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氧疗是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可纠正缺氧,促进代谢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患者凡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 Hg即需给予氧疗.PaO2<36mm Hg为氧疗的绝对适应证.加强氧疗的监护是保证氧疗效果,纠正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其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进行氧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氧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慢性衰竭患者经过氧疗期间的护理及应对措施,其中显效的有37例,有效的有19例,无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为90.32%。结论积极加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护理,对提高氧疗效果、纠正缺氧及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为以后临床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提供经验。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9例慢性呼哏衰竭患者采取氧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并总结氧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本组109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氧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显效75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33%。讨论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氧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出现的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有效的增强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4.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衰竭是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导致多脏器损伤。在临床上需采取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纠正缺氧,终止其病理损害过程提高疗效,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通常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辅助机械通气或无创人工通气方法抢救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床上功能锻炼联合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氧代谢水平以及呼吸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40例和治疗B组41例。住院期间,治疗A组予以HFNC治疗干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床上功能锻炼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MRC评分以及ICU-AW发生率、ADL水平、氧代谢水平、呼吸力学水平以及不良并发症出现率。结果:治疗B组患者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长及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治疗A组(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B组患者的PEF、FEV1%、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A组(P <0.05)。干预后治疗B组患者的MRC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P <0.05),而ICU-AW发生率为7.31%(3/41)显著低于治疗A组的27.5%(9/40,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P...  相似文献   

6.
在急诊救治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sudde cardioarrest)时,临床医师必须首先确保:①开放气道(airway,A)和重建呼吸(breathing,B);②重建循环(circulation,C)。其实质就是在有效循环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供氧,以防止重要脏器(如脑、心脏等)缺血缺氧。传统的复苏观点认为,对发生于院外的心搏骤停现场急救要立即施行持续的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而发生于院内则主张立即行胸外心肺按压和气管内插管(endo tracheal intubation)以建立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在临床实践中,胸外按压易于掌握和操作,而口对口人工呼吸实际使用率一直较低,…  相似文献   

7.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个临床上很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凡动脉氧分压PaO2<7.9kPa(60mmHg)的状态持续4周以上者称慢性呼吸衰竭。无高碳酸血症者为Ⅰ型,伴高碳酸血症者为Ⅱ型,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低氧  相似文献   

8.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个临床上很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凡动脉氧分压PaO2<7.9kPa(60mm Hg)的状态持续4周以上者称慢性呼吸衰竭.无高碳酸血症者为Ⅰ型,伴高碳酸血症者为Ⅱ型,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低氧伴高碳酸血症[1].氧疗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纠正缺氧、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氧疗方法不当,护理不当,也能危害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40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的方式针对小儿呼吸衰竭疾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陶志春  胡光维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44-2545
目的 探讨门诊鼻咽部活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接诊的80例行鼻咽部活检辅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接诊的80例行鼻咽部活检辅以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一次取材成功29例(36.3%),一次以上51例(63.7%);观察组一次取材成功62例(77.5%),一次以上18例(22.5%),两组一次取材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患者38例、不满意42例,患者满意度为47.5%,观察组满意患者72例、不满意8例,患者满意度为9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鼻咽部活检患者,有助于提高一次取材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收录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家庭氧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CO2、PaO2、SO2指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采取家庭氧疗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Pa O2、Pa 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 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气及疗效的影响,以观察CP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观察治疗后1h血气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与2 8例头罩给氧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CPAP后PaO2 和SaO2 较CPAP前明显升高(P <0 . 0 1) ,pH和PaCO2 无明显变化(P >0 .0 5 )。氧疗前后PaO2 和SaO2 升高值治疗组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 .0 5 ) ,pH升高值和PaCO2 下降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 .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存活率分别为84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4 %、6 8% (P <0 . 0 1,P <0 .0 5 )。结论 鼻塞式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改善血气,提高疗效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内给氧治疗呼吸衰竭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导管给氧同步给予静脉内给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5例,在鼻导管给氧(1~2 L/min)的同时应用静脉内给氧,1.0 g/次,2次/d,昼夜各1次;对照组25例,常规鼻导管给氧(1~2 L/min);观察7 d并以动脉血气分析、肝功能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用静脉内给氧联合鼻导管吸氧与对照组单纯鼻导管吸氧治疗后Pa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ST、ALT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应用注射性内给氧PaO2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ALT、TBiL<降低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PaCO2值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注射用内给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联合氨溴索双途径给药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双途径给药(氨溴索肺泡灌洗和氨溴索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FNC。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清hs-CRP、SP-D水平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13%)高于对照组(71.74%),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hs...  相似文献   

18.
奥布卡因在鼻咽部活检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部活检术中奥布卡因和丁卡因的表面麻醉效果。方法对鼻咽部活检患者分别应用奥布卡因和丁卡因麻醉鼻腔黏膜,分析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和配合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鼻咽部活检,应用奥布卡因达到I级麻醉效果为73.3%,Ⅱ级麻醉效果为25.0%。结论奥布卡因可代替丁卡因应用于鼻窦内窥镜下鼻咽部活检术中,其麻醉效果好,作用迅速,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3):191-193
目的探讨改良给氧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衰竭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面罩内鼻导管吸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罩给氧孔给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治疗后患者的气管插管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pO_2、PaO_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pO_2和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12h、24h三个时点的患者呼吸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例数方面,观察组的气管插管例数0比对照组4例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给氧技术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预防气管插管合并症;提高患者的SPO_2和PaO_2,降低患者呼吸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序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上饶市立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拔管后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试验组拔管后采用HFNO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h后的生命指征,治疗前、治疗1、3 d后的血气指标,以及两组的治疗情况(二次插管、拔管后呼吸衰竭、RICU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治疗2 h后的呼吸频率(RR)低于本组治疗前,但试验组治疗2 h后的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3 d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1、3 d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O应用于呼吸衰竭拔管后序贯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