,采用CC l4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进行观察试验。通过对模型肝组织进行PAI-1免疫组化染色和采用图文分析系统检测PAI-1面密度。结果如下:PAI-1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肝纤维化活跃的汇管区、肝组织变性坏死处;PAI-1面密度随注射CC l4时间的延长而递增(3周0.1356±1.052E-2;6周0.1979±1.191E-2;9周0.2321±2.159E-2,P<0.05),与α-SMA阳性细胞数、胶原面积、HPY含量变化一致;停止注射四氯化碳3周时PAI-1面密度明显下降(7.966E-2±5.587E-3)低于6周时(P<0.05),与α-SMA阳性细胞数变化一致,而胶原面积、HPY含量与9周时相同,无明显下降。肝组织中PAI-1的表达与星状细胞活化有关,可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但不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是动态的病理过程,是反复肝损伤引起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其过度沉积的结果。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通过产生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肝纤维化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可转化纤溶酶原为纤溶酶,活化MMPs,降解多种ECM成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具有抑制uPA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有降解作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是HSC活化标志。我们测定不同肝纤维化分级中α-SMA、基质金属蛋白-1(MMP-1)、TIMP-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uPA、PAI-1的水平,旨在了解它们在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第4周末开始分别予与益气活血复方、血脂康胶囊和辛伐他汀片,持续给药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PAI-1、t-PA.8周末处死动物,取家兔左右颈总动脉,用透射电镜观察颈总动脉的超微结构.结果 4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AI-1水平持续升高,t-PA略有升高.8周末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1),t-PA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组间PAI-1、t-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水平证实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改善颈内动脉的超微结构.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分泌,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分泌,从而增强纤溶活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外长期大量饮酒和其他损伤肝脏因素所引起的以肝脏脂肪沉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出现明显障碍,使得大量脂肪类物质蓄积于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从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甚至肝癌。近年来由于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纤维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19例NAFLD患者初次就诊时进行问卷调查。在完成登记后,每6个月通过电话询问患者,每12个月在门诊进行检查,并记录CVD。根据患者在随访过程中CVD发病状况将其分为CVD组和非CVD组,分析患者发生CVD的影响因素。应用ROC分析肝纤维化评分(NFS)、纤维化-4指数(FIB-4)对NAFLD患者发生CVD的预测价值。[结果]619例中发生CVD 76例,未发生CVD 543例。NFS>0.676(OR=2.416,P=0.002)、FIB-4>2.67(OR=2.038,P=0.017)是NAFLD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NFS、FIB-4及联合预测对NAFLD患者发生CVD的ROC下AUC(95%CI)分别为0.771(0.629~0.945)、0.735(0.587~0.920)、0.837(0.709~0.988)。[结论]肝纤维化会增加NAFLD患者的CVD发病率,NFS联合FIB-4对NAFLD患者CVD发病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评分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15.
OPN和PAI-1在肝纤维化时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肝纤维化时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常规HE和天狼猩红染色.采用SABC法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OPN和PAI-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OPN基因表达;检测结果采用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扫描并计算染色阳性区域面积和阳性比率或条带的吸光度值.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OPN和PAI-1表达极弱,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OPN表达增强,阳性信号散在或弥漫性分布,主要见于小叶内中央静脉周围、纤维间隔内以及周围巨噬细胞胞质,库普弗细胞,门管区的部分肝细胞,肝窦壁内皮细胞.PAI-1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汇管区、肝细胞变性坏死处,肝窦周Disse间隙及毗邻以上部位的肝细胞,组织纤维间隔处及其外周细胞亦见阳性染色.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大鼠肝脏OPN的蛋白表达极低,肝纤维化组OPN的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强(1.0907±0.2082vs 0.0673±0.0663,P<0.01).与正常组比,肝纤维化组PAI-1表达也显著增强(1.1407±0.3094vs 0.2464±0.2234,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肝脏OPN mRNA表达极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OPN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0.2128±0.0527 vs 0.1298±0.0316,P<0.05).结论:OPN及PAI-1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肝纤维化时大鼠肝组织OPN及PAI-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OPN可能会促进PAI-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加速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来探讨瘦素在NAFLD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3例NAFLD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瘦素、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检测(BMI)等临床指标.结果:NAFLD患者的瘦素、BMI、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分别为11.07 μg/L±3.40 μg/L、27.33±2.98、14.19 mU/L±2.65 mU/L、3.48±0.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Ⅲ、Ⅳ-C、LN、HA在轻度NAFLD患者分别为68.17 μg/L±19.31 μg/L、39.06 μg/L±13.84 μg/L、62.51 μg/L±21.37 μg/L、44.52 μg/L±14.73 μ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重度NAFLD患者分别为164.62 μg/L±18.47 μg/L、83.32 μg/L±24.73μg/L、152.22 μg/L±20.74 μg/L、212.51 μg/L±19.62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HA最为显著(P<0.01);轻度NAFLD患者,其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无相关关系(P>0.05);中、重度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瘦素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及消减不同时期肝组织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法制备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给予扶正化瘀方灌胃,在第4、8、12和第16周末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并提取肝组织蛋白质进行二维电泳,运用PDQUEST 2-DE软件对蛋白质图谱进行分析,以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1)二维电泳结果:模型大鼠特有蛋白质和表达量差异的蛋白质从第4周始出现,第12周达顶峰,(2)质谱鉴定的蛋白质多数在第4周出现,四个时间段均出现的有10个,其中有8个是正常组所没有的,(3)扶正化瘀方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调节表现在:第4、8周对上调的蛋白质降低作用显著,在第8、12、16周对下调的蛋白质的升高作用较显著,模型大鼠特有的蛋白质经扶正化瘀方干预后,通过降解、下调表达量等形式,趋向正常表达。结论(1)蛋白质表达改变是肝纤维化整体病变的物质基础。表达异常的蛋白质涉及机体的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细胞增殖凋亡等系统,(2)扶正化瘀方在抗细胞增生、促进正常蛋白质合成等方面有综合优势,通过对多个蛋白质、多途径的综合调节达到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整合素α5β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扶正化瘀方影响该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1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又分为2d、1、2、3、4、5、6周共7个动态观察点。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瘀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其余大鼠灌以等量生理盐水。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α5β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随肝纤维化形成,模型组大鼠肝组织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早期以FN升高明显,而后以α5β1及α-SMA增加较为显著,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预防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减轻,肝羟脯氨酸含量下降。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脏整合素α5β1表达逐渐增加,肝损伤早期FN显著上升,并可通过α5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N与整合素α5β1表达,该作用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对CCl_4处理的大鼠PAI-1与u-PA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Cl4处理的大鼠肝组织中PAI-1和u-P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肝纤维化模型组(M),姜黄素低剂量组(Cl),姜黄素中剂量组(Cm),姜黄素高剂量组(Ch).M组以CCl4腹腔注射造模,Cl、Cm、Ch组除腹腔注射CCl4外,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姜黄素灌胃;每组分别在实验第4、7、21、42天随机取大鼠5只处死,留取同部位肝脏组织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AI-1和u-P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M组,随时间延长,PAI-1和u-PA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加,姜黄素低、中、高剂量干预组与M组相比,姜黄素能降低PAI-1蛋白表达(42d:5.60±1.673,3.40±1.673,2.40±1.140vs8.80±2.168,均P<0.05),增加u-PA蛋白表达(42d:6.00±1.414,9.20±1.643,9.80±2.049vs4.20±1.095,P<0.05),其作用强度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PAI-1与u-PA蛋白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代谢性激素,主要在白色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结合受体后介导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通过调节肝脏间质细胞功能、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诱导胶原生成与降解失衡等,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