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诊断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分布、临床表现、X线和MRI表现、术中椎问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内固定术,依据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和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MRI、X线片均提示不同的病理改变,以椎前阴影增宽、椎前间隙增宽、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除1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有1~3个等级的恢复.随访9~32个月,平均17.5个月.与入院时相比,术后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AMS明显增高,运动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4.9%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固定节段均获得骨件融合. 结论 MRI和X线检查是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椎间盘撕裂伤的重要诊断手段,一旦诊断明确应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颈椎外伤的MRI征象,评价MRI在急性颈椎外伤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收集急性颈椎外伤150例,均有MRI检查和X线平片,15例有CT片,采用14个参数进行分析记录。结果150例中MRI检出骨折51个,小关节脱位30个,椎体脱位35个;外伤性椎间盘突出40个,硬膜外血肿2例;脊髓损伤69例;脊髓受压迫20例;前、后纵韧带损伤21例;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损伤15例;椎前血肿或水肿30例;椎旁和背侧软组织损伤40例;X线平片发现椎体骨折55个,椎体脱位35个;小关节脱位35例,附件骨折25个,椎前软组织肿胀20例。15例CT均发现骨折,小关节脱位,椎管狭窄。结论MRI在显示脊髓、韧带、椎间盘和软组织损伤方面优于CT和X线平片。MRI能全面反映颈椎各种损伤的病理特征,为评估颈椎稳定性提供充分的依据;MRI和X线片的骨折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CT应该用于复杂的颈椎骨折检查。  相似文献   

3.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表现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有典型外伤史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颈椎过伸性损伤依暴力的大小不同依次伤及前纵韧带,椎间盘,脊髓及后部附件结构,MRI所表现的椎前血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突出,椎体挫伤及脊髓受压变形,附件结构损伤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可以反映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全部损伤机制及其形成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外伤性无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2 2例儿童颈椎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 ,均经X线前屈、后伸摄片 ,6例行断层摄片、16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 :2 2例脊髓损伤患者 ,均未见骨折脱位影像学变化、均经急救处置。结论 :儿童颈椎弹力性大 ,椎体之间不稳 ,易产生一过性脱位 ,并可造成椎管相对变窄 ,导致脊髓损伤。建议临床体征、CT和MRI检查对儿童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1],由Taylor等[2]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列大多正常,容易引起漏诊、误诊[3].因早期缺乏有效固定和正确治疗,约5%~10%出现神经症状的加重[4].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笔者收治1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导致的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患者,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置入融合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由Taylor等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列大多正常,容易引起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4月-2004年4月手术治疗累及颈椎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或脱位12例,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总结临床特征和诊断。结果(1)损伤原因及特征:12例骨折中只有1例为严重外力所致;均为单个运动节段的损伤,其中发生在C6-7之间者为50%;累及前中柱的患者中,经过椎间盘的损伤7例,既经过椎间盘又经过椎体的损伤2例,经过椎体的损伤2例。12例患者中,稳定型损伤3例,不稳定型损伤9例。合并脊髓损伤9例,其中不完全性脊髓损伤7例,完全性脊髓损伤2例,均为治疗过程中颈椎固定不可靠所致的继发损伤。(2)正确诊断率:发生在C6-7水平者X线平片的正确诊断率为17%,C5-6水平者50%,以上者100%;CT100%,MRI 92%。仅有1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颈椎时颈椎发生骨折和脱位的可能性较大,致伤外力较小;如果发生骨与关节的损伤,多数为不稳定型损伤,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容易造成继发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多数位于C6-7水平,普通X线平片容易漏诊,骨折脱位一旦漏诊,可能由于随之而来的继发性神经损伤使脊髓损伤出现或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过伸性颈椎损伤退变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急性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查体情况后行改良Frankel分级。根据神经损伤平面结合颈髓髓内高信号征象判定脊髓损伤节段,凡神经平面下整个节段或节段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改变者是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节段内呈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者为一般受损脊髓节段。设计头面部受创、高速运动受创或头面部挫裂较重为重伤力,创伤较轻者为轻伤力。据MRI 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退变最严重椎间盘分级代表整体颈椎退变分级,轻重程度由0~4级分析外伤力、颈椎退变与受损脊髓节段的关系。结果轻伤者12例,重伤者33例,轻伤组较重伤组脊髓损伤轻、年龄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受损节段38例共45节,其中C4、5最多;一般受损脊髓节段21例39节。所有患者的颈椎均有明显退变,其中22例发生3级退变,退变严重节段为C5、6。椎间盘处发生退变的受损脊髓节段数为0级无,1级9节,2级20节,3级14节,4级2节。结论外力大小、颈椎节段性退变在颈脊髓过伸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手术治疗的成人CSCIWOFD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X线或CT检查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第2、3颈椎阻滞椎1例,颈椎退行性改变15例。颈椎MRI示脊髓水肿15例,脊髓出血或血肿7例,脊髓软化或空洞6例;颈椎间盘损伤突出26例,其中单节段9例,两节段12例,多节段5例;前纵韧带损伤4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18例,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联合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28例随访时间6~87个月,平均34.4个月。患者脊髓功能ASIA分级:入院时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16例,E级0例;末次随访时A级2例,B级0例,C级2例,D级20例,E级4例,其神经系统症状较入院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对于成人CSCIWOFAD,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生机理、好发部位及MRI特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共发现脊髓异常MR信号 46处 ,多位于C4-6水平 ,异常信号T1WI为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 ;T2WI为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结论 :MRI能显示脊髓损伤的范围和病理改变 ,明确脊髓损伤处有无突出椎间盘的持续性压迫。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脊柱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5例资料完整的脊柱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MRI表现特点,并与X-ray、CT片进行对比。结果本组165例中,206个损伤椎体见于117例,58个损伤附件见于38例,无骨折脱位10例,其中同时损伤椎体及附件26例。按照损伤类型分,骨挫伤49个,局部撕脱骨折9个,附件骨折58个,椎体压缩骨折103个,椎体爆裂骨折45个,骨折伴脱位34个,无骨折脱位10个。多椎体损伤25例;椎管狭窄63例;椎间盘损伤104个;韧带损伤114例;椎管内血肿12例。脊髓损伤中,水肿14例,出血8例,挫伤40例,横断11例,受压22例,空洞2例,萎缩1例。结论MRI能全方位地反映脊椎及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变化,对脊髓、椎间盘、韧带及其他软组织的损伤做出评价,是临床诊断、治疗评价和改善预后的最佳检查方法;特别是对X-ray、CT不能发现的骨挫伤,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但对附件骨折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I在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行同期X线片、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17例加扫冠状位.结果 脊髓水肿:MRI检出16例,CT检出4例;脊髓挫伤出血:MRI检出21例,CT检出11例;脊髓受压变形:MRI检出34例,CT检出15例;脊髓断裂:MRI检出10例,CT检出3例.X线片未检出上述脊髓损伤.结论 MRI对评估脊髓损伤明显优于X线片和CT扫描,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检查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