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血管内治疗对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8例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动脉途径,用可脱球囊导管进行栓塞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有36例栓塞成功,其中34例患者瘘口完全闭塞。36例患者中有32例于栓塞后保留颈内动脉,4例行颈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术后36例患者的海绵窦综合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3例患者曾行经静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治疗,但由于海绵窦内分隔的阻挡作用,球囊不能进入海绵窦及其瘘口附近而告失败。2例患者由于球囊早脱并移位于大脑中动脉分支血管内,导致患者发生失语和一侧肢体偏瘫。结论:血管内可脱球囊栓塞治疗直接型颈脉海绵窦瘘,其瘘口闭塞率高,死亡率低,是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栓塞结合手术孤立瘘口或瘘口所在的颈内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等方式。结果:63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术后59例动静脉瘘完全闭塞,4例大部分闭塞;临床症状消失62例,好转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根据其动静脉瘘的部位、供血动脉及瘘口的数量、引流静脉的特点等综合考虑栓塞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CT在颈动脉海绵窦瘘分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16层CTA检查结果,同时对本组病例进行分型。结果:①直接型瘘12例,其中5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Ⅱ段,2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Ⅲ段,4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Ⅳ段,1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Ⅴ段,瘘口呈线条状8例,呈非线条状4例。②间接型瘘5例,均未能清晰显示颈内、外动脉的硬脑膜支。结论:16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的位置和大小,对其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2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28例各型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行可脱球囊或固体栓子栓塞治疗,其中9例经眼上静脉逆行插管栓塞海绵窦,均获成功。25例有外伤史,15例确定瘘口位置。海绵窦瘘分型:A型:23例;B型:1例;C型:2例;D型:1例;A+C型:1例。25例海绵窦主要通过眼静脉引流,眼上静脉扩张平均值为0.76cm,13例有不同程度“偷流”现象。栓塞后造影,海绵窦和引流静脉消失。作者强调,血管造影是为各型瘘提供手术入路和愈后评价的客观依据,并对眼上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神经外科常见性疾病,通常是由患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或分支出现损坏,导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1].患者主要出现搏动性突眼、进行性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影响视力,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干扰[2].既往,临床通常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对疑似颈动脉海绵窦瘘患...  相似文献   

6.
对患者前期治疗后遗有症状行血管听诊、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确诊为右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重视外伤尤其头部外伤后的检查,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易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CCS)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脑血管造影证实。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通过颞窗和眶窗进行扫查。沿颈内动脉颅内段走行仔细探查海绵窦瘘的异常彩色血流团测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眼上静脉的血流频谱。结果: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中7例(A型)经颅超声可明确诊断(78%),I(D型)例可疑诊断(11%),I(B型)例漏诊(11%)。确诊的7例均可探及明显的海绵窦瘘彩色血流影,患侧颈内动脉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眼上静脉血流速度亦显著加快。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A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MRI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2 3例经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 ,应用Toshiba 0 .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眼部及颅脑常规MRI及 3DTOFMRA扫描 ,回顾性分析其MRI及MRA表现。结果  2 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主要MRI及MRA表现 :全部病例均可见患侧海绵窦扩大 ,海绵窦主要属支静脉眼上静脉迂曲扩张 ;患侧眼下静脉扩张 3例 ,大脑浅静脉中组扩张 5例 ;海绵窦引流静脉岩上窦显示扩张 3例、岩下窦扩张 2例。吻合支翼静脉丛迂曲扩张 2例 ,对侧海绵窦扩大 3例。大脑动脉环后交通动脉开放 17例 19支。结论 MRI及MRA检查能够明确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 ,且MRA可同时显示脑供血代偿的情况 ,有助于选择DSA介入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全脑血管造影及10例螺旋CT表现。结果:临床表现为颅内杂音、不同程度的搏动性突眼、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或伴有复视、结膜水肿和充血。CT表现为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增粗、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眼球边缘模糊、眼睑肿胀。全脑血管造影表现为对比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入海绵窦,形成一团浓密的不规则阴影,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不易充盈,并且可观察到瘘口位置、大小及侧支循环情况。结论:根据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可以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并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梁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4):256-257,26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应用CDUS对6例CCF患者进行了分析,并与脑血管造影比较。结果CDUS显示,引流静脉多以扩张的眼上静脉为主,脉冲多普勒可测到连续层流的静脉频谱中混叠有动脉搏动性频谱,患侧颈内动脉流速明显高于健侧;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流速低于健侧。压迫患侧颈总动脉,患侧颈内动脉(瘘口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倒灌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无创、方便、快捷的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