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口蘑是赤松、台湾松等树木的活体共生菌.又称松茸、松蕈、松蘑,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珍贵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的西南和东北地区。菇体肥厚、香气宜人、肉质鲜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抑癌率高达90%左右。松口蘑的成分研究松口蘑营养丰富,研究  相似文献   

2.
灾难不可避免,但人类可以通过高效的灾后救援,将损失降至最低。 据统计,现在全球平均每2秒就有1人死于灾难。灾难不可避免,人类却可以通过高效的灾后救援,将损失降至最低。例如,日本和菲律宾受热带风暴威胁的程度相当,但日本因此丧生的人数只是菲律宾的1/17。  相似文献   

3.
杨肖 《大家健康》2010,(11):30-31
探究当今人类的吃法,大抵有三种,中国、日本、越南用筷子:欧洲和北荚用刀、叉、匙:非洲、中东、印尼、印度次大陆用手指抓。  相似文献   

4.
药用、食用真菌简史及应用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菌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等 ,且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 8种氨基酸 ,既能饱人以口福 ,又有滋补强身、防病治病的功效 ,使人益寿延年[1] 。药用、食用真菌 (指长有子实体或菌核、可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 )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效物质 ,而被公认为保健食品 ,是“非绿色的绿色食品”和天然药物资源。就食用菌来说 ,该产业已是我国现代大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 0 2年总产量 876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 6 5 % ,食用菌总产值达 4 0 8亿元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食用菌大国[2 ] 。自从我国云南、四川发现中国块菌和印度块菌后 ,我国的…  相似文献   

5.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等6国科学家,2000年6月26日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完成了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工作图覆盖了97%的基因组,85%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组装起来。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按照设想,碱基对测序完毕之后,科学家将分析碱基对如何组成基因以及各种基因有什么功用等。弄清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将为人类征服多种疑难病症铺平道路。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相似文献   

6.
黑色素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和比较分析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血液学生化指标,揭示WHBE兔血液生化学特性。方法选择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各40只,雌雄各半,耳中央动脉采血,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7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①性别因素对WHBE兔的Ca、P、CHOL、HDL.C、LDL—C、FMN六项指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P〈0.01):②与日本犬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比较,WHBE兔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WHBE兔的特性有关;③与人类血液生化参数比较,WHBE兔除CHOL、HDL—C、LDL—C、UA、CK、CK—MB与人类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指标均于人类接近。结论WHBE兔可能适合于作为研究人的部分血液生化值变化和代谢模型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7.
日本医学总会于1988年4月8日在大阪市召开第21届日本全国医学会议,为期3天,共计40个专题报告和186次专题讨论。这次会议的主题思想是“医学科学和人类”。报告内容综合以往的成就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并制订将来医学发展的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造医学:主要探索人类机体的生命,以基础医学为主。内容包括:1.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内外的构造和动态;2.循环系统生理的变化;3.新的人体检测和图象信息处理;4.神经系统信息的传递和支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和比较分析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的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的变化。方法选择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各40只,雌雄各半,耳动脉采血,应用Bayer ADVIA 120五分类血球分析仪测定实验兔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①性别因素对WHBE兔RDWr、HDWr、CHDWr、RDWm、CHDWm、RDWg、CHDWg等有显著差异(P〈0.05,P〈0.01);②WHBE兔的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存在着显著差异,如WHBE兔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均明显低于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P〈0.01);③与人的血液学生理指标比较,发现WHBE兔的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与人类接近。结论WHBE兔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有其自身的特性,有可能作为人类贫血疾病等研究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9.
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HTLV-Ⅰ/Ⅱ)是1980年和1982年先后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已知 HTLV-Ⅰ是引起成人 T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及热带痉挛性下肢瘫(TSP)/HTLV-Ⅰ相关脊髓病(HAM)的病原体。HTLV-Ⅱ目前看来,似乎也与 TSP/HAM 的发生有关。HTLV-Ⅰ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地区、美洲中部和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日本南部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研究的历史发展、有关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概述,讨论了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淮南地区食用菌孳生粉螨种类及生物多样性. 方法 分别于1~5月份、8~12月份(每月1次) ,从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6种食用菌及其培养料. 采用直接镜检法、避光爬附法和电热集螨法分离粉螨、制片与鉴定. 计算样本中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 指数)、物种丰富度( Margalef指数)和物种均匀度( Pielou指数). 结果 淮南地区食用菌中共分离出5种粉螨,隶属于3科4属. 1年中粉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 606 ~1. 683,其中3、4 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 502~0. 982,其中4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物种均匀度指数为1. 003~1. 493,其中8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 结论 淮南地区食用菌中有多种粉螨孳生. 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螨孳生,以防食用菌质量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2):8-8
癌症可以用鼻子嗅出来!对于人类来说,这可能是天方夜谭,但嗅觉灵敏的小狗就有这种本事。 韩国RNL生物公司目前宣布,该公司目前正在日本克隆一只经过训练能嗅出人类癌细胞的狗,据弥这是世界首次克隆嗅癌犬。  相似文献   

13.
人类遗传资源对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精准医学战略的实施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各国对人类遗传资源的争夺及其相关科技发展和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作为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指南的制定通常是围绕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科学进步和科学效率问题,从国家和全球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技术发展、科研范式变化的方案,近年来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遗传资源数据共享政策和管理指南。本文旨在通过对OECD提出的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指南和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技术发达国家在实践中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为提高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共享的监管效力,促进资源的合法共享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可引起先天感染的病毒越来越多。除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水痘带状病毒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Ⅰ和HIV-Ⅱ)和人类细小病毒可感染发育中的胎儿。经胎盘感染日本脑炎和Lassa病毒也有报道,如偶有感染乙肝病毒一样。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病毒、肠病毒、乙肝病毒、HIV和人T细胞淋巴营养病毒(HTLV-1)可能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宝鸡市市售食用菌中铅、镉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和评估,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方法采集宝鸡市农贸市场及超市平菇、鸡腿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共103份样品为监测对象,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元素含量,以危害指数(hazard quotient,HQ)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5种食用菌菇中铅、镉的平均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途径摄入铅、镉的HQ值均小于1,不存在摄入风险。不同食用菌菇之间金属铅、镉元素含量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39,P0.01;H=35.39,P0.01),铅含量香菇鸡腿菇杏鲍菇平菇金针菇,镉含量鸡腿菇平菇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结论宝鸡市市售食用菌中铅、镉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摄入风险低,但应加强食用菌栽培材料、栽培环境和包装材料等质量监控,降低因食用菌类而引起的铅、镉摄入风险。  相似文献   

16.
人禽流感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5N1的患者[1],之后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2003年10月以来,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发生了禽流感和人禽流感,以H5型为主的禽流感开始在亚洲蔓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大陆南方十二省、市、自治区有钉螺分布的地方,不同程度地流行日本血吸虫病。人类对血吸虫无天然免疫能力,均是易感者,极易受尾蚴的侵袭。在气温适宜的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春  相似文献   

18.
邻苯三酚法测定3种食用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3种食用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方法:选取辽宁省农科院食用真菌研究所提供的3种鲜菌菇,采用邻苯三酚法对食用菌进行SOD活性的测定。结果:3种食用菌中SOD酶活性均为阳性。结论:3种食用菌SOD酶活性依次递增顺序为鲜金针菇、滑子菇、草菇。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概述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加以概述。结果:综述了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结论:食用菌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解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环境致癌因素中,食物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证明,人们日常的食物中有许多致突变和致癌物质。杂环胺化合物是80年代初由日本研究者发现的一类致癌物。目前已有10多种这类化合物被证明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