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ol infarction AMI)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N=40)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40),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病人血浆TXB2和6-Keto-PGF1a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血浆TXB2明显增高,而6-Keto-PGF1a明显减低,6-Keto-PGF1a/TXB2(K/T)降低;治疗后TXB2明显降低,而6-Keto-PGF1a明显增高,K/T增高.且奥扎格雷治疗组K/T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用奥扎格雷治疗ACS病人,能明显降低血浆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a含量,增高K/T.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联合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近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纽40例和奥扎格雷联合氯吡格雷组(治疗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即刻给予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结果:30天后治疗组复合终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主要副作用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奥扎格雷联合氯吡格雷对于降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心脏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2周后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无效2例,出血2例,肝酶谱升高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无效8例,出血2例,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ACS患者随机接受奥扎格雷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10例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0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86,P=1.00);心电图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58),显效率差异亦无显著性,但有下降趋势(P=0.07);血小板活化指标(CD63、CD62P、TSD),治疗后2天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天与治疗后2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后7天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和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虽然临床、心电图疗效两组差异均未见显著性,但心电图显效率有下降趋势,且未见出血增加,表明该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44例)组,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2组均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检测.结果 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91.3% )与丹参组(7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但奥扎格雷钠组较丹参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林丽军  周圣华 《中外医疗》2010,29(4):127-127,129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调脂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使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的且有效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并改善心电图ST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连续使用12 d后,对比2组血浆粘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2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栓塞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更明显。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标准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更彻底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脏不良事件,改善预后,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和灯盏花素对照组,各4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78.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较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钟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60-176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川芎嗪、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纽(11.4±1.1)和对照组(15.2±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sCD40L、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发生的关系,评价血浆sCD40L及MMP-9水平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浆学指标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48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组15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sCD40L、MMP-9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MMP-9水平亦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sCD40L与MMP-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sCD40L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的变化及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金属蛋白酶-9(MMP-9)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9例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在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分别为(1.96± 0.84) ng/ml,(2.23 ±0.99 )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1.20±0.76)ng/ml (P<0.05),而在UAP和AMI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D40L水平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r=0.401, P<0.01)。sCD40L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54, P=0.039),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34, P=0.03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标志,CD40L可能通过促使MMP-9的表达而促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龙川  蔡鑫  邵杉  胡思淦  涂胜 《西部医学》2009,21(7):1105-1107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4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另外和23例正常对照血清sCD40L、MMP-9的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CD40L、MMP-9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O.05),而AMI组和UA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及UAP组血清sCD40L与MMP-9水平正相关(分别为r=0.974,P〈0.01;r=0.959,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清sCD40L和MMP-9水平升高明显,可作为预测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及非冠心病患者炎症相关指标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中性粒细胞胶原酶-8(MMP-8)、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脂质过氧化和自身免疫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水平,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9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组36例,不稳定心绞痛组38例,稳定心绞痛组35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36例外周血sCD40L,MMP-8,PAPP—A,ox—LDL和ox-LDLAb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sCD40L,MMP-8,PAPP-A,ox-LDL和ox—LDLAb水平均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P〈0.05)和非冠心病对照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以上各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稳定心绞痛组各指标水平除PAPP—A外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指标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0.9)。结论:外周血sCD40L,MMP-8,PAPP—A,ox-LDL和ox-LDLAb水平升高,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S组48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CHD)组38例和30例对照者血清中sCD40L和sICAM-1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明显高于SCHD组患者和对照者(均P<0.01),且血清sCD40L水平与sICAM-1显著相关(r=0.436,P<0.01).结论血清sCD40L可能通过上调sICAM-1表达而参与ACS的发病过程,并可作为ACS临床预测炎症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 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 年5 月-2016 年5 月在该院接受PCI 治疗的90 例AC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血 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 配体(sCD40L)、P2Y12 反应单位(PRU)、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经 抗血小板治疗后,观察组MPAR、sCD40L、PRU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hs-CRP、MMP-9、 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NO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CI 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未出现支架 血栓、心源性死亡及严重脏器出血;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5/45),观察组为6.67%(3/45),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PCI 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小 板聚集程度,减轻血管内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测定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个炎症因子相互之间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sCD40L检测在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ACS患者200例,随访全部病例为时6个月,以发生死亡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为试验观察终点。在发病72h内空腹状态下采取病例前臂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CD40L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TnI水平。结果200例观察对象中108例血清sCD40L水平高于5.0μg/L。随访观察6个月后,发现高水平的sCD40L、CRP及cTnI与ACS患者发生死亡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相关(P=0.001,P=0.02及P=0.001)。结论血清sCD40L、CRP及cTnI水平升高可用于独立预测ACS患者高风险心血管病事件。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和预测ACS的灵敏度,并有望取代现有的心肌酶检测而成为新一代心血管病诊断和风险预测的临床实验室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ACS 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40例(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冠状动脉口及外周血血浆MMP-9水平,并分析冠脉狭窄程度与MMP-9水平的关系.结果:ACS组冠状动脉血及外周血MMP-9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ACS组和SAP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和外周静脉血血浆MMP-9水平不相关(P>0.05).结论:血浆MMP-9水平与ACS及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IA)对入选的60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2例的外周血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及6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AMI血清sCD40L明显高于UA组高(P<0.05);随访期ACSsCD40L增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sCD40L的升高在ACS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反应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