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查对制度执行流程和方法,提高查对制度执行力,减少或杜绝药疗缺陷.方法 采用三步曲式查对流程和方法对注射、静脉输液和加液等操作进行查对,比较实施前后药疗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2009年10月~2010年3月与2009年4月~2009年9月同期相比,注射、静脉输液和加液等药疗缺陷有显著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曲式查对流程和方法在预防药疗缺陷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温惠龙 《医学信息》2008,21(7):1210-1211
目的通过各种手段减少输液反应发生,使病人得到舒适安全的输液过程。方法改善发药、配药流程,改进配液环境,改善输液空气质量,严格控制操作规程,加强查对,保证液体、药品质量,健全巡视制度。结果输液反应减少。结论输液反应的发生是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胡琳 《医学信息》2009,22(5):787-78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基础护理操作中用得最多的技术,也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因此。护士应做好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1]。我院护理部自2007年1月起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对全院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训,规范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语言和操作行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到人;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输液室的护理流程进行探讨,从而建立用药指导以及严格查对制度。此外,通过护士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从中不断的学习药理知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长了患者的用药常识,极大的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对输液室护理流程进行加强,达到有效的杜绝护理缺陷,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院临床实习生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性的对策,规范实习生的查对制度,提高了实习生静脉穿刺水平和无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升输液质量,减少由于护理差错发生或是引起护患之间沟通的不便,提升病人的满意率.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对我院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由质控组的成员对其实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对患者输液前后,出现了诸如输液速度欠准确、穿刺处出现红肿渗液、药物配制不正确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对护士加强操作技能与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提升输液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中专实习护生静脉输液不安全问题的干预措施。方法2010年7月,对在我科实习的80名中专护生(并与2010年7月前80名中专护生比较)开展静脉输液安全问题专题讲座及卡片式方法带教,增加了中专实习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结果提高了中专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护理缺陷减少。结论临床实习期间应加强中专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静脉输液安全知识的能力,对预防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门急诊输液室护士在静脉输注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输液过程中的环节管理,减少静脉输注TCMI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率.方法:总结导致静脉输注TCMI的ADR发生的因素,制订并落实护士配液的相关制度,执行《药品使用说明》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将这些措施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工作中.结果:加强静脉输注TCMI的护理环节管理后,望京医院门急诊输注TCMI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013年的0.024%,降至2015年的0%.结论: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对患者的告知和强化护理安全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TCMI在使用过程中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于我院门诊部进行输液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患者,实验组采取双向查对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112人,优秀率为7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36例,满意率为90.66%;对照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97人,优秀率为6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02例,满意率为68%;即实验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这种门诊输液护理制度有效降低了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并且对护士工作能力起到了有效的锻炼作用。双向探查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静脉输液流程优化在舒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建立流程管理组,并采取优化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监督反馈优化后流程执行情况。结果在药液核对分配时间、肝素封管时间以及换液时间方面,优化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流程优化以后,病房整体满意度为93.75%(75/80)、输液满意度为96.25%(77/80)。结论在对舒心病房输液流程进行优化以后,加强输液环节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架的作用是抬高输液瓶或输液袋,以保证输液袋或输液瓶内的压力始终大于患者静脉内的压力,确保药液能顺利进入静脉。由于静脉输液的时间较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更换姿势的需求。现有技术的输液架包括:挂钩式输液架、轨道式输液架、立柱式输液架等,挂钩和立柱式输液架只能在固定的位置对病人输液,  相似文献   

12.
临床输液的微粒来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中的微拉污染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其来源以输液器具,环境空气和配液操作所引起的污染为主要方面,其预防可采取安装输液终端过滤器。严格操作规范,改善配药问的环境,减少联合用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赖茂霞  刘惠英 《医学信息》2008,21(1):101-102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 将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健侧前臂头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消毒后在距离血管1-2厘米处进针,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在留置针进皮肤后直接入血管,再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取留置针直接入血管,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在留置针进皮肤后直接入血管,再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 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取留置针直接入血管,加用榆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在留置针进皮肤后直接入血管,再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安全、快捷、有效落实院前静脉输液治疗手段,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危害。方法应用静脉输液程序化管理对院前急救中静脉输液诸多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针对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问题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改善了院前急救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增加,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加。结论院前静脉输液治疗趋于安全化,提升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内涵,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在给患儿静脉穿刺前对其家长进行心理指导干预能否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7月~2014年5月3“岁行静脉输液的患儿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干预组95例.对照组在静脉穿刺输液前向家属做好常规必要的解释告知,对患儿进行情感安抚、表杨鼓励,用玩具、零食等一些有效方法引导其合作,穿刺过程中护士与家属共同协作约束患儿肢体;干预组在行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在给患儿静脉穿刺前与其家长进行合适沟通,通过有效心理指导干预取得患儿家长的帮助与配合,以减少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负面因素.以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且顺利完成当次的输液为指标.结果 对照组95例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者79例,有9例进行了再次静脉穿刺,5例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漏液或固定不当而致二次穿刺,2例在输液过程中因为穿刺部位没有保护好致二次穿刺;干预组95例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者91例,有2例进行了再次静脉穿刺,2例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漏液而二次穿刺,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给小儿静脉穿刺前对其家长行合适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取得家长的配合,有助于提高患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确保小儿输液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将60例接受静脉治疗患儿作为试验组,采用输液全程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输液患儿60例,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并进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缺陷、护理风险及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输液治疗实施环节质量控制,病人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明显减少。环节质量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输液的可靠通路,是减少药物外渗的最好方法,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体液多寡;大量快速的静脉输液、输血,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为长期输液者减少了每日静脉穿刺的痛苦,同时为抢救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给药补液途经,并且大大地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量.在锁骨下静脉留置管过程中,虽然有导管堵塞的可能,但通过正确有效冲管、精心维护,可降低和避免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以保证输液安全。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240例患者效果进行比较,记录两组静脉留置针应用时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对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情况分析,找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能减少输液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胡新林  李宏  吕振荣 《医学信息》2006,19(12):2229-2230
成人注射室是病人集中输液治疗的场所,我院是青岛市最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天有200—300名病人来此注射。由于病人多,治疗心切等原因,护士压力大,工作略有不慎,容易发生护理纠纷和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自2004年以来,首次在门诊系统使用静脉输液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其血液流变学常发生异常,血液呈高粘滞状态[1]。另外由于生理变化和长期静脉输液常造成浅表静脉破坏严重,临床表现有静脉炎,静脉变硬,甚至闭塞,静脉输液穿刺容易失败。为提高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和静脉利用率,笔者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采用手背远端浅静脉逆向穿刺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收到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78例,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60~82岁,平均70.3岁。术后单日采用顺向静脉输液,双日采用逆向静脉输液。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