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C型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_10.01,P_20.01),NB-UVB照射治疗显著改善病情后,患者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_10.01,P_20.01)。结论:MCP-1及其受体CCR2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NB-UVB可能通过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6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6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光疗15次后PASI分值显著降低(P < 0.01).银屑病患者CCR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 0.01),而光疗后CCR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1).结论:降低CCR6水平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Th1/Th2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5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NB-UVB光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于光疗前、光疗20次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CCR5~+和CD4~+CD30~+细胞的表达;同时检测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银屑病组CCR5~+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CD30~+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患者光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NB-UVB可有效调节银屑病患者Th1/Th2表达失衡,这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免疫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人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外周血I-TAC水平变化。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I-TA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1.37,P0.05)。经NB-UVB治疗36次后,银屑病患者I-TA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18.23,P0.05),且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与血清I-TAC水平呈正相关(r=0.293,P0.05)。结论 NB-UVB可降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TAC水平,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I-TAC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2 mRNA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6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皮损部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2 mRNA的表达水平,3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与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外周血白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皮损部位的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结果CCR2 mRNA表达水平:银屑病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中为1.87±0.65,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31±0.19,P<0.001)及同组患者治疗后(0.79±0.31,P<0.05);在皮损部位表皮中为1.69±0.26,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89±0.37,P<0.01)与治疗后患者(O.91±0.32,P<0.01),在皮损部位真皮中为1.75±0.43,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79±0.28,P<0.001)及治疗后患者(0.98±0.26,P<0.01)。结论CCR2可能主要通过参与活化、趋化淋巴细胞而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状态的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NB-UVB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调节CCR2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分析NB-UVB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67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对照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使用NB-UVB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 Th17/Treg、IL-17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Treg细胞比例、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使用NB-UVB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Treg细胞比例、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NB-UVB治疗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Th17、Treg细胞比例、Th17/Treg、IL-17和TGF-β1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与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及IL-17的水平呈正相关(P 0.01)。Treg细胞比例及TGF-β1的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呈负相关(P 0.01)。结论 Th17、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可能对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生及发展起重要作用。NB-UVB治疗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相似文献   

7.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中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T细胞表面CCR7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相比,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CR7表达明显增高(P<0.01);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CR7表达也同样高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CCR7+记忆性淋巴细胞数量及分布异常可能与疾病的炎症维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6表达及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2、IL-17的水平。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表达率,ELISA检测CD8+T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IL-22、IL-17的水平,分别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面CCR6的表达率为(94.76±2.38)%,健康对照组为(72.5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anti-CD3单克隆抗体和anti-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后,10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清夜中IL-17、IL-22水平分别为(7.17±1.51)pg/m L、(102.42±15.34)pg/m 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为(2.68±1.12)pg/m L、(47.39±5.47)pg/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银屑病中CCR6可能促进外周血CD8+T细胞趋化至皮损中;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在活化的状态下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加重银屑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45例,稳定期45例),使用NB-UVB照射治疗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光疗前后外周血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进行期及稳定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量(9.12±1.46,8.77±1.2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RORγt/Foxp3的比值(5.79±1.86,5.21±1.73)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91±0.42)(P0.01);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1.56±0.92,1.70±0.89)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6±1.05)(P0.01)。NB-UVB照射治疗8周后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量及RORγt/Foxp3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B-UVB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85.56%。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与RORγt mRNA表达量和RORγt/Foxp3比值呈正相关,而与Foxp3 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外周血RORγt mRNA的高表达及Foxp3mRNA的低水平有关;NB-UVB可明显下调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上调Foxp3 mRNA的表达,从而调节RORγt/Foxp3比值的失衡,这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NB-UVB治疗各期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CCL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和24例健康人外周血血清MCP-4水平。结果 2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患者血清MCP-4水平为(255.35±79.31)pg/mL,正常人对照组血清MCP-4水平为32.43±10.41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13.145,P0.05)。经NB-UVB治疗12周后,银屑病患者MCP-4水平明显下降(88.19±23.97)pg/mL,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9.229,P0.05)。结论 NB-UVB可以降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CP-4的表达水平,MCP-4可能参与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2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20次,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取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用三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Th22细胞,ELISA法检测IL-6及IL-22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B-UVB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22、IL-6及IL-22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外周血Th22细胞的百分比(1.19±0.31)%,血清IL-6的水平(15.27±1.66)pg/mL及IL-22的水平(38.52±3.31)pg/m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值均0.01),且三者水平高低均与PASI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NB-UVB可能通过影响Th22细胞及IL-6、IL-22细胞因子来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促炎性细胞因子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receptor for chem okines,DARC)的影响,探讨DARC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用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或TNF-α刺激,应用FACS技术和RT-PCR方法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ARC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受到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或TNF-α刺激后,细胞表面DARC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细胞内DARC mRNA表达增加。其中以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ARC表达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能调节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DARC蛋白和细胞内DARC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的表达,以探索PML基因与银屑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年龄18 ~ 65岁、未经系统治疗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50例,健康人对照45例。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使用RNAprep pure 血液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淋巴细胞RNA,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ML基因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PML蛋白荧光强度值。分别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例银屑病患者和45例健康人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PML mRNA相对定量(RQ)值分别为14.98 ± 3.64和5.50 ± 1.10,银屑病患者组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两组比较,t = 16.79,P < 0.05)。30例银屑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PML蛋白荧光强度值分别为3.13 ± 0.27和2.43 ± 0.21,银屑病患者组亦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两组比较,t = 6.93,P < 0.05)。结论 PML基因mRNA及蛋白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高表达,提示PML基因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和B细胞内c-FLIP蛋白表达阳性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LIP蛋白在其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内c-FLIP表达(6.32% ± 1.17%)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2.64% ± 0.74%,P < 0.01)和正常人对照组(2.28% ± 0.54%,P < 0.05)。而其在外周血B细胞内的表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分别为0.78% ± 0.16%,0.71% ± 0.32%,0.69% ± 0.18%,P值均 > 0.05。c-FLIP蛋白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89.73 ± 5.24)明显高于恢复期(117.40 ± 7.50,P < 0.05)和正常人对照组(121.58 ± 7.93,P < 0.01),恢复期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和皮损内明显高表达,可能参与银屑病患者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了解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0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NB-UVB3次/W照射配合阿维A10mg2次/d,疗程8周,用PASI积分评价疗效,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红细胞CD35(CR1,补体Ⅰ型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 30例银屑病患者治愈率40%;治疗前红细胞CD35分子定量(70.04±27.05),治疗后CD35分子定量(59.00±17.24),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5),且治疗前后红细胞CD35定量与PAS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γ=0.924,P<0.001)。结论 NB-UVB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疗效确切,同时测定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可作辅助性观察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17的影响.方法 40例银屑病患者用NB-UVB照射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6周,分别于光疗前、光疗9次和光疗18次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17的水平,并以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患者NB-UVB治疗前PASI评分15.68±2.86,光疗9次为10.58±1.36,光疗18次后为3.08±1.37,治疗前后评分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IL-6水平分别为(61.82±15.61)pg/L和(20.43±9.78)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分别为(41.56±10.34) pg/L和(26.32±7.24)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血清IL-6和IL-17水平分别为(1.50±1.82) pg/L和(13.47±2.15)pg/L,健康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银屑病患者中,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率为87.5%.结论 NB-UVB照射可提高银屑病的疗效,并降低外周血IL-6、IL-17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活化抗原CD69和HLA-DR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和皮损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3+T细胞中CD69和HLA-DR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皮损组织中HLA-DR的表达并进行对比。两组统计学分析采用双侧t检验。 结果 CD69和HLA-DR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70 ± 1.90)%、(8.97 ± 1.79)%,比健康对照组[(1.56 ± 0.95)%、(3.02 ± 1.15)%]明显升高(均P <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D3+HLA-DR+细胞百分比与银屑病皮损和严重程度评分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r = 0.5626,P <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中HLA-DR表达升高,但表皮中HLA-DR表达降低(均P < 0.05),HLA-DR在健康人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而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则广泛表达于真皮组织。 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及皮损中的炎症细胞存在异常活化,外周血CD3+HLA-DR+细胞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3例银屑病患者进行PASI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全自动酶标仪对患者组和15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gM、IgG、IgA及补体C3、C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患者PASI呈正相关(r=0.845,P〈0.01);补体C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与患者PASI呈负相关(r=0.699,P〈0.01)。而CD3^+及CD4^+T细胞、IgG、IgM、IgA及补体C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CD8^+T细胞百分率及补体C3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